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武教師招聘網
首頁 浙江教師 福建教師 江蘇教師 廣東教師 江西教師 安徽教師 北京教師 上海教師 天津教師 湖南教師 湖北教師 河南教師
河北教師 海南教師 重慶教師 貴州教師 遼寧教師 吉林教師 山西教師 廣西教師 云南教師 陜西教師 甘肅教師 青海教師 四川教師
山東教師 內蒙古教師 黑龍江教師 寧夏教師 新疆教師 西藏教師 教師面試 說課稿 考試大綱 教師招聘試題 特崗教師 教師資格考試 教師資格大綱
杭州教師  廣州教師  長沙教師  南京教師  福州教師  南昌教師  教師考試大綱  教師資格大綱  政治資料  地理資料
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教師招聘試題 >> 語文教師招聘試題 >> 內容

語文教師招聘考試詩歌閱讀鑒賞專題(4)

時間:2011-11-9 15:37:50 點擊:

  核心提示:語文教師招聘考試詩歌閱讀鑒賞專題...
57、閱讀下邊一首唐詩,然后回答問題。(6分)
                      
                
     
千巖萬壑不辭勞,遠看方知出處高。溪澗豈能留得住,終歸大海作波濤。
      
簡要分析詩中塑造的瀑布這一藝術形象。
  
答:涓涓細流不辭辛勞,匯集成一落千丈、雄偉壯觀的瀑布,而后又謝絕溪澗的挽留,繼續向前,流向大海,決心化作洶涌澎湃的波濤。
瀑布乃是胸懷大志、不懼艱難、不達目的誓不罷休的志士的化身。
58
、閱讀下面一首詩,回答問題
      
飲酒              陶淵明
  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仔細閱讀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回答下列問題:
  
1 前二句詩刻畫了詩人自己的形象,請你說一說這是一個怎樣的形象。采菊這一動作中包含著詩人怎樣的志趣?
2 悠然見南山字改這”“等字,表達效果是不是一樣?這什么作者要這樣寫?
3)聯系以前學過的知識,說說后二句景物描寫的含義。這種描寫與前二句的人物描寫有什么聯系?
  
答:(1)寫一個悠閑自得的詩人形象。采菊的動作不是一般人的動作,它包含著詩人超俗塵世,熱愛自然的情趣。
2是無意中看見,如熟友想見,把人和物融為一體。好像是有意地遠看,使人和物拉開一段距離。效果不一樣。
3)表面上是寫太陽下山了,倦鳥也知道還家,實質上是勸告人們不要奔波于齷齪的官場之中,要返回到這美好寧靜的大自然的懷抱。
59
、讀下面的詩,完成后面的題目。
                 
歸田園居(之三)       陶淵明
      
種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興理荒穢,帶月荷鋤歸。
      
道狹草木長,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無違。
   
1 這首詩寫了什么內容?表達了詩人什么樣的思想感情?
   
答:這首詩描寫詩人歸隱后的日常勞動生活;表達了詩人對歸隱耕種生活的熱愛。
   
2 “帶月荷鋤歸一句常為后世詩評家稱道。請說出這一句的妙處。
   
答:帶月荷鋤歸這一句將勞動生活的感受和山村靜謐的夜景融合在白描般的圖畫中,含蓄地表達了詩人對田園生活的滿足。
60
、閱讀下面的宋詞,完成后面的問題。
              
       如夢令          嚴蕊
    
道是梨花不是;道是杏花不是。白白與紅紅,別是東風情味。曾記,曾記,人在武陵微醉。
1)這首宋詞用了一個著名的典故,由此可知這首宋詞抒寫的是什么事物?
2)請就這首宋詞表達的感情和運用的寫法談談你的看法。  
    
答:(1人在武陵微醉一句用了武陵人的典故,出自晉代文學家陶淵明的《桃花源記》,由此可知這首宋詞抒寫的是桃花。
2)這首宋詞表達了心地高潔、凌越世俗的感情。    
    
這首詞以物況人,白白與紅紅,一樹花分紅、白兩色,高標逸韻,獨特別致,作者正是以這別是東風情味的紅白桃花自況。這首詞還用了映襯對比寫法,以梨花之白,杏花之紅既映襯又對比,贊美了紅白桃花獨標一格,超拔于春天群芳之上。
61
、閱讀下面的詩歌,完成后面的問題。
             
