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武教師招聘網
首頁 浙江教師 福建教師 江蘇教師 廣東教師 江西教師 安徽教師 北京教師 上海教師 天津教師 湖南教師 湖北教師 河南教師
河北教師 海南教師 重慶教師 貴州教師 遼寧教師 吉林教師 山西教師 廣西教師 云南教師 陜西教師 甘肅教師 青海教師 四川教師
山東教師 內蒙古教師 黑龍江教師 寧夏教師 新疆教師 西藏教師 教師面試 說課稿 考試大綱 教師招聘試題 特崗教師 教師資格考試 教師資格大綱
杭州教師  廣州教師  長沙教師  南京教師  福州教師  南昌教師  教師考試大綱  教師資格大綱  政治資料  地理資料
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教師招聘試題 >> 地理教師招聘試題 >> 內容

教師招聘考試地理教材教法《地理教學論》講義七(2)

時間:2011-11-15 16:33:27 點擊:

  核心提示:教師招聘考試地理教材教法《地理教學論》講義七...
三、根據學校條件設計教學方法和選擇教學媒體

我國幅員遼闊,經濟發展水平差異較大。這種差異在學校也有明顯的體現,其中之一就是學校的設備條件。在經濟較發達的大城市,很多中學已經將計算機引入每個教室;而在經濟落后地區,學校的經費還不能滿足粉筆的購置。顯然,設備條件的差異使得地理課堂教學的方法選擇也有很大的不同。在條件好的學校,教師可以多使用現代化教學手段,并借助計算機等設備使用自學輔導、討論、研究等方法。在條件較差的學校,就要采用少花錢的方法,如使用隨手可以找到的替代物進行模擬演示。例如,如果使用計算機比較方便,可以讓學生自己操作計算機模擬演示褶皺斷層現象;如果學校條件差,教師使用手頭的書本也可以模擬褶皺斷層現象。同樣,設備好的學校,教師就有可能更多地使用直觀方法;設備差的學校,教師則可能更多地使用語言描述和講述的方法。從教學論的角度看,并不強求教師在講授某些內容時必須使用什么方法或手段。可見,教學方法和教學媒體的選擇除了考慮教學內容和學生特點外,很重要的是考慮學校的教學設備和條件。

四、根據教師自身特點設計教學方法和選擇教學媒體

最后,教學方法的選擇還要考慮教師自己的條件和特點。每個教師在教學上都有自己的長處,也都有不擅長的地方。不論別人使用某種教學方法如何成功,即使教學內容、學生特點和教學條件都相同,你自己也不一定能夠使用得好。教師個人的教師素質、教育理論水平、教學觀點、教學經驗和興趣愛好等,都直接影響教學方法的運用。例如,有的地理教師語言能力極強,可以使課堂講述達到很理想的效果,他就可能更多地選用講述的方法;有的教師美術功底很好,也許他會更多地選用幻燈、板畫輔助教學,因為對于這名教師來說,繪制投影片、幻燈片和板畫是有興趣且不太困難的事;有的教師計算機知識掌握得較好,學校又有條件,他就可以選擇計算機輔助教學。所以,在選擇教學方法上,要注意充分發揮教師個人的特長,同時避免不顧條件盲目模仿別人的教學方法。

地理課上學生的學法近年來得到廣大地理教師的關注。怎樣在教學方法設計和媒體選擇時照顧到學生的學習方法呢?其實,教與學是教學過程中不可分割的兩個方面。因此,學法也不是孤立的,教師好的教法就能成功地引導學生好的學法。其中有外在的,如在課堂教學中有意識地告訴學生怎樣讀圖、怎樣分析問題、怎樣記憶地理知識等;也有潛在的,即從教師的講述和對教學內容的安排處理中,使學生受到啟發和熏陶。這是因為,如果教學方法設計得好,教學媒體選擇恰當,教師在備課時一定已經充分考慮到了學生的特點和培養學生學習能力的要求。

 第二節    地理課堂教學過程設計

一節課的教學目的和教學目標已經確定,教學方法和教學媒體的設計也已經完成,下一步就是設計如何在一堂課中用所選擇的方法和媒體去實現預定目標,這就是地理教學過程設計。在這個設計中,教師要解決一堂課的結構問題,各部分的銜接問題,及各種教學方法的組合問題。

一、地理教學過程設計的基本問題

教學過程設計的第一個內容是一堂課的主要環節。抓住主要環節,就可以順利地安排其他活動。例如,某堂課的主要環節是教師講授新課或是學生讀圖回答問題為主,或是教師引導學生復習舊知識為主。設計的第二個方面是輔助環節。主要環節確定后,要設計好其他活動以配合主要環節。例如,以教師講述為主時,應考慮是否要使用直觀教學法配合,是否要安排學生的獨立學習活動等;以學生活動為主時,應考慮教師的短時間的集中講解如何安排等等。設計的第三個方面是教學輔助材料。在這堂課上,教師需要使用什么樣的教學材料,才能讓學生有效地掌握知識。教學材料除了課本和必備圖冊外,還包括各種掛圖、圖片、圖表、實物標本、音像資料等。設計的第四個方面是時間的分配。每個教學環節大致需要用多少時間應該事先設計好,做到胸中有數。設計的第五個方面是如何安排教學活動才能發揮全班每個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這一步特別需要根據所教班級的具體情況認真考慮。

