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分:100分)
第一部分 教育理論與實踐
一、填空題(2分)
1.當代西方學習理論中最具勢力和影響力的三種學習理論是行為主義學習論,認知主義學習論和_______。
2. 課程反映一定的社會政治、經濟的要求,受一定 _______和_______及_______的制約。
二、論述題(8分)
試論語文知識教學和語文能力訓練之間的關系。
第二部分 專業基礎知識
1.單項選擇題(8分)
(1)下列詞語中,加點的字讀音完全正確的一組是()。
(2)下列各組詞語中,沒有錯別字的一組是()。
A.以逸待勞分庭抗理信口雌黃哄堂大笑
B.漫不經心和顏悅色見微知著推心至腹
C.突如其來接踵而至精妙絕倫渾然一體
D.張燈結彩休戚與共不知所終估名釣譽
(3)語言的形式,——能是美的,是因為它有整齊的美,抑揚的美,回環的美。這些美
都是音樂所具備的,——語言的形式也可以說是語言的音樂美。在音樂理論中,有所謂
“音樂的語言”;在語言形式美的理論中,——應該有所謂“語言的音樂”。
填入橫線部分最恰當的一項是()。
A.之所以所以也B.為什么因而就
C.之所以所以就D.為什么因而也
(4)下列有錯的一項是()。
A.“聽說讀寫光榮而艱巨輕松愉快”全是并列短語
B.“他們能否按時完成這項工作,是整個計劃成功的關鍵”一句沒有語病
C.“心靈天地成都病人”都是名詞
D.“他雖然成績不怎么好,但是卻有著一顆熱忱助人的心”這是轉折復句
(5)下列各句中,加點的成語使用不恰當的一句是()。
A.道德是一切制度運行的社會土壤,道德與法律在一個國家的文明框架中,唇齒相依,缺一不可
B.雖然計算機應用的范圍越來越廣,但擁有了它并不意味著一切工作都會那么輕而易舉,一揮而就
C.傳統節日時一宗重大而特殊的民族文化遺產,其文化內涵和相關習俗不應該與現代社會格格不入
D.將往昔林林總總的記憶吐露在紙上,我意識到完成了我生活中最重要的行動,我注定為記憶而生
(6)下列各句中,沒有語病的一句是()。
A.2008北京奧運會開幕式,以“和”字為核心創意,既融入了中國傳統文化的精髓,又彰顯了奧運新理念,獲得了觀眾的好評如潮
B.大學畢業生不應該只關注一己之屈伸,一家之饑飽,真正需要關注的是作為接受過高等教育的個體對于群體、社會、他人的責任和義務
C.小品《不差錢》對“不差錢”的反復宣稱,既表達了對某些宰人商家的抗議,也反映了正在奔小康的農民提高自己社會地位的自覺自為
D.在這部對話式作品中,作者闡明了對尊重生命、敬畏自然、堅持信仰、愛憎分明等被現代性所遮蔽的人類理想精神的張揚
(7)按順序排列下面的語句.組成語意連貫的一段話,排序正確的一項是()。
①人類世界所創造出來的奇異圖案浮露在鼎身上,各種圖騰以一定的秩序排列著,構成一個無言的小宇宙。
②饕餮的臉孔、鳳凰的姿勢、龍虎的紋身、魚獸的混種、牛羊的肢體……幻覺的、寫實的、神話的或者生活的。
③沸騰的銅、錫、鉛合金按一定的比例構成了青銅器的配方,一旦倒入“陶范”中,就會形成設計者心中的器物。
④沸騰后的冷卻使溶液成為一個厚重的鼎,在合金形式的鎖扣下,鼎身周圍凝塑出各式各的圖像。
⑤銅的性格,因為錫與鉛的加入而默默改造了,熔點降低而冷卻后硬度增加。
A.④②①③⑤B.③④②⑤①C.①④②③⑤D.③⑤④②①
(8)下面是中國古代四大名著中的人物與情節,其中搭配不當的一項是()。
A.李逵——倒拔垂楊柳B.孫悟空——大鬧天宮
C.劉姥姥——進大觀園D.諸葛亮——三顧茅廬
2.填空題(12分)
(1)古代作品中寫山水之勝的,有《赤壁賦》中的“山川相繆,______________”,還有《蜀道難》中的“上有六龍回日之高標,______________”。
(2)同是寫秦朝暴政的,有《過秦論》中的“于是廢先王之道,______________”,還有《阿房宮賦》中的“使負棟之柱,______________”。
(3)雨果是19世紀_______(國別)浪漫主義文學的杰出代表,主要作品有《悲慘世界》《九三年》等。
(4)我國現代小說中,祥林嫂、翠翠、方鴻漸依次是《祝福》、《邊城》、《_______》中的主
人公。
二、科技文閱讀(9分)
如果你能在夜間觀賞到海發光,那是相當瑰麗的。它似星光萬點,又似乳光一片,更似絢麗多彩的禮花。人們稱這種現象為“海火”。這種迷人的景象是誰引起的呢?是誰的杰作呢?
