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武教師招聘網
首頁 浙江教師 福建教師 江蘇教師 廣東教師 江西教師 安徽教師 北京教師 上海教師 天津教師 湖南教師 湖北教師 河南教師
河北教師 海南教師 重慶教師 貴州教師 遼寧教師 吉林教師 山西教師 廣西教師 云南教師 陜西教師 甘肅教師 青海教師 四川教師
山東教師 內蒙古教師 黑龍江教師 寧夏教師 新疆教師 西藏教師 教師面試 說課稿 考試大綱 教師招聘試題 特崗教師 教師資格考試 教師資格大綱
杭州教師  廣州教師  長沙教師  南京教師  福州教師  南昌教師  教師考試大綱  教師資格大綱  政治資料  地理資料
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教師招聘試題 >> 地理教師招聘試題 >> 內容

教師招聘考試地理教材教法《地理教學論》講義四(4)

時間:2011-11-15 16:22:28 點擊:

  核心提示:教師招聘考試地理教材教法《地理教學論》講義四...
2.促進地理知識和技能的廣泛遷移,是形成地理能力的關鍵地理能力是學生完成地理活動時,必備的穩定而又易于擴展的心理品質,也就是說這是一種具有廣泛適應性的心理特征。它在掌握應用地理知識和技能的過程中,表現為學生已掌握的地理知識與技能的廣泛遷移,也就是學生已有知識與技能,在從事各種地理活動中能有廣泛的積極的影響。例如,某學生在學習生態系統的知識后,掌握了初步的“系統”知識,當他在學習城市環境問題時,能運用生態系統的觀點加以認識,并畫出這一系統的模型(當然是十分簡單的),加深了對這一問題的認識,這就是知識的遷移,這種知識的遷移,一方面反映了該生具有較高的分析能力,另一方面,也是其能力的提高與發展過程。

怎樣才能在地理教學中促進地理知識、技能的遷移呢?(1)要發揮重點地理概念、規律和技能的核心作用在眾多的地理知識、技能中,有一些地理概念、規律和技能,具有明顯的核心作用。例如,位置、地形、氣候等地理概念,大氣環流、地帶性等等地理規律,地圖識認、地理要素分析等等地理技能,它們在地理教學中的地位是很突出的。學生掌握這些概念、規律和技能的水平,直接影響著其他地理知識、技能的學習與應用。因此,在學習新知識與技能時,要引導學生以這些概念、規律與技能為基礎,去推導、歸納新的地理知識,形成新的地理技能。這一過程,不僅可以幫助學生建立良好的地理知識結構與技能體系,而且也是促進學生地理知識、技能遷移的過程,對于學生地理能力的發展是非常有利的。例如,在學習非洲氣候特征成因時,將大氣環流(氣壓帶、風帶)規律與非洲具體的地理位置、地形與大陸范圍等地理事實結合,就可以演繹出非洲的氣候成因,這一過程,正是大氣環流地理規律遷移的過程,也是學生分析能力提高的過程。

2)要使教學的知識結構趨于合理,以利于學生形成良好的認知結構學生的地理認知結構是地理能力形成的核心,它是在地理教學中以地理知識結構為基礎,逐漸形成發展起來的。因此,使教學的知識結構趨于合理,有利于形成地理能力。適于知識遷移的合理的教學知識結構,應具備以下三個特點:

①教學知識的排列應由整體到部分,也就是由一般到個別。“認知心理學認為,當人們在接觸一個完全不熟悉的知識領域時,從已知的較一般的整體中分化細節,要比從已知的細節中概括整體容易一些。”在地理教學中,先學習一般規律或地區總論(概述),再學習個別特征或分區地理,是有利于知識遷移的。例如,中國地理從總論到分區的安排,使學生先掌握了我國季風總的運行規律后,再學習我國季風區的各分區(如東北三省、黃河中下游、長江中下游 .)氣候,不僅減少了很多困難,同時,有利于已學地理知識的遷移。

②要建立地理知識技能體系,使學生了解地理知識、技能之間的縱橫聯系,促進學生掌握地理知識達到融會貫通的地步。中學地理教材內容中,地理知識技能的縱向聯系,是指地理知識由一般到個別,由整體到分區的聯系;橫向聯系則是指概念、規律之間的聯系,地區之間、章節之間的聯系。關于這些聯系的特點前已說明。而這種聯系的作用,主要表現在使學生學習的知識系統化,形成良好的知識結構,利于知識的遷移。例如,在學習“生態系統”這一概念時,將其與“生物群落”“生物圈”等概念進行聯系,比較其異同,弄清各自的作用。這樣不僅使學生更深入的理解“生態系統”等地理概念,及它們之間的聯系,而且認識了“生態系統”概念提出的目的——在于用系統理論研究認識生物界。這樣的教學將有利于學生建立起完善的知識結構,為今后應用地理知識,促進知識遷移,提供有利條件。