教學過程的設計是教學能否成功的重要一步。成功的教學往往有這樣幾個因素:主導方法安排恰當,各個環節銜接得好,沒有漏洞;學習過程循序漸進,學生可以接受;過程緊湊但不死板,學生學得生動活潑等。教學過程的設計是否能導致成功的課堂教學,要經過教學實踐的檢驗。反饋的信息可作為對下一個過程進行調整的依據。有的年輕教師或實習教師上完課后反映,有時備課備得挺好,可一到課堂上根本不能按照想好的去做。實際上完全不能按照設計好的過程去做的現象很少出現,根據課堂上出現的意外情況當堂進行適當調整是正常現象。如果不能實現的地方很多,就要考慮這樣兩種情況:一是教學過程設計不那么符合課堂教學規律,所以許多設計好的內容難以實施;二是教學過程設計確實沒什么大問題,但是教師沒能使自己的教學按照預定進程發展,這說明教師導學的能力還不強。

二、根據課堂教學過程的組織方式劃分的設計模式

由于地理課堂教學過程設計要遵循地理教學的基本原則,注意系統地、全面地考慮地理教學過程的各個因素、各個方面,特別是學生的積極活動,因此這是一個比較復雜的設計過程。正是因為這種復雜性,在實際教學中,存在著多種模式的地理課堂教學過程。這里只介紹幾種基本的地理課堂教學過程模式設計。教師教學時,可以在這些基本模式的基礎上,根據具體情況加以調整。

(一)教師主講式

教師主講式是指在整個教學中,以教師講述為主導方法的課堂教學過程。下面的教學實例是教師主講式教學過程的概括。

課題:侵蝕作用片斷

教學過程:

[引入新課] 我們前面講到,外力作用主要有風化、侵蝕、搬運、沉積和固結成巖等五種表現形式。也知道風化作用通過溫度變化、水、大氣及生物對巖石進行破壞,但不能把碎屑搬走。然而,風化作用拉開了外力作用的序幕,為侵蝕作用提供了條件。

[板書] 二、侵蝕作用

[提問] 什么是侵蝕作用?它有哪幾種類型?它對地表形態有什么影響?

[放錄像] 侵蝕作用

學生帶著上述問題看錄像,然后回答有關問題。

(侵蝕作用指風力、流水、冰川、波浪等對地表巖石及其風化產物的破壞作用,分四種類型)

[板書] 1.風力侵蝕

   2.流水侵蝕

   3.冰川侵蝕

   4.海浪侵蝕

[展示投影片]風蝕蘑菇

[講解] 風以自身的力量和所挾帶的沙石對地表巖石進行沖擊和摩擦,使巖石遭受破壞。突出地表的石柱因下部近地面氣流挾沙粒較多,磨蝕厲害,而上部磨蝕較少,使其變成蘑菇狀。在沙漠地區還可見到風蝕洼地、風蝕柱等。

流水的作用更是強大和普遍,是自然界主要的侵蝕力。

[展示投影片] 黃土高原溝壑

[講解]黃土高原土層松厚,由于植被多遭破壞,流水侵蝕嚴重,造成千溝萬壑的地表形態。

[展示投影片]河床的加寬加深

[講解] 河川里的水能夠卷起卵石、砂子、淤泥,甚至更重的礫石、巖石等,像磨料一樣,不斷刮壞河床,使河床加深加寬。

流水除了對地表進行機械沖刷外,對巖石還有化學溶蝕作用,即對巖石、礦物的溶解而產生破壞。喀斯特地貌就是可溶性巖石如石灰巖受到含有二氧化碳的水的溶解、沖刷、沉淀而形成的。

[展示投影片]巖溶地貌

高寒地區的冰川,可刨蝕所流經的地面,形成冰斗、角峰、U形谷等地貌。

[展示投影片] 冰蝕地貌

海浪打擊巖石,可產生38噸/平方米的壓力,使海岸崩塌,形成海蝕崖、海蝕洞、海蝕柱等。

[展示投影片] 海蝕地貌

[總結]通過錄像、投影片的展示,我們了解了四種類型的侵蝕作用,看到了它們塑造出的多姿多彩的地表形態。

[提問] 風化、侵蝕都對地表有破壞作用,它們有什么不同呢?