有一種海發光出現在航行中的船舶四周及船尾的浪花泡沫里,這主要是由顆粒很小的發光浮游生物引起的。其本身多呈玫瑰紅色,平時憑借其體內的一種脂肪物質就能微放光明。發光的特點是,由無數白色的、淺綠色的或淺紅色的閃光組成。但通常只有在海面有機械擾動或它們受到化學刺激時才比較鮮明。當海上風浪把它們推向礫石海岸時,它們受到更大的觸發而發光。放出的光就像一束四濺的火花,如“火雨”跌落,一拔緊接一拔,這樣的海發光被稱為火花型海發光。
還有一種海發光是由海洋發光細菌引起的。它們發光強度較弱,其特點是不論什么海況,也不管外界是否擾動,只要這種發光細菌大量存在,海面就會出現一片乳白色的光輝。這樣的細菌多在河口、港灣、寒暖流交匯處,特別是下水道入海被污染處最多,這樣的海發光被稱為彌漫型海發光。
另一種海發光是由海洋里軀體較大的發光物所引起的,如水母、海綿、苔蟲、環蟲和蚧貝等。水母軀體上有特殊的發光器官,受到刺激便發出較大的閃光。有些魚體內能分泌一種特殊物質,這種物質和氧作用而發光。這種發光通常是孤立出現的,在機械、化學作用刺激下,才比較醒目,它們發出的海光特點是一亮一暗,反復循環,如同閃光燈似的,這種的海發光被稱為閃光型海發光。
海發光不僅絢麗多彩,美麗誘人,而且最重要的是它與生產建設有著密切的關系。
海發光強的海區能映出黑夜的海景,因此在沒有月光的夜晚,當船舶遇到海發光時,能使船長產生錯覺,導致海損事故,影響船舶的安全航行。正確掌握海發光可以預報天氣,我國遼寧、河北一帶的漁民經多年觀察總結出“海火見、風雨現”的民諺。魚游動時所發生的海光,暴露了魚群的藏身之地,因此,經驗豐富的漁民在夜間利用它來捕魚。
(選自《語文報》)
1.請簡要概括絢麗多彩、美麗誘人的“海發光”的成因。(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不同類型的海發光各有什么特點?(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3.海發光與生產建設有著怎樣的密切關系?(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文言文閱讀(9分)
魏德深,本巨鹿人也。祖沖,仕周,為刑部大夫、建州刺史,因家弘農。父毗,郁林令。
德深初為隋文帝挽郎,后歷馮翊書佐,武陽郡司戶、書佐,以能遷貴鄉長。為政清凈,不嚴而肅。會興遼東之役,征稅百端,使人往來,責成郡縣。于時王綱弛紊,吏多贓賄,所在征斂,人不堪命。唯德深一縣,有無相通,不竭其力,所求皆給,而百姓不擾。于時盜賊群起,武陽諸城多被淪陷,唯貴鄉獨全。郡丞元寶藏受詔逐捕盜賊,每戰不利,則器械必盡,輒征發于人,動以軍法從事,如此者數矣。其鄰城營造,皆聚于聽事,吏人遞相督責,晝夜喧囂,猶不能濟。德深各問其所欲,任隨便修營,官府寂然,恒若無事。唯約束長吏,所修不須過勝余縣,使百姓勞苦。然在下各自竭心,常為諸縣之最。
尋轉館陶長,貴鄉吏人聞之,相與言及其事,皆歔欷流涕,語不成聲。及將赴任,傾城送之,號泣之聲,道路不絕。既至館陶,闔境老幼,皆如見其父母。有猾人員外郎趙君實,與郡丞元寶藏深相交結,前后令長,未有不受其指麾者。自德深至縣,君實屏處于室,未嘗輒敢出門。逃竄之徒,歸來如市。貴鄉父老,冒涉艱險,詣闕請留德深,有詔許之。館陶父老,復詣郡相訟,以貴鄉文書為詐。郡不能決。會持節使者韋霽、杜整等至,兩縣詣使訟之,乃斷從貴鄉。貴鄉吏人,歌呼滿道,互相稱慶。館陶眾庶,合境悲泣,因從而居住者數百家。
寶藏深害其能。會越王侗征兵于郡,寶藏遂令德深率兵千人赴東都。俄而寶藏以武陽歸李密。德深所領皆武陽人也,念其親戚,輒出都門,東向慟哭而反。人或謂之日:“李密兵馬,近在金墉,去此二十余里。汝必欲歸,誰能相禁,何為自苦如此!”其人皆垂泣曰:“我與魏明府同來,不忍棄去,豈以道路艱難乎!”其得人心如此。后沒于陣,貴鄉、館陶人庶,至今懷之。