③安排學習知識的順序,要符合學生認識能力的發展。在地理教學中,必須堅持由淺入深、由易到難、由已知到未知的知識安排序列,從而保證學生順利掌握知識、利于知識的遷移。例如,在區域地理教學中,一般要從地區的位置開始,進而學習自然地理知識,最后學習人文地理知識,這樣的知識序列是符合學生認識能力的發展的。因為位置是屬于地理事實,既是學習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的基礎,又是簡單的地理感性知識,當其首先學習。而自然地理知識不僅是學習人文地理知識的基礎,同時,其復雜程度也不及人文地理,因此放于人文地理知識之前。由于逐漸深入的知識安排,在學生學習中可以發揮主動、積極的精神,同時利于學生運用已學知識學習新知識,從而促進知識的遷移。

第六節            價值觀的培養

在中學地理教學中,對學生進行政治思想教育,使學生提高政治覺悟,形成社會所需要的思想品德,是中學地理教學的目的之一。在地理教學中學生思想品德發展的過程,決定于思想品德發展的一般規律,同時,又受到地理教學內容、方法的影響與制約。因此,一方面要研究學生思想品德發展的心理過程;另一方面還要認識地理教學過程對這種心理發展過程的影響。只有這樣,才能在地理教學中有效地進行政治思想教育,使學生思想品德得到

健康發展。

一、中學地理教學中學生思想品德發展的內容

(一)思想品德的概念

品德就是道德品質,是一個人按照社會道德行為準則行動時,表現出來的穩定的心理特征。例如,熱愛家鄉、熱愛祖國、忠于社會主義、珍惜自然環境、與環境污染進行斗爭等等。由于品德與人的思想認識緊密相關,所以常常把二者聯系在一起,稱為思想品德,例如,珍惜自然環境的情感與行為,必須在對自然環境有一定認識的基礎上,才可能形成與鞏固。思想品德是由思想觀念、道德情感、道德行為等品德要素組成,它們相互聯系、相互促進,

構成了學生個人的道德品質。

(二)中學地理教學中學生思想品德發展的內容

由于地理教學內容的廣泛性及緊密聯系實際的特點,在教學中學生的思想品德可以得到多方面的發展。例如,學習鄉土地理有利于學生形成熱愛家鄉、熱愛祖國的思想情感;學習資源知識可以發展學生正確的資源觀,進而有利于學生形成珍惜資源等正確行為;學習人口知識,不僅可以建立正確的人口觀,而且有助于學生理解,并在今后生活中自覺執行我國的人口政策等等。在這眾多的思想品德發展中,以愛國主義、國際主義和辯證唯物主義等方面思想品德的發展最為重要。學生在地理教學中思想品德發展的三個方面,愛國主義、國際主義與辯證唯物主義各有其重點的內容與相對應的地理活動。因此,可將它們劃分開來,成為明確的三個部分。但是它們之間卻又相互聯系,相互滲透,有時很難完全劃分開來。例如,學生的環境資源觀,是在認識人與資源、環境之間辯證統一關系之后建立的,應屬于辯證唯物主義思想的發展內容。但是,在熱愛祖國、家鄉、資源、環境的品德發展中,也要正確認識資源、環境,建立正確的資源、環境觀,這時卻又屬于愛國主義思想品德發展的內容。同理,在資源、環境的全球觀念的形成中,環境資源觀的建立又成為國際主義思想品德的發展。由于學生思想品德發展組成的上述特點,在地理教學中必須一方面要明確三個方面的重點內容及形成該類思想品德的主要活動,使思想品德的教學具體化、系統化;另一方面還要注意三者之間的相互協調與配合,這樣既可避免重復,又可加強相互間的影響,從而促進學生思想品德的全面發展。

