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的班級》說課
《我們的班級》一課是《品德與社會》(上教版)一年級第一學期學習準備期教學中的第二課。通過此課的教學活動,使剛成為小學生的孩子們能清楚地知道自己班級的名稱、人數和環境;通過師生、生生間的相互介紹,認識自己的班主任和同班同學;同時能知道教室的設施,初步形成能為班級出一份力的概念。而今天所進行的第一課時的教學活動主要是為了解決--“熟悉班級的師生與物品,喜愛自己的班級”這個教學重點。
一年級的小朋友成為小學生的時間不長,他們在生理和心理上其實還沒有調整到小學生的的層面,很需要一個過渡期來適應小學生活。因此我主要從以下三方面來設計本課的教學活動:
一、培養學習興趣
“興趣是學習的前提條件”,尤其是低年齡段的孩子,他們總是愿意為自己感興趣的事物花時間,并樂此不疲。那么什么是低年齡段孩子們感興趣的呢?--那就是活動游戲。
1、活動設計
此課的活動設計,圍繞著孩子們好動的特性,引導他們對教學內容的關注。在今天的課上,孩子們活動面最廣的就是:現場排排隊以及找朋友的音樂游戲,在這兩個活動中,孩子們離開座位,打破傳統的授課方式,課堂上讓每一位孩子都能動起來,活動過程中孩子心情愉悅,為師者也能積極地引導孩子們在肢體的活動中,感知班主任老師的與小朋友們在一起的快樂、小朋友之間其樂融融的家庭氣氛。
2、媒體設計
孩子們總能對動畫產生莫大的興趣關注,而當今的科技發展也為我們的課堂帶進了一些新穎、有趣、好玩的媒體技術。今天的這堂課,我就采用了一些新的媒體技術,如音樂找朋友的媒體就是以動態的方式呈現,既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又活躍了課堂氣氛,從而起到預期的教學效果。
二、加強習慣養成
小學階段的行為習慣與幼兒園階段的行為習慣是不同的,一年級的新生在學習準備期需要適應這個差異。今天的這堂課作為學習準備期的課程,我主要從訓練前、訓練中、課后延伸三個環節進行設計,以加強行為習慣的養成。
1、訓練前
訓練前階段--學生能通過聽鈴聲知曉上、下課,并據此做好準備;課前、課后的師生問候;課中的學生發言能做到響亮、清楚、完整,而其余的學生也能靜心地、專注地聆聽等等一系列的課堂規范的養成。
2、訓練中
訓練中更多的需要老師用激勵的機制來鼓勵、可定學生的表現,正面積極的教學,總能起到事倍功半的效果。
3、課后延伸
課后延伸,通過一定時間的訓練,預計學習準備期兩周之后,學生能形成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會開展小組討論,并且會進行小組發言,從而培養學生團隊精神。
三、關注情感交流
我們的一年級新生剛入學不久,對新的學習環境充滿著好奇,他們很想認識周圍的同學、老師。《我們的班級》一課正好給了他們一次絕好的機會,今天我們的這堂課以馬蹄型圍坐的方式,拉近學生與學生之間、學生與老師之間的距離,課中的活動,老師與學生共同參與,在形式上給了學生一次情感的交流;同時在課的內容上也力圖關注情感交流,老師介紹自己的姓名,拉近了與學生之間的距離,使學生感到親切感;今天的課上有個講故事的環節,這個故事的素材來源與學生的生活,考慮到學生的年齡特點,故事比較短小、以對話為主,如果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媒體以人物實景拍攝播放,這個環節就能更聲情并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