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學生生病了,把剛吃下去的午飯吐了一地,盡管味道刺鼻,但我問自己:如果他是我的孩子,我會嫌棄嗎?于是,我拿起工具,彎下腰去收拾干凈。
一個學生的數學作業改了好幾遍,還是做不對,盡管我很心煩,但我告訴自己:如果我是這個學生,我也會很著急。于是,我一遍遍地給他講解,直到他學會。
一個學生很調皮,上課不認真聽講,不按要求完成作業,盡管我很生氣,但我告訴自己:他還是個孩子,我要幫助他。于是我向家長了解情況,制定幫教計劃,號召其他同學也來幫助他。
一個學生喜歡偷拿別人的東西,盡管我不喜歡他的行為,但我要分析他這樣做的原因。于是,我一次次地觀察他,找他談心,跟他講道理,直到他改正。
請從教師職業道德的角度,評析石老師的教育行為。
參考解析
【答案要點】
石老師的行為充分踐行了教師職業道德規范,具體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石老師踐行了“愛崗敬業”。注重責任意識,面對學生出現的種種問題,能夠盡職盡責地處理,不怕臟、不嫌煩,積極與家長溝通.修改并優化教學計劃。在教育實踐中履行著自己作為一名教師應盡的職責。
第二,石老師踐行了“關愛學生”。石老師將全身心的愛投入到工作中,以師愛作為工作的核心動力,收拾學生嘔吐的贓物,不厭其煩地修改學生作業,耐心幫助學生改正不良習慣等,都是出于對學生的關愛。用自身的實際行動詮釋了師德的靈魂——“關愛學生”。
第三.石老師踐行了“教書育人”。石老師遵循教育規律,循循善誘,誨人不倦,因材施教。通過細致的觀察和耐心的教導,培養學生的良好品行,進而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第四,石老師踐行了“為人師表”。石老師堅守高尚情操,以身作則,在教育教學過程中率先垂范,以自己的人格魅力和學識魅力教育影響學生。
第五,石老師踐行了“終身學習”。石老師堅持樹立終身學習理念。拓寬知識視野,更新知識結構。潛心鉆研業務,勇于探索創新.不斷提高專業素養和教育教學水平。
32英國科學家麥克勞德上小學的時候曾偷偷地殺死了校長家的狗,這在西方國家顯然是難以原諒的錯誤。幸運的是麥克勞德遇到了一位高明的校長,校長的懲罰是要麥克勞德畫兩張解剖圖:狗的血液循環圖和骨骼結構圖。正是這個包含理解、寬容和善待學生的“懲罰”,使小麥克勞德愛上了生物學:并最終因他發現胰島素在治療糖尿病中的作用而走上了諾貝爾獎的領獎臺。
試從職業理念的角度,評析校長的做法。
參考解析
【答案要點】
校長是值得尊敬的,他的做法也是我們應該學習的。
首先,新課程改革背景下的學生觀認為學生是發展的人。學生尚處于發展過程中,具有巨大的發展潛力,在發展過程中勢必會出現一些不可避免的問題.材料中校長對于學生犯的錯誤并沒有非常嚴厲地批評而是包容他并引導他走向科學之路。
其次.現代教師角色的轉變要求教師從知識的傳授者轉變為學生學習的引導者和學生發展的促進者。材料中校長對學生的懲罰恰恰是一種很好的引導方式.激發了學生學習生物的興趣,最終促使學生在生物學上取得了巨大成就。
三、寫作題(本大題共1小題,50分)
33閱讀下面材料,根據要求寫作文。
世界著名的文學家蕭伯納有一次到蘇聯訪問,在街頭遇見一位聰明伶俐的小姑娘,就和她一起玩耍。離別時蕭伯納對小姑娘說:“回去告訴你媽媽,今天和你玩的是世界著名的文學家蕭伯納。”不料那位小姑娘競學著蕭伯納的語氣說:“你回去告訴你媽媽,今天和你玩的是蘇聯小姑娘卡嘉。”這件事給蕭伯納很大的震動,他感慨地說:“一個人無論有多大的成就,他在人格上和任何人都是平等的。”
根據上述材料給你的啟示,從教育角度立意,聯系實際,寫一篇論說文。
要求:用規范的現代漢語寫作,不要脫離材料內容,題目自擬,立意自定,觀點明確,分析具體,條理清晰,語言流暢,字數1000字左右。
參考解析
【范文】
金無足赤人無完人
——平等是打開學生心門的鑰匙
學生是祖國的花朵,身為教師,就必須對這些花朵一視同仁。不論他是高貴的“牡丹”,還是不起眼的“狗尾巴草”,只要是花,他就是美麗的。孔子早在兩千多年前就提出了“有教無類”的教育思想。一枝獨秀不是春,作為教師,我們要努力創造百花齊放的美好春景。所以,平等對待每一個學生是對每位教師最基本的要求。
平等對待每位學生,教師要做到一視同仁。唐朝韓愈曾說:“不平則鳴”。如果教師播下了“不平等”的種子,必將收獲抗拒的惡果,尤其對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最不利。只“親”喜愛的學生而“疏”后進生,會使部分學生因享受不到“陽光”而自卑,給人格的發展留下陰影。教師只有做到一視同仁,心中有一座不偏不倚的天平,給每一個學生誠懇、積極、公正的評價,保護好每一個學生的自尊心,才能讓每個學生都擁有適合其個性發展的空間,保證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培養學生良好的人格和心理素質。
平等對待學生,教師要有雙善于發現的眼睛。正所謂“尺有所短,寸有所長”,無論是所謂的“好學生”,還是“后進生”,每個人都有他獨特的閃光點。身為教師,不要從單一的方面去評價學生,在注重素質教育的今天,尤其不應只拿成績好壞來評價學生。教師要善于發現“后進生”的優點,甚至要創造機會表揚“后進生”,因為他們更需要教師的肯定和認可。教師的鼓勵會激發學生的進取心,從而促使他們更加努力地去發展自己、做最好的自己。
平等對待學生,教師要有寬容的胸襟。陶行知曾講過:“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頓,你的譏笑中有愛迪生”。教師的行為如果有失平等,就有可能嚴重影響學生的身心健康成長,甚至壓制學生的潛能,斷送學生的前程。學生正處于成長時期,教師需要學會換位思考,從學生角度考慮他們的感受和行為,要體諒學生,同時對學生犯下的錯誤要給予寬容。一位擁有平等之心的教師,必然有著寬闊無比的胸懷。因為有著這樣的胸懷,才能寬容學生的過失.寬容學生的缺點和錯誤,讓學生健康快樂地成長。
平等,是教師為人師表的道德要求。每個孩子都希望在平等的環境里成長,都渴望得到與別人等量的“陽光”,所以教師都應該平等地對待每一位學生,不吝惜自己的光和熱,齊做平等教育的捍衛者!
【解析】
材料給我們的啟示:無論你的知識多么淵博,你的社會地位多么高,在人格上.你和別人都是平等的。從教育角度立意,不難想到,一個合格的教師應該具備人人平等的意識,尤其是在面對學生的時候。一個老師要做到平等對待學生,就需要樹立“每個學生都平等”的意識,同時還要有雙善于發現閃光點的眼睛。有寬廣的胸襟。只有具備了這些才能做一個捍衛平等教育的衛士。范文圍繞以上內容,結合名人名言進行充分地說理論證,結尾總結升華。考生可以借鑒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