核心提示:2012年小學體育教師招聘考試模擬試題及參考答案五...
一、判斷題
1.× 【解析】人體的成熟紅細胞沒有細胞核。
2.√ 【解析】略。
3.√ 【解析】生物機體能對外界環境刺激產生適應的能力是可訓練性原則的生理學基礎。可訓練性原則是指人體的形態結構、生理機能、身體素質等方面,可以通過體育鍛煉而獲得某些積極的適應性改變。
4.× 【解析】以時間計算成績的項目叫徑賽,以高度或遠度計算成績的項目叫田賽。
5.× 【解析】根據研究目的,可分為基礎研究和應用研究,根據是否操縱自變量分為調查研究和實驗研究。
6.× 【解析】運動負荷是由負荷量和負荷強度兩個因素構成,不單單是負荷量。
7.√ 【解析】體育與健康課是學校體育的基本組織形式,是實現學校體育目標的基本途徑。
8.× 【解析】兩膝不應并攏,且腳著地時應先由前腳掌著地再過渡到全腳掌。
9.√ 【解析】小腦是中樞神經系統中調節運動的主要部分, 其基本功能是維持軀體平衡、協調肌肉張力及協調隨意運動, 同時在運動、技巧性的學習記憶過程中有一定的作用。
10.× 【解析】在比賽前或運動前,人體各器官、系統會產生一系列機能變化,稱這時的機能狀態為賽前狀態,題中“非條件性變化”這一說法是錯誤的。
11.√ 【解析】1896 年4 月6 日在希臘雅典舉辦了第一屆現代奧林匹克運動會。
12.√ 【解析】略。
13.× 【解析】劇烈運動后大量喝水對身體是有害的,會產生影響呼吸、加重心臟負擔等后果。
14.× 【解析】脾臟是人體最大的淋巴器官,它位于在腹部的左上方,而不是成對分布。
15.× 【解析】略。
16.√ 【解析】綠色奧運、科技奧運和人文奧運是第二十九屆即北京奧運會的三大理念。
17.× 【解析】運球開始時,在球離開手前,中樞腳離開地面即形成帶球走的違例動作。
18.√ 【解析】略。
19.× 【解析】標準的比賽場地長度為28m,寬度為15m。
20.× 【解析】后排隊員或后排自由防守隊員完成攔網或參加了完成攔網的集體,為后排隊員攔網犯規。
二、單項選擇題
1.B 【解析】兒童少年骨中有機物(骨膠元)較多,無機物(鈣鹽) 較少,因此,骨的彈性大,易變形,可塑性大,不易骨折。
2.D 【解析】除了選項D,其他三項均為肌肉痙攣的癥狀。
3.A 【解析】不強化錯誤動作并注意肯定初學者動作的正確方面有利于促進分化抑制的發展。
4.A 【解析】練習時保護者應站其側面,幫助向后屈體滾動和向上伸髖成肩肘倒立。
5.A 【解析】檢索工具大體上分為手工檢索工具和計算機檢索工具。
6.B 【解析】1979 年教育部在揚州召開了學校體育工作會議,開啟了學校體育思想多元化發展的新局面。
7.D 【解析】小腿的外側稱腓側。
8.C 【解析】為了更好地預防運動性腹痛的發生,應至少在飯后一小時以后進行鍛練,做好充分地預備活動,注意運動量的循序漸進,并注意呼吸節奏的調整。
9.C 【解析】體育教研組長是抓好學校體育工作計劃的主要負責人。
10.D 【解析】視網膜的感光色素細胞分別感受紅、黃、藍三種顏色。
11.A 【解析】略。
12.D 【解析】臥推杠鈴主要發展胸大肌、肱三頭肌。
13.D 【解析】選項中只有紅花具有活血的功效。
14.C 【解析】呼吸商指生物體在同一時間內釋放二氧化碳與吸收氧氣的體積之比或摩爾數之比,即指呼吸作用所釋放的CO2 和吸收的O2 的分子比。
15.D 【解析】肩胛骨下角約平齊第七肋,是測量胸圍的骨性標志。
16.D 【解析】根據起點線前伸數公式Wx=m•π\[(n-1)•d-0.1\],其中W 為前伸數,m 為曲段數,d 為分道寬,n 為所處的道項,所以200 米起點第二道的前伸數為:W2=1•π\[(2-1)•1.22-0.1\]=3.519(米)。
17.C 【解析】步長和步頻是現代短跑技術的核心,也是構成跑速的主要因素。
