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武教師招聘網
首頁 浙江教師 福建教師 江蘇教師 廣東教師 江西教師 安徽教師 北京教師 上海教師 天津教師 湖南教師 湖北教師 河南教師
河北教師 海南教師 重慶教師 貴州教師 遼寧教師 吉林教師 山西教師 廣西教師 云南教師 陜西教師 甘肅教師 青海教師 四川教師
山東教師 內蒙古教師 黑龍江教師 寧夏教師 新疆教師 西藏教師 教師面試 說課稿 考試大綱 教師招聘試題 特崗教師 教師資格考試 教師資格大綱
杭州教師  廣州教師  長沙教師  南京教師  福州教師  南昌教師  教師考試大綱  教師資格大綱  政治資料  地理資料
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說課稿 >> 高中生物說課稿 >> 內容

高中生物說課稿:生物必修2《基因在染色體》說課稿模板

時間:2012-11-12 15:33:10 點擊:

一.說教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節是必修2《遺傳與進化》的第二章第二節,表面上看本節要說明的是“基因在哪里?”的問題,其根本是要解釋孟德爾遺傳規律的實質。減數分裂與孟德爾遺傳規律緊密相連,而減數分裂又是高中生物學的重點和難點,可以說解決了本節的問題是去掉了高中生物學學習道路上的一只“攔路虎”。

2.教材的處理和課時安排

本節內容量大,主要講兩個問題,一是通過薩頓假說和摩爾根的實驗證明基因在染色體上,一是對孟德爾遺傳定律的現代解釋(孟德爾遺傳定律的實質),如果一節課講完,時間肯定很緊,學生在知識和能力上也得不到鍛煉,因此我計劃安排兩課時,第一節課完成基因在染色體上的證明,并配以少量的練習,第二節課完成對孟德爾遺傳定律的實質的理解,輔以較多的練習。

3.教學目標的確定

根據新課程標準的要求及本節課的特點,結合學生對前面內容(孟德爾的兩個實驗和減數分裂)的熟練程度,本節課主要達到以下三方面的教學目標。

⑴知識目標:認同基因在染色體上(這是理解孟德爾兩大定律實質的前提)

⑵能力目標:體會科學研究中的“類比推理”的重要性。

⑶情感目標:學習科學家敢于懷疑的科學精神(當時就是因為摩爾根對孟德爾遺傳理論的不相信和對薩頓的懷疑才使他找到了科學的真理)。

4.重難點的確定

如果要記住“基因在染色體上”這個結論是非常容易的,這不是我們追求的目標,關鍵是要求學生理解體會這個結論的來歷,學會這種科學研究的思路。因此如何證明基因在染色體上是本節課的重點,也是難點。

二.說教法

新課程的理念之一就是“提倡探究性學習”,我對此的理解是,并非所有的探究活動都需要去做實驗探究,也并非普通的課就不需要探究,這個理念是希望讓我們和學生都形成一種習慣,即對我們發現的問題首先可以提出假設,然后實驗證明,最后得出結論,也即探究的一般思路。這堂課我就準備按這樣一個思路來講授,因為這節內容剛好符合這樣一個特點,首先是薩頓發現孟德爾假設的一對遺傳因子,它們的分離與減數分裂中同源染色體的分離非常相似這樣一個現象,于是就提出了假設(薩頓假說),然后是摩爾根的實驗……,當然本節課還有很多地方可以用到啟發式教學方法,比如問題探討中“請你試一試,將孟德爾分離定律中的遺傳因子換成同源染色體,把分離定律再念一遍,你覺得這個替換有問題嗎?由此你聯想到什么?”如果學生能在老師的啟發下答出基因在染色體上,甚至說“遺傳因子是不是就是染色體”,我們這堂課已經成功了一半。

三.說學法

現代教學論認為:在課堂教學中僅僅通過教師的傳授及學生個體的主動學習是不夠的,教學任務需要更多地依賴于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的交互作用以及群體協商與對話等教學情境來實現。所以本節課除了傳統的傳授法之外,還通過小組合作學習來達到教學目標,小組合作學習讓學生既有分工,又有合作。它對于培養學生的協作精神,主動探究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有重要的潛在作用。

四.說教學環節

(一)創設情境,問題導入

請你試一試,將孟德爾分離定律中的遺傳因子換成同源染色體,把分離定律再念一遍,你覺得這個替換有問題嗎?由此你聯想到什么?(這是教材上設計的問題,非常地好,好在很容易使學生將遺傳因子與染色體聯系起來,如果學生能在老師的啟發下回答出遺傳因子在染色體上,哪怕說“遺傳因子是不是就是染色體,”那我們這堂課已經成功了一半。

(二)小組合作學習(通過類比推理讓學生從感性上接受基因在染色體上)

通過上面的導入很容易過渡到薩頓的發現以及假說,但是要說明一點,假說的提出不是無根據的亂說,而是通過“類比推理”得出的結論,因為薩頓發現基因和染色體存在明顯的平行關系(這里面需要給學生介紹科學研究的常用方法之一--類比推理,并強調其重要性),然后是小組合作學習“思考與討論”:

你同意以上的分析(指基因在染色體)嗎?如果你也認為基因在染色體上,請你在圖中染色體上標注基因符號,解釋孟德爾一對相對性狀的實驗。(P28圖)

這個“思考與討論”必須讓學生來完成,當學生將基因標注在染色體上之后,會發現不管是F1還是F2代,結果與前面孟德爾所做的實驗(還沒有發現減數分裂之前)完全是一致的,到這個時候學生會有這種感覺:將孟德爾所說的遺傳因子標注在染色體上是一點都沒有問題。

(三)摩爾根的實驗

由推理得出的結論并不具有邏輯的必然性,其正確與否,還需要觀察和實驗的檢驗。

實驗圖解(略)

對于摩爾根的實驗我想特別要注意以下幾方面:

1、選材是關鍵(果蠅)

2、所研究的性狀(紅眼和白眼)也很重要,是一對相對性狀,符合孟德爾的分離定律。

3、關注特殊的現象(白眼性狀總是與性別相關聯)是實驗最終的突破口。

4、性染色體的發現推動了這個實驗的進展。

將控制白眼的基因w定位在X染色體上,Y上沒有它的等位基因,上述的實驗現象的導了合理解釋。這里有必要讓學生寫出紅眼雌蠅與白眼雄蠅的遺傳圖解:

還必須提醒學生注意,在孟德爾對豌豆的雜交實驗現象提出合理解釋之后還必須有一個驗證,即測交實驗,因此這里也需要多摩爾根的解釋進行驗證,這個過程讓學生完成,有利于對前面遺傳圖解的鞏固。

作者:不詳 來源:網絡
相關文章
  • 文武教師招聘網(www.guoyanxin667788.com) © 2012 版權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 站長聯系QQ:799752985 浙ICP備11036874號-1
  • Powered by 文武教師招聘網
  • 特级婬片国产在线观看,欧美精品久久久一区二区免费看,亚洲一区二区三区一品精,最新国产福利小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妇女性爱视频在线 | 午夜在线不卡精品国产 | 亚洲永久免费在线观看 | 五月天中文字幕色逼网 | 鲁鲁天天在线视频 | 亚洲午夜免费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