二、地理教學中學生思想品德的發展過程

(一)道德觀念的形成

在地理教學中,學生的道德觀念是在學習地理知識的過程中形成的,是經過了由地理科學知識向道德知識的轉化,再被學生所接受成為自己的信念等過程而形成的。

現以學生形成“珍惜自然資源”觀念為例說明這一過程。在學生掌握了有關自然資源的性質、分布及其開發利用狀況等方面知識后,在教師的引導幫助下,必須使學生進一步明確其道德的含義:為了人類的生存與發展,珍惜自然資源,合理利用、開發自然資源,應成為社會的公德。這種認識的過程,就是學生學習道德知識的過程;從知識的性質角度看,是地理科學知識轉變為道德知識的過程。但此時學生并未形成“珍惜自然資源”的道德觀念,只是了解了珍惜自然資源道德知識的內容。學生還需要一個“接受觀念”的過程,才能真正形成珍惜自然資源的觀念。所謂“接受觀念”就是要學生信服,這一方面受到學生原有思想品德基礎的限制與影響;另一方面更受到教學活動的控制與影響,這是由于學生年齡小,人生觀尚未形成和鞏固,因而有很大的可塑性。例如,教師對珍惜自然資源的道德知識講解得生動而富有說服力,教師本身對珍惜自然資源道德觀念,表現出堅定的信念與態度,都會利于學生對這一觀念的接受,進而形成“珍惜自然資源”的觀念。

(二)道德情感的形成

學生在地理教學中形成的道德情感,大多屬于論理性的道德情感,例如,愛國主義情感,珍惜資源、愛護環境的情感,國際主義情感等等,都是以一定的道德知識、觀念為基礎而形成的,是一種更自覺、更概括的情感體驗。這種道德情感的形成,是長期的漸進過程,一方面要靠提高認識,學習道德知識、形成道德觀念;另一方面還要創造條件動之以情,使學生能有自我體驗的過程。在這種條件中,教師充沛的情感對學生的感染是重要的組成學生自我體驗、概括道德情感的形成、教師情感的感染、道德觀念部分。現以愛國主義情感發展(逐漸加深)的過程為例,說明地理教學中道德情感發展的一般過程。在學習中國地理與世界地理的過程中,學生不斷加深對祖國、家鄉的認識,在此基礎上,并經過各種有效的教學活動,形成了愛家鄉、愛祖國的大好河山、愛富繞的資源、愛社會主義及對克服祖國目前遇到的困難具有的責任感 .這一切都與愛國主義情感交織在一起,并構成了形成、發展愛國主義情感的基礎。隨著學習的不斷深入,認識的不斷提高,學生的情感不斷豐富,在教師的引導與情感的感染下,學生會進一步意識到個人與祖國的關系,意識到自己對祖國的忠誠與應盡的義務是做人的原則。這時,上述愛家鄉、愛人民、愛祖國的資源等等情感體驗,得到了高度的概括,愛國主義情感才進一步得到發展。

(三)道德行為方式的形成

在地理教學中學生道德行為方式是在地理活動中逐漸形成的。例如,為了了解祖國,學生就要認真學習中國地理,廣泛搜集祖國自然風光經濟建設資料,上課時積極思考等等,這些都是學生在課內外教學活動中,逐漸形成的。因此,這些道, 德行為方式大都與掌握地理技能密切相關,與地理技能的形成相似,也需要進行練習和指導;但是這些道德行為方式又不同于一般地理技能的形成,它是一定道德動機的外部表現。因此,它必須要以一定的道德觀念為基礎,以一定的道德情感為驅動力,在地理教學中,由于很多道德行為方式與學習地理知識、技能緊密結合,因此,及時揭示各種地理活動的道德意義,成為培養學生道德行為方式的重要途徑。例如,前面所談的了解祖國的道德行為方式中,大都與學習地理知識的技能相聯系,如果使學生明確,并樹立“只有了解祖國,才能真正熱愛祖國”的道理,把學習中國地理知識、技能,與熱愛祖國聯系在一起,那么這時的學習活動,就成了道德行為。學生學習的目的將更明確,積極性會更高漲。這更加說明,智力發展與品德發展之間緊密的關系。

