隴南市2014年基層事業單位公開招聘工作人員公告
為了加強扶持普通高校畢業生就業工程實施力度,進一步緩解我市大學生就業壓力,根據《甘肅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印發2014年為民辦實事實施方案的通知》(甘政辦發〔2014〕58號)精神,按照《隴南市事業單位公開招聘人員實施辦法》(隴辦發[2012]81號)的要求,經匯報市政府研究,決定在實施省人社廳等部門《關于印發2014年選拔8000名普通高校畢業生到基層崗位工作實施細則的通知》(甘人社通[2014]148號)和《關于做好2014年選拔普通高校畢業生到基層從事三支一扶和進村社區的通知》(甘人社通[2014]160號)考試的同時,組織實施我市基層事業單位公開招聘工作人員考試,現就有關事項公告如下。
一、公開招聘原則
適應鄉鎮機構改革、面向基層、專業對口、公開公平、擇優聘用、合同管理的原則。
二、招聘指標及崗位設置
1、本次招聘總指標為600名。
2、招聘崗位共設置9類:(1)基層學校教師(含文科教師,理科教師,音體美教師,鄉鎮幼兒園教師,縣(區)中等職業學校教師)招聘200名;(2)鄉鎮食品藥品監督管理所崗位招聘30名;(3)鄉鎮畜牧獸醫站崗位招聘20名;(4)鄉鎮農產品質量監管服務中心崗位招聘30名;(5)基層旅游單位招聘20名;(6)鄉鎮民政工作人員崗位招聘100名;(7)鄉鎮文化站崗位招聘20名;(8)鄉鎮國土資源所崗位招聘80名;(9)鄉鎮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站招聘100名。具體招聘崗位見《隴南市2014年基層事業單位公開招聘崗位指標與全省崗位對應表》。
3、各縣(區)招聘崗位的具體指標,待報名結束后根據各縣(區)報名人數和編制情況在筆試一周前分解下達。若個別崗位報名人數達不到分配1名指標的平均人數時,該崗位的指標可不向縣(區)分解,由市上統一保留,在全市范圍內錄取。
三、招聘對象范圍
(一)普通高校畢業生
隴南市生源普通高校畢業生,并符合下列要求之一:
1、2002年至2010年畢業,尚未就業,持《擇業通知書》并按規定在生源地進行報到注冊的?疲ǜ呗殻┘耙陨蠈W歷畢業生。
2、2002年至2006年畢業,持《就業報到證》回生源地登記、尚未就業的師范類專業?萍耙陨蠈W歷畢業生。
3、2011年至2013年畢業,持《就業報到證》回生源地登記、尚未就業的?疲ǜ呗殻┘耙陨蠈W歷畢業生。
4、2014年畢業,尚未落實就業單位的應屆?疲ǜ呗殻┘耙陨蠈W歷畢業生。
(二)農村公辦中小學代課人員
報考人員須為隴南市戶籍,身體健康,品行良好,無違反法律法規的記錄,并符合下列條件:
1、年齡45周歲以下(1969年6月30日以后出生)。
2、必須是2003年9月25日以前由縣(區)教育部門聘用的代課人員。
3、在我市農村公辦中小學(含縣鎮學校)連續代課,現仍在教師崗位。
4、具有國民教育系列專科及以上學歷,并取得教師資格證。
四、招聘崗位條件及要求
(一)基本條件
1、熱愛祖國,遵紀守法,品行良好。
2、具有正常履行崗位職責的身體條件,本人志愿到基層教育、食品藥品管理、農牧、旅游、民政、文化、國土、安全生產管理崗位工作,且符合有關條件要求。
3、服從工作需要和組織分配。
(二)崗位專業要求
1、基層學校教師崗位分為農村中小學教師崗位(文科類、理科類、音體美類)、鄉鎮幼兒園教師崗位和縣(區)屬中等職業學校教師崗位。
(1)農村中小學教師崗位要求:報考農村中小學文科和理科教師崗位須為相關或相近專業;報考農村中小學音體美教師崗位,須為音樂、舞蹈、美術、體育類及相關專業畢業生。其中師范類專業?萍耙陨蠈W歷畢業生可直接報考,非師范類專業畢業生報考須為普通高校本科及以上學歷,且有教師資格證或取得省教育廳面向社會組織的教師資格考試教育學、教育心理學兩門課程的合格證。
(2)鄉鎮幼兒園教師的崗位要求:須為教育學門類下的教育學類、體育學類和藝術學門類下的藝術學理論類、音樂與舞蹈學類、戲劇與影視學類、美術學類、設計學類專業。其中,師范類?萍耙陨蠈W歷畢業生可直接報考;非師范類畢業生須為本科及以上學歷或專科(高職)院校學前教育專業畢業生,且有教師資格證或取得省教育廳面向社會組織的教師資格考試教育學、教育心理學兩門課程的合格證。
(3)中等職業學校教師崗位要求:普通高校本科及以上學歷,加工制造類、交通運輸類、工程技術類、土木建筑類、信息技術類、農林牧漁類、醫藥衛生類、公共事業與服務類專業,教師資格證暫不做要求。
2、報考鄉鎮食品藥品監督管理所崗位的畢業生,須為醫學、護理、醫學技術類及相關專業。
3、報考鄉鎮畜牧獸醫站工作人員崗位的畢業生,必須是畜牧獸醫及相關專業。
4、報考鄉鎮農產品質量監管服務中心崗位的畢業生,必須是農業類專業。
5、報考基層旅游單位的畢業生,必須是旅游類及相關專業。本科及以上學歷畢業生專業可放寬至歷史、地理、外語、工商管理(不含二級學科)、民族學、語言文學等專業。
6、鄉鎮民政工作人員、鄉鎮文化站、鄉鎮國土資源所、鄉鎮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站崗位的畢業生不限專業。
五、報名辦法