(節選自《北史·魏德深傳》)
1.對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的解釋,不正確的是()。(1分)
A.為政清靜,不嚴而肅肅:恭敬。
B.會興遼東之役會:適逢。
C.所在征斂,人不堪命堪:忍受
D.動以軍法從事動:招致
2.以下句子中,全都表明魏德深深受百姓擁戴的一組是()。(1分)
①常為諸縣之最②皆欺欷流涕,語不成聲
③未嘗輒敢出門④詣闕請留德深
⑤以貴鄉文書為詐⑥詣使訟之,乃斷從貴鄉。
A.①③④B.①⑤⑥
C.②③⑥D.②④⑤
3.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確的一項是()。(1分)
A.魏德深很有才干,歷任多種職務后升職主持貴鄉政務。其時朝廷綱紀敗壞,官吏貪污受賄,民不聊生;只有貴鄉生產生活一切照常進行,百姓沒有受到騷擾。
B.魏德深善于人性化管理,體恤下情。鄰城打造兵器,聚集在官府,官吏督責,尚不能成功;而貴鄉則約束官吏,避免百姓勞苦,官府安靜,一直像無事一樣。
C.魏德深深受百姓歡迎,又能震懾奸猾之人。他到館陶,百姓見他如見父母;而奸人趙君實與逃竄之徒,只能躲藏流亡。他后來將回貴鄉,貴鄉吏民互相慶賀。
D.郡丞元寶藏忌妒魏德深的才能,令他率領武陽籍士兵在家鄉附近作戰,想利用軍士的戀家情緒使軍隊潰散。但魏德深極得人心,士兵們全都不忍離他而去。
4.把閱讀材料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6分)
(1)與郡丞元寶藏深相交結,前后令長,未有不受其指麾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館陶眾庶,合境悲泣,因從而居住者數百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古詩詞賞析和古詩文默寫(10分)
1.古詩詞鑒賞(6分)
滿江紅
登黃鶴樓有感
岳飛
遙望中原,荒煙外,許多城郭。想當年,花遮柳護,鳳樓龍閣。萬歲山前珠翠繞,蓬壺殿里笙歌作[注]。到而今,鐵騎滿郊畿,風塵惡。
兵安在?膏鋒鍔。民安在?填溝壑。嘆江山如故,千村寥落。何日請纓提銳旅,一鞭直渡
清河洛。卻歸來,再續漢陽游,騎黃鶴。
[注]萬歲山、蓬壺殿:指宋徽宗時構筑的土山苑囿、亭臺宮殿。
(1)這首詞中的對比是由哪兩個句子領起的?“萬歲山前珠翠繞”一句中用了哪種修辭
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詞中寫了哪些“風塵惡”的景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詞的開頭寫作者登黃鶴樓遙望中原,結尾說“再續漢陽游,騎黃鶴”,反映出作者的思想感情有何變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古詩文默寫(4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聞道有先后,術業有專攻。(韓愈《師說》)
(2)別有幽愁暗恨生,此時無聲勝有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白居易《琵琶行》)
五、現代文閱讀(12分)
岳樺
任林舉
第一灰去長白山,是1995年的夏天。也只有從那時起,才知道岳樺是一種樹的名字。那是一種只在長白山上才有的樹。
