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云南省某市特崗教師招聘考試教育理論綜合知識試卷
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28道小題,每小題1分共28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請將正確選項前的字母填在題后的括號內)
1.最早提出經典性條件反射的人是( )。
A.杜威
B.巴甫各夫
C.華生
D.斯金納
2.終身教育思潮的主要代表人物是( )。
A.保羅•朗格朗
B.羅杰祈
C.索爾蒂斯
D.布魯納
3.蘇格拉底法又稱為( )。
A.問答法
B.發現去
C.講授法
D.雄辯術
4. 皮亞杰的認知發展觀屬于( )。
A.人本主義
B.行為主義
C.建構主義
D.新行為主義
5.聯結學習理論認為,學習就是在刺激和反應之間建立直接聯結的過程,其中起重要作用的是( )。
A.練習
B.學習
C.強化
D.鞏固
6.( )是學校教育的中心環節。
A.上課
B.教學
C.工作
D.交往
7.大學英語等級考試是一種( )測驗。
A.常模參照性
B.標準參照性
C.總結性
D.發展性
8.實驗法的主要特點是( )。
A.在真實的情境中進行
B. 探討因果關系
C.嚴格控制自變量
D.簡便易行
9.程序教學的基礎是( )心理學。
A.構造主義
B.認知主義
C. 行為主義
D.實用主義
10.( )發明了“發現學習法”。
A.夸美紐斯
B.赫爾巴特
C.凱洛夫 、
D.布魯納
11.馬克思主義教育學在教育起源問題上堅持( )。
A.勞動起源論
B.生物起源論
C.心理起源論
D.生物進化論
12.智力可以分解為多種因素,下列哪種因素是智力的核心?( )
A.觀察力
B.想象力
C.思維力
D.創造力
13.“除數是小數的除法”課上,某老師把學生回答的關于分l2個饅頭的計算板書出來:12÷3=4(人),12÷2=6(人),12÷1=12(人),12÷0.5=24(人),這一做法體現了( )。
A.鞏固性原則
B.直觀性原則
C.理論聯系實際原則
D.因材施教原則
14.( )反映一個國家配合政治、經濟、科技體制而確定下來的學校辦學形式、層次結構、組織管理等相對穩定的運行模式和規定。
A.教育制度
B.學校教育制度
C.教育體制
D.學校領導制度
15.兒童身心發展有兩個高速發展期:新生兒與青春期。這是身心發展( )規律的反映。
A.順序性
B.不平衡性
C.階段性
D.個別差異性
16.( )是現代學校教學的基本組織形式,它的出現在教育史上是一大進步。
A.課堂教學
B.復式教學
C.開放教學
D.電化教學
17.教育者要在兒童發展的關鍵期,施以相應的教育,這是因為人的發展具有( )。
A.順序性和階段性
B.不均衡性
C.穩定性和可變性
D.個別差異性
18.有人急躁易怒,有人活潑好動,有人安靜沉穩,有人膽小扭捏,這是個體心理特征中什么的表現?( )
A.性格
B.情緒
C.人格
D.氣質
19.視聽覺的反射中樞位于( )。
A.后腦
B.中腦
C.前腦
D.延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