(四)各種品德要素之間的關系

構成思想品德的三個品德要素之間是相互聯系的。道德觀念是思想品德形成與發展的基礎,沒有一定的道德觀念,就不可能形成深厚而穩定的道德情感,更不能持久而堅定地表現出道德行為;道德行為是思想品德形成與發展的關鍵,任何道德觀念與情感,只有在持久地表現出道德行為時,思想品德才得到真正的形成與發展;道德情感在思想品德發展中,起著重要的調節作用,它是由道德觀念向道德行為轉化中的巨大驅動力量,在地理教學中學生思想品德發展過程充分體現了這種關系。例如,只有在學生形成保護地理環境的觀念(知道環境對人類的重要性,為了人類的發展必須保護環境,使其不受破壞,保護環境已成為人類的共同的道德準則),才能形成對環境穩定而持久愛護的情感和責任感;正是出于對環境重要性的認識,出于對環境的愛護與責任感,才能做到在任何情況下,都不去破壞環境,保持環境的衛生(不隨地吐痰、不亂扔果皮、不攀折花木 .),并自覺地制止污染、破壞環境的行為。在這種保護環境的行為中,又加深了對保護環境觀念的認識。增進了對環境的熱愛之情與責任感。由于地理教學中思想品德形成的長期性、漸進性特點,由于地理教學內容各組成部分的不同,所以在具體單元教學中學生思想品德形成的開端也不相同。例如,在培養愛國主義思想品德時,可以從培養學生對家鄉、對祖國大好山河的熱愛之情入手,之后再樹立愛國主義觀念;也可以先培養學生了解祖國自然條件、政治、經濟生活的技能,通過各種認識活動發展對祖國的熱愛的情感,再形成忠于祖國的愛國主義觀念。但是無論怎樣的開端,各品德要素的關系,仍然是一定的,道德觀念是基礎,道德行為是關鍵,道德情感是驅動力的關系。例如,通過野外觀察培養了學生對家鄉自然環境的熱愛之情,也學習了了解認識家鄉的技能,但仍然需要使學生明確故鄉對一個人成長的作用,建立要為家鄉建設貢獻力量的道德觀念。只有這樣,在野外觀察活動中,培養起來的情感與技能,才能有穩固的思想基礎。三、地理教學中促進學生思想品德發展的途徑

(一)深入分析與挖掘地理教材的教育因素

地理教材在敘述地理事實、闡述地理概念以及剖析地理規律、理論時,都要以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為指導思想,要體現一定的共產主義道德標準,這些正是學生在地理教學中發展思想品德的物質基礎,我們一般稱其為地理教材的教育因素。例如,運用歷史唯物主義的觀點,對非洲政治與經濟的介紹,就包含了對被壓迫民族深厚同情的國際主義情感。但是在很多情況下,這種教育因素是“隱蔽”于教材對地理事物科學論述“背后”的,不易被學生所發現、感受。例如,在“自然界的水循環”教材中,只論述了水循環的概念與類型,學生很難從中認識到水在地球四個圈層(水圈、大氣圈、巖石圈與生物圈)間的復雜過程,進而體驗世界上物質普遍聯系的辯證唯物主義的觀點,以促進學生形成待人接物全面看問題的正確態度(克服孤立片面看問題的錯誤態度)。因此,教師要認真分析教材,揭示教材中地理科學知識的思想品德方面的意義,實質上就是使地理科學知識轉化為道德知識,以便于學生提高思想認識,促進思想品德的發展。

(二)注意培養道德行為,促進各品德要素的平衡發展

由于地理教學內容主要是對地理事物進行科學論述的地理知識,所以在學生品德的發展中,易于產生偏重品德觀念與情感的發展,而忽視品德行為的傾向,這對于學生思想品德的發展是不利的。為此,在地理教學中應注意加強思想品德行為方式的培養,促進學生道德行為習慣的形成。例如,在學習“地球上的水”(《高中地理》第三章)后,組織學生對本地水資源進行調查,并參與節約用水的宣傳活動,在這些活動中培養學生珍惜水資源的道德行為。由于地理活動很多是直接涉及到人與環境、人際間關系的,所以活動的本身就包含了道德意義。例如,學習鄉土地理、中國地理的動機,既可是為了學習區域自然地理與人文地理知識,也可以是出于對家鄉與祖國的熱愛,要了解家鄉與祖國地理面貌的道德行為。后者無疑是更高層次的行為動機,會使學生產生更大的學習動力。因此,教師恰如其分地(而不是牽強附會的)明確地理活動(包括很多地理技能訓練)的道德意義,是培養學生道德行為方式的重要途徑,這也正是智育與德育的有機結合,是寓教育于教學之中的正確途徑。