那時的長白山,還沒有進行大規模的旅游開發,所以并沒有什么所謂的“景點”,許多人去長白山,只有一個目的,就是去看天池。我們大概也是那個樣子,所以一爬上汽車,人們的心和飛旋的汽車輪就達成高度的默契,一路盤旋而上,直奔峰頇。盡管一路上的好花、好樹、好景色層出不窮,似乎都與我們無關。過后,當我重新翻閱那天的記憶時,除太陽未出時的美人松剪影和最后的那泓天池水還算清晰,中間大部分片段都是些紅綠交錯、模模糊糊的虛影,如一張張焦距沒有對準的照片。
只有那些岳樺樹,對于我來說,卻是一個意外,也是一個驚奇。
接近山頂時,我無意地將疲憊的目光從嘈雜的人群轉向車外,突然,我感覺到,有什么我不知道的事情正在發生或已經發生。那些樹,紛紛地沿著山體將身軀匍匐下去,并在斜上方把樹梢吃力地翹起。在透明的、微微顫抖的空氣里,我仿佛看到一種神秘的力量或意志,正加到這些樹的軀干之上,使這些倔強的生命在掙扎中發出了粗重的喘息和尖利的叫喊。
這些樹的名字,就叫做岳樺。
本來,樹與樹并立于一處時應該叫做林或森林,但許許多多的岳樺樹并存一處時,我們卻無法以“林”這個象形字來定義這個集體。因為它們并不是站立,而是匍匐,像一些藏在掩體下準備沖鋒或被火力壓制于某一高地之下的士兵那樣,集體臥伏于長白山靠近天池的北坡。如果非給它們一個詞不可的話,或許叫做“陣”及“陣營”更合適一些。那么,構成這個巨大陣營的,到底是怎樣的一支隊伍?它們到底肩負著怎樣的使命?
我不知道白樺和岳樺在血緣上有什么聯系,不知道它們到底是不是同一種植物,但我堅信,它們彼此是迥然不同的,就算當初它們的生命基因都來自同一棵白樺樹上的同一顆種子。
白樺樹生在山下,與溪水、紅楓相伴,過著養尊處優、風流浪漫的日子,風來起舞,雨來婆娑,春天一項翠綠的冠,秋日滿頭金色的發,享盡人間的艷羨,占盡色彩的風流,如幸運的富家子弟,如萬人追捧的明星。而岳樺卻命里注定地難逃絕境,放眼身前身后的路,回首一生的境遇,卻是道不盡的蒼茫、蒼涼與滄桑。
有人斷言:“性格決定命運。”暫不說這句話用預人是否準確,但用到樹上,肯定是不準確的,實在講,應該是命運決定了性格。岳樺之所以看起來倔強而壯烈,正是由于它們所處的環境的殘酷。
想當初,所有的樺都是長白山森林里白衣白馬的少年,峰頂谷底任由馳騁。后來,那場聲勢浩大的火山噴發,將所有的樹逼下峰頂,就在向下奔逃的過程中,命運伸出了它無形的腳,一部分樺便應聲跌倒。一個跟頭跌下去,就掉入了時間的陷阱,再爬起來,一切都不似從前。前邊已經是郁郁蔥蔥的一片,每一種樹都沿著山坡占據了自己的有利地形,沒有了空間,沒有了去路;而后面,卻是火山爆發后留下的遍地瘡痍與廢墟,以及高海拔的寒冷,但那里卻有著絕地求生的巨大空間,盡管那里有風,有雪,有雷電,有滾燙的巖石和冰冷的水,最后,它們還是選擇了調頭向上。
一旦選擇了返身向上,樺就變成了岳樺。而今,不管我們把怎樣的情感與心愿給予岳樺,岳樺也不可能變成那些明快而輕松的白樺了,如同山下的白樺也永遠不能夠站到它們這個高度一樣,它們再 也不可能回到最初的平凡與平淡。因為從白樺到岳樺,作為一種樹已經完成了對樹本身或者對森林的超越,它們的生命已經發生了某種質變。而今,與山中的那些樹相比,它們看起來卻更像一場風;與那些各種形態的物質存在相比,岳樺更像一種抽象的精神。(有刪節)
1.第二段中,作者在描寫長白山之行時插入了一段事后的回憶,這樣寫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解釋下列兩句話在文中的含意。