     暮過山村      賈島
        
數里聞寒水,山家少四鄰。怪禽啼曠野,落日恐行人。
       
初月未終歲,邊烽不過秦。蕭條桑柘處,煙火漸相親。
1)詩的首聯重在表現什么?請簡要說明。
2邊烽不過秦什么意思?表現了作者什么思想?                        
(3)
尾聯兩句表現了作者什么樣的心境?                          
  
答:(1)重在描繪山村的寧靜。前句從聽覺上用數里外就聽到水聲以響襯靜句從視覺上直寫人煙稀少的靜。
2)表明山村沒有遭受戰火,表達出對和平寧靜生活的熱愛。
3)寫出了由懼轉喜的心境變化,字更表現出內心親近溫暖的感受。此聯與首聯、頸聯相配合,描繪出一幅和平安寧的山村圖景。
62
、閱讀下面一首詩,完成后面的題目。
                  
             賈島
      
閑居少鄰并,草徑入荒園。鳥宿池邊樹,僧敲月下門。
      
過橋分野色,移石動云根。暫去還來此,幽期不負言。
   
注:李凝是一個隱士。
   
1僧敲月下門句與名句鳥鳴山更幽有異曲同工之妙,它們在表現手法上有什么共同特點?
   
答:它們在表現手法上的共同特點是以動襯靜。
   
2)這首詩表現了詩人怎樣的生活情趣?
   
答:這首詩表現了詩人向往悠閑舒適的隱居生活的生活情趣。
63
、閱讀下面一首詞,回答以下問題: (6分)
              
    望江南      李煜
      
多少恨,昨夜夢魂中。還似舊時游上苑,車如流水馬如龍。花月正春風。
這是南唐李后主亡國入宋后寫的詞。有人說這是一首極盡繁華之作;有人說這是一段凄涼無限之吟唱。
(
)你讀出了什么?
(
)請從藝術手法運用的角度談談你對這首詞的看法。(6分)
答:答案應包括三個方面:
(
)讀出了什么?2分(表達夢醒后其處境無限凄涼,2分;表達對往昔繁華的眷戀、懷念、思念,1分;極盡故國的繁華熱鬧,0分)
(
)運用了什么藝術手法。2分(反襯或以虛寫實)
(
)藝術手法的表達效果。2分。
64
、閱讀下面一首宋詩,然后回答問題。
                          
            王禹稱
    
馬穿山徑菊初黃,信馬悠悠野興長。萬壑有聲含晚籟,數峰無語立斜陽。
    
棠梨葉落胭脂色,蕎麥花開白雪香。何事吟余忽惆悵?村橋原樹似吾鄉。
:這首詩是王禹稱于太宗淳化二年(991)從開封貶官到商州任團練副使時寫的。
   
本詩描寫一次出行途中所見所感。詩人一路上原本心情悠閑,野興很濃,后來為什么忽然惆悵起來?在此詩人表達了怎樣的思想感情?
  
答:看到村橋原樹,村中小橋,原野中的樹,想到自己的不利處境,有一種失落、惆悵之感。表達了思鄉,有家不得歸的感情。
65
、閱讀下面一首詩,然后回答問題。(6分)
                   
西樓          曾鞏
    
海浪如云去卻回,北風吹起數聲雷。朱樓四面鉤疏箔,臥看千山急雨來。
[
]鉤疏箔:把簾子掛起。
這首詩描寫了什么景象?詩的前兩句從什么角度來渲染這種景象?
這首詩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情感?請簡析之。
  
