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價值規律調節生產資料和勞動力在各生產部門的分配。
對于這個作用,教師可以結合書中的實例來進行說明,或者讓學生自己來分析例子然后教師進行概括、歸納。
這一點教師在分析的時候,可以結合價值規律的表現形式來分析:
由于價值決定價格并且受供求關系的影響使價格圍繞價值上下波動,當某一產品在市場上供不應求,價格就會上漲而當高于價值的時候,生產者生產這一商品就有利可圖。商品的生產者為了追求利潤,紛紛轉向生產這一產品,這樣生產資料和勞動力就會向這一部門集中。這樣這一商品就會被大量生產出來,導致市場上這一商品供過于求,商品的價格就會下降而低于價值,商品生產者就會無利可圖,商品生產者又會將生產資料和勞動力轉向生產其他有利潤的商品。這樣生產資料和勞動力就從這一部門自覺地向另一部門轉移。
(2)、價值規律刺激商品生產者改進生產技術,改善經營管理,提高勞動生產率。
關于這一作用,教師可以通過設問的形式讓學生思考:勞動生產者生產的目的是什么?學生很明白是為了獲取利潤。教師可以繼續引導學生弄清楚商品生產者如何在等價交換的原則下獲取更高的利潤。主要講清楚:
在市場交易中要求等價交換,而在等價交換的原則下似乎不可能獲取比其他企業更高的利潤。關鍵要弄明白這里的“等價”指的是價值規律內容中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決定的價值量。而商品生產者可以減少自己的個別勞動時間,使自己的個別勞動時間低于社會必要勞動時間,在單位時間內生產出更多的商品。而商品仍然按照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決定的價值量進行銷售,這樣商品生產者才能獲取更多的利潤。而要減少個別勞動時間就要提高勞動生產率,那么如何提高勞動生產率呢?就是要商品生產者改進生產技術、改善經營管理。
(3)、價值規律促使商品生產者在競爭中優勝劣汰
講清楚了第二個作用第三個作用就不難理解。由于商品生產者的技術、生產條件等各不相同,勞動生產率也不一樣。這樣商品生產者生產某一商品的個別勞動時間也不一樣,當商品生產者的個別勞動時間低于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時,商品生產者就能獲取更多的利潤,在市場競爭中處于有利的地位;而一旦商品生產者的個別勞動時間高于社會必要勞動時間,商品生產者就會賠本,在生產中處于不利的地位,必然會被激烈的市場競爭所淘汰。
教法建議:
1、價值規律的內容:教師可以通過提問的形式步步引導讓學生歸納出價值規律的內容。
2、價值規律的表現形式:教師可以讓學生圍繞某一種商品的價格在不同時期的變化進行調查,說明價格并不完全與價格相一致,而是圍繞價值上下波動,這是價值規律的表現形式。
3、價格與供求的關系:教師結合上面的調查,接著讓學生調查不同時期商品的供應和需求情況,讓學生分析價格與供求的關系。
4、價格不會永遠偏離價值:這一問題教師可以依據上面的兩個調查結果進行分析,并讓學生進行思考價格的這種變化對消費者、生產者、市場有什么樣的影響?這種影響為什么沒有影響人們的正常生活,從而讓學生明白價格不會偏離價值太遠的原因。]
5、價值規律的作用:教師可以讓學生設計調查問卷,對當前社會上的一些熱門和冷門行業進行調查,看一看這些部門中的人員和資金的流向,以及一些企業獲得成功的經驗和倒閉的企業的經驗教訓。課堂上組織學生進行討論,得出結論。
價值規律的基本內容及表現形式
上課之前,讓文藝委員指揮大家唱一首歌,帶動課堂氣氛。
剛才我們一定能夠體會得到指揮著大家旋律,節奏,力度和速度等千變萬化的指揮棒的威力。在商品市場上,在紛繁復雜的商品生產和商品交換中,也有一支威力無比的指揮棒,這是一支無形的指揮棒,支配著商品經濟的變化和發展,這一無形的指揮棒就是―――――價值規律。
一、價值規律的基本內容。
1, 價值規律是商品經濟的基本規律。
在我們的社會生活中存在著各種各樣的規律,這些規律有些存在于人類社會發展的始終,有些只存在于某幾個社會形態中,而價值規律既不是人類社會共有的規律,也不是某一社會特有的規律。而是商品經濟的基本規律。只要存在商品生產和商品交換,價值規律就要發生作用。
我國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也屬于商品經濟,因此我們現在的市場經濟也要遵循這一規律。如果違背這一規律,就會受到價值規律的懲罰。無論是國家的經濟發展還是企業的生產都應該遵循價值規律的要求,否則必然要受到懲罰。
那么,我們應該遵循什么樣的價值規律呢?價值規律到底是什么樣的規律呢?請大家結合書上所講的內容并看視頻后回答(播放視頻《價值規律的內容》)
2, 價值規律的基本內容。
商品的價值量是由生產這種商品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決定的,商品交換要以價值量為基礎,實行等價交換
這條規律要求:
(1) 商品生產要符合“商品的價值量是由生產這種商品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決定的”
(2) 商品交換要符合“商品交換要以價值量為基礎,實行等價交換”。等價交換原則是價值規律的交換原則。為什么要實行等價交換原則呢?
這是因為商品生產者相互交換的實質是他們的勞動,如果有一個人吃虧,另一個人總占便宜,這種交換不會持久。商品生產者總想提高價格,而消費者又想降低價格,所以在長期的市場交換中,必然形成等價交換的趨勢。
二、 價值規律的表現形式
價值規律要求商品交換要符合等價交換原則,即商品的價值要和生產者所付出的勞動量相等。
在貨幣出現后,商品的價值就表現為價格。價格與價值應相符。但是在現實生活中,我們經常看到的是價格與價值的不相符。有時價格高于價值,有時價格低于價值。這種價格圍繞價值上下波動就是:
1、 值規律的表現形式

從這個示意圖我們可以看出,價格總是在圍繞著價值上下波動。而我們在前面已經學到價格和價值應該是相符的。那么,在我們日常的經濟生活中的價格和價值不一致的現象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呢? 這主要是由供求關系引起的。
2、 價格與供求的關系
供求關系的不平衡導致價格圍繞價值上下波動,反過來價值的上下波動也影響供求關系。他們是怎么樣影響的呢?請大家觀看視頻的解釋(播放視頻《價格與供求的關系》)。
從視頻的解釋中我們看到,價格與供求的關系非常密切。我們可以用下面的圖例來表達:

從以上我們可以這樣來分析:
(1)供求關系影響價格

在日常的商品交換過程中,價格和價值相背離是經常發生的事情,下面我們可以來做一個小游戲來模仿一下,大家可以從中體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