(1)我仿佛看到一種神秘的力量或意志,正加到這些樹的軀干之上,使這些倔強的生命在掙扎中發出了粗重的喘息和尖利的叫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命運伸出了它無形的腳,一部分樺便應聲跌倒。一個跟頭跌下去,就掉人了時間的陷阱,再爬起來,一切都不似從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作者堅信岳樺與白樺是迥然不同的,他的主要理由是什么?請根據文意作簡要概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章最后一段運用了哪些修辭方法來表現岳樺?這樣寫有什么好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寫作題(30分)
請以《站在——的門口》為題寫一篇文章。
要求:
(1)請先將題目補充完整,然后作文。
(2)立意自定。
(3)文體不限。
(4)不少于800字。
參考答案
第一部分 教育理論與實踐
一、填空題
1.人本主義學習論
2.社會生產力 科學文化水平 學生身心發展規律
二、論述題
語文知識教學和語文能力訓練之間的關系,應該是理論指導實踐的關系,即語文知識指導聽說讀寫訓練。一方面,語文說到底是一種工具,學習的目的是要獲得運用這種工具的能力,而不僅僅是形成一個知識結構。而且,知識可以傳授,能力必須訓練。所以,語文教學的主要活動必須是聽說讀寫訓練;另一方面,聽說讀寫訓練必須是科學的。沒有理論指導的實踐是盲目的實踐,這已經為歷史事實所證明。聽說讀寫訓練的理論是什么?就是語文知識。所以在語文教學中,科學理論指導下的實踐訓練,就是語文知識指導下的聽說讀寫訓練。迄今語文教材和語文教學建立不起科學的體系,聽說讀寫訓練長期處于無序或半無序的盲目或半盲目實踐的狀態中,語文教學改革長期不能取得根本性的突破,根本原因就是沒有正確處理語文知識教學和語文能力訓練之間的關系。
第二部分 專業基礎知識
一、積累運用
1.單項選擇題
(1)D[解析]A項:“菁花(qīng)”應改為“菁華(jīng)”;B項:“吐蕃(fān)”應改為“吐蕃(bō)”;C項:“梵文(fán)”應改為“梵文(fàn)”。
(2)C[解析]A項:“分庭抗理”應為“分庭抗禮”;B項:“推心至腹”應為“推心置腹”;D項:“估名釣譽”應為“沽名釣譽”。
(3)A[解析]解這道題要分析各分句之間的關系:第一句,因果倒置;第二句,因果關系;第三句,并列關系。所以第一空要填“之所以”,排除B、D;很顯然第三個空填“也”,因為此句與“在音樂理論中,有所謂‘音樂的語言”’是并列關系,排除表因果關系的“就”。故選A。
(4)B[解析]B項有語病,應在“成功”后加“與否”。
(5)B[解析]唇齒相依:比喻關系密切,互相依存。一揮而就:揮,指揮筆。形容才思敏
捷,寫字、寫文章、畫畫非常快。B項屬于用錯對象。格格不入:有抵觸,不投合。林林總總:形容繁多。故選B項。
(6)C[解析]A項“獲得了群眾的好評如潮”句式雜糅,可改成“獲得群眾的好評”或“群眾的好評如潮”;B項“群體、社會、他人”并列不當,概念交叉;D項“闡明了……張揚”動賓搭配不當,刪掉“的張揚”。
(7)D[解析]這幾句話講了“鼎”的制造過程,根據制造過程的先后順序不難找出答
案D。
(8)A[解析]“倒拔垂楊柳”這個故事出自于元末明初施耐庵的《水滸傳》,講的是花和
尚魯智深的一段故事,魯智深為了替金氏父女出氣三拳打死了鄭屠后,棄職逃往他地。他先來到五臺山文殊院出家,因不守佛規,喝酒鬧事,方丈又把他介紹到大相國寺看菜園子。菜園子附近住著二三十個潑皮,他們常來菜目子偷菜,已換了幾個看園子的人都管不了他們。這次聽說又換了個新人,便來鬧事,沒想到魯智深把兩個領頭的踢到糞坑里,嚇得他們跪地求饒。第二天,潑皮們買些酒菜向魯智深賠禮。大家正吃得高興,聽到門外大樹上的烏鴉叫個不停,潑皮們說這叫聲不吉利,吵得人心煩,便欲搬梯子拆掉鳥巢。魯智深乘著酒性,先用手推了推,便脫下外套,右手向下,將腰胯一掀,竟然將碗口大的楊柳連根拔起,眾潑皮個個驚得目瞪口呆,忙跪在地上拜魯智深為師。