18.B 【解析】單循環比賽的場數=隊數×(隊數-1)÷2=9×(9-1)÷2=36(場)。
19.B 【解析】體育教學系統的構成要素是由體育教師、學生和體育教材三個基本要素構成的。
20.B 【解析】課余體育活動是學校體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它與體育課共同構成了學校體育的整體。
三、填空題
1.雅典
2.黃骨髓
3.病理型
4.必需氨基酸
5.相對肌力
6.X 型腿
7.專家調查法
8.協調隨意運動
9.教師評價
10.佝僂
11.ATP
12.出手角度
13.四
14.無意識
15.收縮壓
四、簡答題
1.【答案要點】
(1)加強思想教育。
平時要注意加強防損傷觀念的教育,在教學、訓練和比賽中,認真貫徹“預防為主”的方針。加強對學生、運動員進行組織性、紀律性教育,培養他們良好的體育道德風尚。
(2)合理安排運動負荷。
運動系統的勞損,大多由于長期局部負荷過大所致。為了減少這些損傷,教師、教練員應嚴格遵守運動訓練原則,根據年齡、性別、健康狀況、訓練水平和各項運動項目的特點,個別對待,循序漸進,合理安排運動負荷。
(3)認真做好準備活動。
(4)合理安排教學、訓練和比賽。
(5)加強易傷部位的練習。
(6)加強醫務監督工作。
2.【答案要點】
(1)提高中樞神經系統的興奮性,增強內分泌腺的活動。
(2)增強氧運輸系統的功能;
(3)體溫適當升高;
(4)降低肌肉的粘滯性,增強彈性,預防運動損傷;
(5)增強皮膚的血流,有利于散熱。
3.【答案要點】男生:后滾翻——跳起轉體180 度成蹲撐——前滾翻越過低障礙成并腿坐——肩肘倒立。
女生:前滾翻起立——單腿前滑成縱叉——后腿前擺成并腿坐——肩肘倒立。
前滾翻動作要領:蹲撐,提踵,兩手撐墊,同時屈臂、低頭,身體重心前移,然后兩腳蹬地,提臀收腹團身,使頭后、頸、肩、背、腰、臀依次著墊向前滾動,當滾至背部著墊時,迅速屈腿團身、兩手抱小腿成蹲撐。
4.【答案要點】兒童少年骨骼的特點:軟骨成分較多,水分和有機物質多,無機鹽少、骨密質較差,骨富于彈性而堅固不足,不易完全骨折而易于發生彎曲和變形。
訓練中應注意:(1)養成正確的身體姿勢;(2)注意身體的全面訓練;(3)進行力量訓練時,應注意負荷的重量;(4)注意練習場地的選擇;(5)預防“骨后軟骨病”的發生;(6)適當營養。
5.【答案要點】首先要回答影響人體生長發育的營養素有:蛋白質、脂肪、糖類、維生素、無機鹽和水。
(1)蛋白質是生命的基礎,是提供機體生長、組成和修補人體組織的材料。
(2)脂肪是人體熱能的主要來源。
(3)糖類提供熱能。
(4)維生素是人體必需的有機化合物,是維持生命不可缺少的要素,它主要參與各種代謝過程。
(5)無機鹽是人體組成的構成元素,是組織、細胞的構成成分,它能維持體內酸堿平衡,調節和維持機體功能。
(6)水是營養和代謝的溶劑。
五、論述題
1.【答案要點】
(1)場地器材的布局與使用要合理,可移動的器材應盡量向固定器材靠攏;
(2)布置器材應符合鍛煉衛生安全要求,課前應認真周密檢查,嚴防發生傷害事故;
(3)場地器材的布置要有利于練習輪換的隊伍調動,有利于增加練習密度和適宜的生理負荷;
(4)場地器材的布置便于教師對課的調控和輔導學生。
2.【答案要點】
(1)教師在職培訓是繼續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
(2)體育教師在職培訓是教師專業化的主要階段;
(3)是完成學校體育目標的關鍵性措施;
(4)是教師實現自我發展的關鍵環節。
教育學、教育心理學部分
六、簡答題
1.【答案要點】
(1)良好的自我意識,自控能力。