(三)發揮教師主導作用是促進學生思想品德發展的保證

教師在地理教學中的主導作用,不僅是促進學生主動學習的根本途徑,而且也是學生思想品德發展的重要保證。因為在學生思想品德的發展中,教師不僅可以通過深入分析教材揭示教育因素,創立學生自我體驗的情境與條件,以利于學生思想品德的發展,而且還在學生品德形成過程中起著重要的榜樣作用。在地理教學中教師的思想品德(主要反映在教學活動中表現出的思想、觀點、情感與行為等方面)對學生有巨大的熏陶感染作用。例如,某教師在教學“尼日利亞”國家地理講到尼日利亞農業生產的曲折發展道路及決心振興農業,爭取糧食自給自足的計劃時,很自然的聯系到我國農業的發展與我國當前的農業政策,指出糧食生產的重要性,要學生養成珍惜節約糧食的道德品質。這一簡要的聯系,不僅使學生對教材內容感到更加親切,認識到農業生產在發展中國家經濟中的重要地位,而且會更堅信我國農業政策的正確,為我國農業生產的發展感到驕傲。同時,還體會到教師時刻關心祖國經濟建設的深厚情感,看到了學習世界地理時,借鑒國外經驗與教訓的具體作法,從這一事例中可以看到,教師的一言一行,都包含著豐富的感染力,在教學中,教師就是通過這種點點滴滴的情感和思想的滲透,起到巨大的榜樣作用,達到發展學生思想品德的目的。

(四)加速建立地理思想品德教育體系,促進學生思想品德發展過程的科學化、系統化

地理教學內容的廣泛而豐富,有利于學生在地理教學中思想品德的廣泛發展,但內容過于分散而龐雜,也給教學中的思想教育工作帶來了困難。致使地理教學中,產生思想品德教育的總目的雖然明確,但章節中的具體目標卻很模糊的現象。由于這種原因,在地理教學中經常出現知識、技能教學目標,能力培養目標都很明確,而且基本穩定,但思想品德發展目標卻很模糊,而且多是隨機的現象。這種現象嚴重地影響著地理教學的思想品德教育作用的發揮。為了克服這一現象,必須根據中學地理教學目的與內容,建立中學地理思想品德教育體系,使學生在地理教學中

[說明]

1.體系為四層次結構:總目的—類型目的(愛國主義教育目的、國際主義教育目的及辯證唯物主義教育目的)—要素目的(思想道德觀念目的、思想道德情感目的、思想道德行為目的)—具體目標(章節思想品德教育目標);

2.體系自上向下表現為從屬關系,即總目的下包括類型目的,類型目的包括要素目的,要素目的包括章節目標;

3.體系自下向上反映了目的的制定順序,即由章節目標確定要素目的,由要素目的確定類型目的,由類型目的確定總目的(總目的還要受社會需求的制約)。思想品德的發展系統化、科學化。

由于地理教學內容的廣泛而又綜合,由于學生思想品德發展的漸進性,使得地理教學中思想品德教育體系呈現多類型、多層次的復雜結構。因此,建立思想品德教育體系是很困難的,至今尚未有十分完善的方案與模型。為了促進完善的理想的地理品德教育體系早日建立,現介紹一種中學地理思想品德教育體系方案。

 

思考與練習

1.自選現行教科書的一章(或節)教材,對教材的知識內容進行分類,分析學生掌握該教材知識內容的心理過程。

2.分析學生學習上述教材時,必須運用的主要地理技能及其所屬類型。研究為形成這些地理技能應如何進行訓練?在教學中應怎樣安排為妥?

3.在研究發展學生地理能力時,為什么既要認識地理能力的組成,又要認識地理能力的結構?結合自己教學實踐的體會,你認為中學各年級地理教學中應重點發展哪些地理能力?

4.確定一章(節)教材的思想品德教育目標,并說明為實現該目標應進行教學活動的心理學基礎。

技能訓練

1、 熟練掌握地理知識類型的劃分方法

2、 教學模式的設計技術

3、 教學模式的微格訓練

課外作業選題

課外分微格小組練習地理知識教學的技能。

作者:不詳 來源:網絡
分享到:
  • 文武教師招聘網(www.guoyanxin667788.com) © 2012 版權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 站長聯系QQ:799752985 浙ICP備11036874號-1
  • Powered by 文武教師招聘網
  • 特级婬片国产在线观看,欧美精品久久久一区二区免费看,亚洲一区二区三区一品精,最新国产福利小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成高清日本亚洲成高清 | 亚洲国产精品午夜不卡网站 | 亚洲精品视频久久久久久 | 一本久久精品久久 | 亚洲激情一区二区三区 | 色七七在线综合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