答:(1)這首詩描寫了海濱暴風雨來臨的壯美景象。詩的第一、二句分別從視覺與聽覺兩個方面寫浪卷、云涌、風吹、雷鳴、渲染了山雨欲來風滿樓的雄偉氣勢。(3分)
[
前問1分,后問2分。意思對即可]
2)這首詩表達了詩人開闊的胸襟和內心豪情。暴風雨將臨,按常理本當關門閉戶躲避,但詩人卻反而高掛起簾子,敞開窗戶,為的是能飽覽千山急雨來的壯觀。(3分)[前問1分,后析2分。意思對即可]
66
、閱讀下面一首詩,然后回答問題。
                     
夜書所見           葉紹翁
      
蕭蕭梧葉送寒聲,江上秋風動客情。知有兒童挑促織,夜深籬落一燈明。
 作者在詩中抒發了多種感情,請選取一種加以分析。
 這首詩運用了多種表現手法,請選取一種,作具體分析。
  
答:(1)答案可以多種,答案示例:
  抒發了思鄉之情。蕭蕭寒聲,襯托出詩人客居他鄉心境之凄涼。兒童夜捉促織,詩人觸景生情,產生了戀鄉思緒。
  抒發了客居他鄉孤寂之心緒。蕭蕭寒聲,襯托出詩人客居他鄉心境之凄涼。兒童夜捉促織,樂景反襯悲情,更顯得客居他鄉的孤寂。
  流露出留戀童年生活之情。兒童夜捉促織,勾起童年回憶,蕭蕭寒聲,梧葉搖落的秋景,更襯出客居他鄉時對童年無憂無慮生活的留戀。
2)答案可以多種,答案示例:
  以景寫情。蕭蕭寒聲,兒童夜捉促織,相互映襯,以此表現詩人客居他鄉的孤寂之情或思鄉之情。
 動靜結合。蕭蕭梧葉聲、風聲,襯出秋夜的寂靜。
 悲歡對比。兒童夜捉促織,樂景反襯悲情。
 通感運用。蕭蕭的聲音,引起秋寒之感,用聽覺引起觸覺。
 巧用典故。詩人暗用張翰典故(秋風:晉人張翰,在洛陽做官,見秋風起,因思故鄉,辭官回鄉),不露痕跡。
  
評分標準:第(1)(2)兩題各5分,內容3分,語言2分。其中第(1)題答出某種感情,第(2)題答出某種表現手法,各給1分,有分析各給2分。本題只要答出答案示例中的一種即可,如另有其它答案,言之成理亦可。
  67
、閱讀下面這首詩歌,然后回答問題。(6分)
             
淮上即事寄廣陵親故        []韋應物
      
前舟已眇眇,欲渡誰相待?秋山起暮鐘,楚雨連滄海。
      
風波離思滿,宿昔容鬢改。獨鳥下東南,廣陵何處在?
一切景語皆情語。請從三個角度入手,簡要評析這首詩所表達的感情。
   
答:評分標準:由的角度評析出孤寂、凄愴等情感給3分;由的角度評析出思鄉之情給3分。評析示例:秋日遠山傳來寺廟悠長的暮鐘,茫茫楚天掛上了霏霏雨幕,蒼涼黯淡的傍晚景色烘托出詩人思家念遠的孤寂、凄愴這情;最后,詩人運用反襯手法,寫一只失群的伶仃小鳥飛往家鄉廣陵方向,歸巢了。鳥飛東南,離巢愈近;而詩人前往西北,去親愈遠。這更引起了他滿腹思鄉的離思哀愁。
68
、閱讀下面一首詩,回答后面兩個問題。
             
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       
  
楊花落盡子規啼,聞道龍標過五溪。我寄愁心與明月,隨風直到夜郎西。
   
1)第一句選取了楊花與子規兩個意象,有什么作用?
   