報考我市基層事業單位公開招聘工作人員考試的考生,于5月24日至5月30日在各縣(區)人社局與報考省上民生實事就業項目同步報名。
1、報考省上基層學校教師(含文科教師,理科教師,音體美教師,鄉鎮幼兒園教師,縣(區)中等職業學校教師)的考生對應報考我市基層學校教師(含文科教師,理科教師,音體美教師,鄉鎮幼兒園教師,縣(區)中等職業學校教師)崗位;報考省上鄉鎮衛生院的考生對應報考我市鄉鎮食品藥品監督管理所崗位;報考省上鄉鎮畜牧獸醫站的考生對應報考我市鄉鎮畜牧獸醫站崗位;報考省上鄉鎮農技推廣站等涉農站(所)的考生對應報考我市鄉鎮農產品質量監管服務中心崗位;報考省上基層旅游單位的考生對應報考我市基層旅游單位;報考省上基層社保的考生對應報考我市鄉鎮民政工作人員崗位;報考省上鄉鎮文化站的考生對應報考我市鄉鎮文化站崗位;報考省上“三支一扶”的考生對應報考我市鄉鎮國土資源所崗位;報考省上“進村社區”的考生對應報考我市鄉鎮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站崗位。
2、所有報名參加我市基層事業單位公開招聘考試的考生,必須按我市招聘崗位與省上報考崗位相對應進行報名,不得交叉重復和跨對應崗位報名,凡不按要求報名者,一律不予聘用。
3、報名參加我市事業單位公開招聘工作人員考試的考生,應屆在校畢業生報名時須持身份證、學校就業部門蓋章的《2014年應屆畢業生參加甘肅省基層就業項目考試學校推薦表》、以及生源地戶籍證明(原戶籍復印件或公安部門證明)等證件;往屆畢業生須持身份證、《擇業通知書》或派遣至生源市(州)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門的《就業報到證》(必須無具體就業單位)、畢業證、戶口簿等證件。
4、報名時考生須填寫《隴南市2014年基層事業單位公開招聘報名信息登記表》(一式二份),張貼近期同底彩色2寸照片各1張。
六、招聘辦法
1、本次招聘我市不再單獨組織考試,將依據全省民生實事就業項目考試成績,在完成省上下達我市選拔指標的基礎上,按照我市設置的招聘崗位和選拔指標,從高分到低分依次確定擬聘用人員(含末尾成績并列人員)。
(1)基層學校教師(含文科教師,理科教師,音體美教師,鄉鎮幼兒園教師)還需進行面試。由縣(區)人社局按崗位下達指標的120%取整(凡出現小數點的都予以“進一”取整),依據筆試成績從高分到低分確定各縣(區)進入面試的人員名單(指標末位成績并列者一并進入面試),面試工作由各縣(區)教育局會同人社局共同組織實施?忌淖罱K總成績為筆試成績/3×70%+面試成績×30%,最后以最終成績從高分到低分確定擬聘用人員名單,指標末尾成績并列者一并納入擬聘用人員范圍。
(2)鄉鎮食品藥品監督管理所崗位、鄉鎮畜牧獸醫站崗位、鄉鎮農產品質量監管服務中心崗位、基層旅游單位、鄉鎮民政工作人員崗位、鄉鎮文化站崗位、鄉鎮國土資源所崗位、鄉鎮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站崗位等不組織面試,按照考生筆試成績由高分到低分在指標范圍內依次確定擬聘用人員,指標末尾成績并列者一并納入擬聘用人員范圍。
(3)凡考試成績已進入省上選拔崗位分數線的人員,如本人主動申請放棄錄取,視為一并放棄我市事業單位自主招聘對應崗位的選拔,均不予聘用。
2、公示、體檢。
由各縣(區)對擬聘用人員在本縣區域進行公示,公示期限為7天。公示無異議后由各縣(區)分別組織體檢(代課人員由縣(區)教育局負責公示、體檢),體檢工作須在縣級(含縣級)以上醫院進行,參照新錄用公務員體檢標準組織體檢,公示、體檢不合格者,取消聘用資格,從高分到低分依次等額遞補并公示、體檢。
七、審批聘用
公示、體檢結束后,由各縣(區)人社局組織擬聘用人員填寫《隴南市事業單位公開招聘人員審批表》(一式四份),與相關材料一并上報市人社局審查;代課人員由縣(區)教育局負責組織填寫《隴南市事業單位公開招聘人員審批表》(一式四份),經縣(區)人社局蓋章后報市教育局審查,由市人社局對審查合格的擬聘用人員統一匯總,提交市政府常務會議審定、審批。其中代課人員由市人社局、市教育局聯合發文,縣(區)教育局落實具體工作崗位。各縣(區)根據市人社局審批文件,組織崗前培訓,辦理聘用手續,落實具體工作崗位。
八、聘用管理
1、所有招聘人員按所報考崗位進行安置。新聘用人員按有關規定實行1年試用期,試用期滿,考核合格的按有關規定予以轉正定級,試用期內或試用期滿考核不合格的,取消聘用。正式聘用后,原則上5年內不得調離工作崗位。
2、農村公辦中小學代課人員被聘用后,按其招聘為公辦教師前最后一次經縣(區)教育部門批準為代課人員的時間連續計算工齡,無試用期。其工資待遇參照相同條件的正式在職教師執行。
監督咨詢電話:
市人社局 0939—8212799
業務咨詢 0939—8219651
附件:
1、隴南市2014年基層事業單位公開招聘崗位指標與全省崗位對應表.rar
2、隴南市2014年基層事業單位公開招聘報名信息登記表.rar;(點擊下載)
隴南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
2014年5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