教師的自我意識主要來自三方面:教育活動的認識即教師的職業意識;對自己教育對象學生的理解;對教師自我的了解。教師良好的自我意識則表現為能夠深刻地認識到教育勞動的意義——振興民族的希望在教育, 振興教育的希望落在教師身上。具有不斷創新和奉獻的精神,高度的責任心,良好的自我意識和自控能力的教師是充滿自信、活力、魅力無窮的教師。
(2)豐富的情感。
其特征表現為:心胸豁達,能夠容納與自己不同的看法和見解,思想及情感價值觀,并表現出對與自己在身體、智力、感知、運動、社會、情緒上有差異的學生的理解;敏捷性,能夠在學生產生對某種需要,情感沖突以及困難時作出立刻反映,能夠深刻理解學生;具有移情作用,同情學生的情緒反映,能體諒學生當時的情緒,但又要意識到自己并非學生,能夠客觀地以事物的本來面目為出發點,不偏見預期曲解發生之事,避免主觀隨意性的誘惑。
(3)堅強的意志力。
人們對教師角色的理解通常是期望淡薄名利,善盡職守,刻苦耐勞,克服私欲,引導學生達到至善境地。然而現實生活中對教師的生活待遇不盡人意,工作負擔過重,容易成為學生的替罪羊,諸如此類的問題都需要老師具備獨立性,果斷性,能客觀地吸取他人的經驗,不隨波逐流,人云亦云,一旦作出決定就要不屈不撓堅決執行,決不優柔寡斷朝令夕改。以父母態為主,以權威自居,憑印象辦事,喜歡專斷獨行的專制型教師;或以兒童態為主,表現為服從或任人擺布,遇事畏縮,優柔寡斷,感情用事被認為是放任自流型的教師都不利于學生介入教學過程。只有成人態為主,民主型的教師最受學生歡迎。堅強的意志力,高度的挫折忍受力等優良意志品質足以成為學生堅強意志品質的榜樣。
(4)良好的預期。
根據“期望為零則價值為零”的皮格馬利翁效應,當教師把期望傳遞給學生,學生也會按照期望的方式塑造自己的行為,教師的預言似乎實現了。教師對學生的高期望會使學生向好的方面發展。多對學生進行鼓勵的教師易形成積極向上的人格,教師若能把握每個學生認知能力和人格特征給予恰如其分的期望則有可能使學生產生良好的自我實現效應,若帶有偏見,則會使學生自暴自棄形成惡性循環。
(5)適度的焦慮。
焦慮是情景對自尊心構成威脅所至,教師的自尊心往往較強,適度的焦慮對教學有利。焦慮對教學起促進作用或是阻礙作用,取決于教師原有的焦慮水平,教材的難易度,教師能力水平等因素。當教材有一定難度,而學生接受能力是有限的,高焦慮的教師只有具備較高的教育能力才能促進教學,反之則會阻礙教學。教師的認知水平越高,焦慮對教學的消極影響愈小。
(6)舉止大方,穿著得體。 教師的穿著、情態、舉止等是教師精神風貌的體現。一個舉止大方,服飾得體,態度自然親切的教師易贏得學生的尊重和好感,擁有健康的體魄,旺盛精力,飽滿精神狀態的教師更易在教學中出成效。
2.【答案要點】(1)傳道者角色;(2)授業解惑者角色;(3)示范者角色;(4)管理者角色;(5)朋友角色;(6)研究者角色。
七、論述題
【答案要點】教學大綱是學科教學的指導性文件。無論是教材和教學參考書的選編,授課計劃的制訂,還是成績考核,教學檢查及課程評估都要以教學大綱為依據。教學大綱明確規定本門課程在專業教學計劃中的地位和作用,確定本門課程教學的基本任務和要求,依據學科的知識系統與有關先行課、后繼課之間的聯系,確定各章、節的基本內容、重點和難點,并能反映出本學科的新成就和學科發展的方向;同時要提出本門課程教學組織實施的原則和學時數,并分列講授課、習題課、實驗課及其他實踐性教學環節等的教學時數的分配。教學大綱不僅是講授大綱,還是指導學生自學和培養學生能力的綱要。總之,教學大綱是課程內容合乎邏輯的構架,是教學順序、教學工作的指南,以及對該課程掌握程度的反映。各校可從各自的條件出發擬訂各科大綱,教師應該了解、熟悉、鉆研教學大綱,并在自己的教學實踐中執行大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