2)第二聯用了什么表現手法,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
  
3)作者為什么要把愁心寄與明月”?
答:(1)楊花與子規兩個意象的作用是:點明時令,點明主旨,營造基調氣氛。楊花象征離別與漂泊,子規啼聲悲哀。   2)第二聯把明月人格化,表達了詩人對朋友的思念與同情。(3)因為月照中天,千里可共,作者寄情于月,朋友見月如見作者。
69
、閱讀下面一首唐詩,然后回答問題。(6分)
                  
與夏十二登岳陽樓     李白
     
樓觀岳陽盡,川迥洞庭開。雁引愁心去,山銜好月來。
     
云間連下榻,天上接行杯。醉后涼風起,吹人舞袖回。
【注】乾元二年,李白流放夜郎,第二年春天行至巫山時遇赦,回到江陵。在南游岳陽時,寫下了這首詩。
    
古人評詩時常用詩眼的說法,所謂詩眼往往是指一句詩中最精煉傳神的一個字。你認為這首詩第二聯兩句中,詩眼分別是哪一個字?為什么?請結合全詩簡要賞析。
答:詩眼分別是。(2分)高飛的大雁帶走了心中的憂愁與苦悶,月出山中,就像是山(或遠山”“君山)為人們銜來了美好與團圓。(或:” 字形象地寫出了大雁懂得人情,把愁心帶走的情境;字形象地寫出了山(或君山)懂得人的心意,把好月送來,與詩人共享歡樂的情境)(2分) “兩字形象地寫出了詩人遇赦后喜悅(或歡樂)的心情。(2分)
70
、閱讀下面這首唐詩,然后回答問題。
                    
月下獨酌             李白
   
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飲,影徒隨我身。暫伴月將影,行樂須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凌亂。醒時同交歡,醉后各分散。永結無情游,相期邈云漢。
1)詩人筆下,月亮不僅是美好事物的象征,也成了詩人思想感情的寄托。的形象有什么特點?
2)詩人與明月之間親密歡洽的舉動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答:詩人借助豐富想象,賦予月亮濃厚的感情色彩,把它描繪得善解人意、可喜可親,仿佛成了詩人可以傾訴心聲的知音。
詩人與明月之間的親密歡洽,更加反襯出詩人在人世間的孤獨寂寞情懷,從側面表現了詩人對現實社會的憤懣和厭惡,也表現了詩人遺世獨立的高潔人格。
71
、閱讀下面一首唐詩,然后回答問題。(6分)
子夜吳歌       李白
長安一片月,萬戶搗衣聲。秋風吹不盡,總是玉關情。何日平胡虜,良人罷遠征。
1)請簡析長安一片月一句在全詩中的表達作用。(2分)
2)這是李白的一首古詩。清朝人田同之覺得末兩句多余,如果刪掉而成一首絕句,更覺渾含無盡。你是否同意田同之的說法?為什么?(4分)
答:(1)全詩以長安月寫景起興,鋪墊烘托思婦眷念玉關征人的深情。(2分)
2)同意,玉關情即思念良人,渴望良人平定胡虜早日回家團聚,已涵括后兩句的詩意,去掉更加精煉含蓄。
不同意,有了這一句,使思想內容深化,更具社會意義,表現出古代勞動人民冀求過和平生活的善良愿望。(或:就使親人之情上升到國家之愛,境界提升了一層。)(4分)
72
、閱讀下面一首唐詩,然后回答問題。(6分)
登金陵鳳凰臺   李白

73、閱讀下面的唐詩,回答后面的問題 
                      
夜泊牛渚懷古         李白
        
牛渚西江液,青天無片云。登舟望秋月,空憶謝將軍。
        
余亦能高詠,斯人不可聞。明朝掛帆去,楓葉落紛紛。
   
[注]謝將軍:東晉謝尚,官鎮西將煙。鎮守牛渚時曾于秋夜泛舟賞月,遇袁宏誦詩聽后大為贊賞,邀袁過船長談達旦,從此袁宏名聲大著。
   
以前兩聯為例,談談字是怎樣把寫景和抒情聯系在一起的?這首詩表達了作者怎樣的復雜情感?
   