[講解] 風化:破壞但不搬走碎屑。

侵蝕:破壞并把碎屑搬走。

從上面的教學過程可以看出,貫穿整個教學的主線是教師的講授,輔助環節則有板書、提問、展示投影片和標本及播放錄像。這些輔助環節的作用很明顯,都是緊緊圍繞教師的講授安排的。穿插在講授中的投影片、標本和錄像片的使用,是為了增加學生的感性認識,為下一步講解做鋪墊。具體實施步驟是先讓學生觀看這些實物標本和投影片,然后教師進行講解。所選教學片斷中的學生參與活動是:講解前的提問觀看錄像回答問題。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習從錄像材料中自己獲得問題的答案。至于比較復雜的對地表形態的影響問題,則由教師在后面一步步講解清楚。最后的提問是為了創設問題情境,由教師自問自答。在整個教學過程中,雖然教師的講授占了相當的比例,但教學過程的設計仍然考慮到了學生感性知識和理性知識學習的結合,考慮到了教師講授和學生活動的配合,也考慮到了學生知識學習和觀察能力培養的結合。

主講式教學過程是教師使用教學語言直接引導學生認識地理事物和原理的過程,它是當前我國地理課堂教學最常見的教學過程。原因是除了它具有知識傳播容量大,傳遞速度較快,對解決難度較大的地理理性知識教學和發展學生抽象思維作用較大,能在一定程度上補充直觀材料的不足等特點外,還因為從某種角度看,這種過程對外界環境和條件的要求相對較低,適應范圍廣泛。

要設計好教師主講式教學過程,應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1.突出語言設計。既然是以地理教師的講授為主,地理教師教學語言的設計和運用就尤其重要。除了對教學語言一般語素的要求外,特別要注意錘煉講解和描述的方法,即如何把問題講清楚,做到突出重點、富于啟發性和深入淺出等。

2.較長時間的講授,需要教師很好地組織講授內容,使講課邏輯性強,脈絡、層次清楚。即首先要安排好先講什么,后講什么,內容的組織是否符合地理事物之間的自然聯系和學生的認識特點;其次是各部分之間的過渡和銜接要自然,要習慣使用必要的指示詞,如下面”“剛才”“現在等。

3.實例、比喻和趣味材料的恰當運用。例子可以幫助學生理解,同時減少較長時間講解容易出現的枯燥感覺。新教師或師范院校的實習生在講課時往往會遇到這樣的問題,教材中的某個內容就寫了一兩句話,非常簡單,怎么講?在這種情況下,可以舉些實際例子,把問題展開。下面就以直布羅陀海峽的講授為例。初中地理教材(人教版第二冊)中關于直布羅陀海峽并沒有直接描述,只是在講到地中海時寫到:地中海位于歐、亞、非三洲之間,西經直布羅陀海峽與大西洋相通,在世界交通中占重要地位。但在本節開始的讀圖中要求學生找出直布羅陀海峽,看看它的位置有什么重要性。教師處理這個問題時,對它的重要性可以這樣講:請同學們再回憶一下,講埃及蘇伊士運河時,有這么一段話,說蘇伊士運河的建成使地中海和紅海彼此相連,大西洋到印度洋的航程,比繞道非洲的好望角縮短了800010000千米。這段航程行駛的路線就是由大西洋經直布羅陀海峽到地中海,再經蘇伊士運河到紅海和印度洋。可見直布羅陀海峽與蘇伊士運河具有同樣重要的地位。現在,直布羅陀海峽是海上貿易往來的要道,每天都有數以千計的船只往來于此。直布羅陀海峽還是歐洲到達北非的最近通道。由此可見它在世界上的戰略地位也是十分重要的。

4.圍繞主講內容,合理安排多種教學活動。教師主講式教學過程中教師的講授一般為2030分鐘,其他時間應安排學生活動,如回答問題、讀圖、填圖、使用學具、觀看教學錄像等。這些活動的安排要起到配合講授內容的作用。教師在講授過程中,還應根據需要使用一些輔助教學手段,如展示標本、投影、錄像等。

(二)問題引導式

問題引導式教學過程是指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教師利用事先設計好的一系列問題引導學生學習,最終達到預定的學習目標。與教師主講式教學過程不同,教師不進行較長時間的講解或講述,而是以提出問題啟發引導學生回答小結給出正確答案的線索指導一節課的進行。以談話法、自學輔導法等為主導方法的教學過程,都是問題引導式的教學過程。下面舉出的就是問題引導式教學過程的實例。

課題:歐洲西部的范圍、位置、輪廓

教學過程:

[引入新課] 讀課本前面插頁上的彩圖212223。提問:彩圖上的景觀位于哪一個大洲?(學生回答略)

[板書]

作者:不詳 來源:網絡
分享到:
  • 文武教師招聘網(www.guoyanxin667788.com) © 2012 版權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 站長聯系QQ:799752985 浙ICP備11036874號-1
  • Powered by 文武教師招聘網
  • 特级婬片国产在线观看,欧美精品久久久一区二区免费看,亚洲一区二区三区一品精,最新国产福利小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制服丝袜在线 | 日本中文无线码在线观看 | 亚洲乱码AV中文一区二区 | 亚洲а∨天堂久久精品9966 | 三级网站在线网站 | 日韩~欧美一中文字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