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單選題
1.2011年是中國共產黨建黨( 。
A.70周年
B.80周年
C.90周年
D.100周年
2.學校教育在人的身心發展中的作用是( )
A.物質前提
B.主導作用
C.發展動力
D.決定作用
3.“活到老學到老”反映了現代教育特征是( 。
A.終身性
B.公平性
C.大眾性
D.未來性
4.教師職業道德評價的原則是( )
A.及時性原則
B.前瞻性原則
C.預見性原則
D.科學性原則
5.創造力的核心成分是( )
A.創造性人格
B.創造性思維
C.創造性技能
D.創新意識
6.教師上課時,一邊講授,一邊板書,一邊觀察學生是利用了( 。
A.注意的廣度
B.注意的穩定性
C.注意的分配
D.注意的轉移
7.利用圖片圖表模型幻燈片電影電視等手段進行教學的直觀類型是( 。
A.實物直觀
B.模象直觀
C.語言直觀
D.抽象直觀
8.記憶效果最好,精力耗費上最經濟的學習程度為( )
A.50%
B.100%
C.150%
D.200%
9.《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法》的制定機關是( 。
A.國務院
B.國家教育部
C.全國人民代表大會
D.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
10.教學設計最先考慮的問題是( 。
A.教學目標
B.教學內容
C.教學方法
D.教學環境
11.對于任性的學生應著重培養其意志品質的( )
A.自制性
B.自覺性
C.果斷性
D.堅持性
12.“道而弗牽,強而弗抑,開而弗達”所體現的教學原則是( 。
直觀性原則
B.啟發性原則
C.因材施教原則
D.鞏固性原則
13.美國心理學家加德納得出的智力理論是( 。
A.二因素論
B.層次結構論
C.三無結構論
D.多元智力論
14.課外教育活動的基本組織形式是:( )
A.群眾性活動
B.自發活動
C.小組活動
D.個人活動
15.面對問題情境,學生傾向于很快地檢驗假設卻常常出錯的認知形式是( 。
A.深思型
B.場獨立型
C.沖動型
D.場依存型
16.注重學生探究態度和能力的培養的課程類型是:( 。
A.研究型課程
B.拓展型課程
C.基礎型課程
D.實踐型課程
17.具有英語基礎的人比其他人更容易學習德語的現象疏于學習中的( )
A.定勢
B.正遷移
C.記憶
D.負遷移
18.對同一類型的問題尋找不同類型的答案可以培養學生具有( 。
A.活動性
B.獨創性
C.目的性
D.交通性
19.組織學生參加社區服務,培養學生良好品質的方法是( 。
A.說理法
B.榜樣法
C.陶冶法
D.鍛煉法
20.對于不敢真實表達自己真實感情想法的學生,有效地行為改變方法是( 。
A.肯定性訓練
B.全身松弛訓練
C.系統脫敏法
D.改變認識法
二、判斷題
1.《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確定的工作方針是優先發展,育人為本、改革創新、促進公平、提高質量。( 。
2.中原經濟區被正式納入全國主體功能區規劃、上升到國家發展戰略層面。( )
3.義務教育是為高一級學校輸送優質生源的教育。( 。
4.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發展“十二五”規劃的主線是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 。
5.生產力發展水平決定教育發展的規模和速度。( 。
6.教育法規和教育政策的規范效力及執行方式都是相同的。( )
7.素質教育就是學生什么都學、什么都學好。( 。
8.最早從理論上論述班級授課制的教育家是夸美紐斯。( 。
9.能力的發展與知識的掌握、技能的形成是不同步的。( 。
10.人在激情狀態下認識和自信能力會減弱,所以總做錯事情。( )
11.學生的學習是以獲得直接經驗為主要任務的。( )
12.講授法是注入式的方法,問答法是啟發式的方法。( )
13.學會調適是學校心理輔導的基本目標。( 。
14.受教育權利是兒童享有的一項基本權利,是一項合法權利。( )
15.定勢是一種消極的心理活動準備狀態。( 。
16.氣質影響人的活動方式與效率,是一個人選擇職業的依據之一。( 。
17.從抵制不良行為看,懲罰不利于良好的態度與品德的形成。( )
18.教育回歸“生活世界”的涵義是只要求“生活世界”,不要求“科學世界”。( 。
19.教師對學生的表揚是一種激發學生學習的正誘因。( 。
20.新課程改革進一步強化了教育評價的甄別與選擇功能。( 。
三、論述題
(一)請結合實際談談如何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
(二)請結合實際談談教學中如何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