答:第一聯寫詩人夜宿牛渚,江夜寂寥,天水一空,這種秋江空寂之景很自然地使李白想到謝尚對袁宏的提攜。第二聯正面寫懷古,一個字使作者知音難覓、懷才不遇之情和上聯的空寂之景交融在一起。這首詩既表達了作者懷才不遇、大志難酬的孤獨和寂寞,也表達了自信、曠達、灑脫、豪放之情。
74
、閱讀下面這首詞,回答問題。(6)
                      
謁金門     馮延巳
    
風乍起,吹皺一池春水。閑引鴛鴦香徑里,手挼紅杏蕊。      斗鴨闌干獨倚,碧玉搔頭斜墜。終日望君君不至。舉頭聞鵲喜。
    
詞的上片寫女子的寂寞,用了兩個動詞;下片寫她對遠方情人的等待,重在寫她的裝扮,用了碧玉搔頭斜墜一句,試簡析一下這樣寫的好處。
答:不直接描寫人物的感情,而是通過對動作的描寫表達她的百無聊賴,通過對裝束的描寫表達她的懶散和心緒不寧,使得這首詞含蓄而不直白,富有人情味,令人產生無限的遐想。(大意對即可)
75
、閱讀下面一首唐詩,然后回答問題。
                
題破山寺后禪院       常建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竹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
   
山光悅鳥性,潭影空人心。萬籟此俱寂,但余鐘磬聲。
注:高林:佛家稱僧徒聚集之處,此指禪院。人心:指塵心,俗念。萬籟:指一切響聲。
這首詩著眼于表現禪寺后院       的環境,主要運用了     的手法。
   
答:這首詩著眼于表現禪寺后院幽靜、寂靜的環境;主要運用了以動寫靜       的手法。
   
末聯表面上是進一步寫禪院的幽靜,實際上抒發了詩人什么樣的思想感情?
   
答:末聯表面上是進一步寫禪院的幽靜,實際上是以聲靜來襯寫自己的心靜,抒發自己萬念俱寂的出世的思想感情。
  
古人評詩常用詩眼的說法,所謂詩眼往往是指一句詩中最精煉傳神的一個字。你認為這首詩第三聯兩句中的詩眼分別是那一個字?為什么?請結合全詩簡要賞析。
答:詩眼分別是”“是說秀美的山中景色使鳥的性情歡悅。是說潭水清澈,臨潭顧影,使人心中的俗念(或雜念)消除凈盡。”“兩字表現了環境的幽靜,寫出了人的心情與山光水色相應。(不脫離文本,言之成理即可)
76
、閱讀下面一首詞,回答后面的問題。(6分)
                
點絳唇· 屏卻相思            王國維
   
屏卻相思,近來知道都無益。不成拋擲,夢里終相覓。醒后樓臺,與夢俱明滅。西窗白,紛紛涼月,一院丁香雪。
[
]這首《點絳唇》收入《人間詞乙稿》。時王之前妻莫夫人新喪,此詞為悼亡之作。    
1)解釋屏卻一詞,并說說前兩句的意思。(3分)
2)請分析西窗白,紛紛涼月,一院丁香雪三句的意境。(3分)
答:(1屏卻意謂放棄、排遣。前兩句的意思是說:忘了她吧,忘了她,念如今生死茫茫,懷想又有何益,.徒令人心力交瘁!(意思對即可。釋詞1分,析前兩句意思2分,共3分)
2)詞人舉目西窗,惟覺月光如水,丁香似雪,一片凄涼意。涼月紛紛形容,丁香喻之,無理而妙絕。丁香花本開在春夏之交,何以與寒冬之 “白雪關涉?這是為強調顏色的相似性而出現的時令錯位。然而,通過這種似乎無理的描寫,卻更深刻地表現了詞人因思念亡妻而難以為懷的悲愴冷寂心境,堪稱絕妙。(意思對即可。3分)

作者:不詳 來源:網絡
分享到:
  • 文武教師招聘網(www.guoyanxin667788.com) © 2012 版權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 站長聯系QQ:799752985 浙ICP備11036874號-1
  • Powered by 文武教師招聘網
  • 特级婬片国产在线观看,欧美精品久久久一区二区免费看,亚洲一区二区三区一品精,最新国产福利小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欧洲日韩一区二区日本 | 中文字幕欧美自拍 | 日本aⅴ一本97视频 性做久久久久久 | 日本三级香港三级三级人!妇久 | 在线观看亚洲精品国产福利片 | 日韩高清亚洲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