2.填空題
(1)郁乎蒼蒼 下有沖波逆折之回川
(2)焚百家之言 多于南畝之農夫
(3)法國
(4)《圍城》
二、科技文閱讀
1.(1)由顆粒很小的發光浮游生物所引起。(2)由海洋發光細茵所引起。(3)由海洋里軀
體較大的發光物所引起。
2.(1)“火花型海發光”的特點:由無數白色的、淺綠色的或淺紅色的閃光組成,放出的光就像一束四濺的火花,如“火雨”跌落,一撥緊接一撥。(2)“彌漫型海發光”的特點:發光細菌大量存在時,海面就會出現一片乳白色的光輝。(3)“閃光型海發光”的特點:一亮一暗,反復循環,如同閃光燈似的。
3.(1)影響船舶的安全航行。(2)可以預報天氣。(3)便于漁民在夜間捕魚。
三、文言文閱讀
1.D[解析]D項中的“動”是經常的意思。
2.D[解析]①表明魏德深管理屬下有方,約束官吏;③表明魏德深治理有方和他的嚴
厲;故排除ABC,選D。
3.C[解析]“而奸人趙君實與逃竄之徒,只能躲藏流亡”錯誤,文中說的是“自德深到縣
任職以來,君實待在家中不敢出門。逃犯紛紛來自首。”
4.(1)與郡丞元寶藏結交很深,前前后后的縣令縣長,沒有不受他指揮的。
(2)館陶縣境內的老百姓全都悲傷仍至于落淚,因此跟隨著去(貴鄉)安家的有幾百戶。
參考譯文:
魏德深,本來是巨鹿人。祖父是魏沖,在周做過刑部大夫、建州刺史,于是就安家在弘農。父親名為魏毗,做過郁林縣令。
德深最初擔任隋文帝的挽郎,后來做過馮翊書佐,武陽司戶和書佐,因為才能卓著升任貴鄉縣令。為政清廉,不采用嚴厲的辦法治理縣政,但能使社會安定。正好趕上遼東作戰,朝廷想出各種辦法征稅,派人來來往往責令各郡縣繳納。當時,朝綱廢弛,法治紊亂,官吏貪贓賄賂成風,在任職的地方橫征暴斂,老百姓都無從承受他們的命令。只有德深所在的貴鄉縣,貧富相通,不竭盡老百姓的全力,上面要求的都能供給,卻沒有驚擾百姓。當時盜賊群起,武陽等城大多被攻陷,唯獨貴鄉得以保全。郡丞元寶藏接受朝廷詔令追捕盜賊,經常進剿失敗,每次都丟盔棄甲,軍械丟得干干凈凈,于是就又從老百姓那里征集,動不動用軍法處置百姓,像這樣有好多次。臨近的城池打造兵器,大家聚集在官府,官員輪翻督促指責,日夜喧嘩,還是不能完成。而魏德深只是分別詢問大家各自想承擔哪方面的任務,讓大家怎么方便怎么修造,官府安靜了,就像什么也沒發生一樣。他只約束負責的官員,讓他所修造的城池也無須超過別的縣,而使百姓辛勞困苦。但是他的屬下盡力辦事,打造兵器的數量常常是各縣中最好的。
很快他又調任館陶縣令,貴鄉官員百姓聽說這個消息后,互相談論這件事,都感慨流淚,說不出話來。到了去任職那天,全城的人都去送他,哭號的聲音在道路上不絕于耳。魏德深到了館陶,全縣的百姓都像見到他們的父母一樣。有一叫趙君實的狡猾的員外郎,和郡丞元寶藏結交很深,前后任的縣令沒有不被趙君實左右的。自從魏德深到縣任職以來,君實待在家中不敢出門。逃亡的人都回來了,像趕集一樣。貴鄉百姓冒著危險到城里請求魏德深留任,皇帝下詔準許了。館陶的百姓又向郡守投訴,稱貴鄉的任命文書是假的。郡守不能決斷。正好有持節使者韋霽、杜整等到了,兩縣的百姓拜見使者并訴訟,才判給貴鄉。貴鄉官員百姓擠滿道路歌舞慶祝。而館陶的全縣人民都悲傷痛哭,因此跟隨著(德深)去安家的有幾百家之多。
元寶藏非常忌妒魏德深的才能,正好越王楊侗在郡中征兵,元寶藏就令魏德深帶一千士兵去東都洛陽。不久元寶藏獻出武陽歸順李密。德深所帶領的士兵都是武陽人,懷念他們的親人,就走出洛陽城門,朝向東方痛哭,然后又回洛陽了。有人對士兵們說:“李密的軍隊在金墉,距離這里僅二十多里地。你們一定要回去,又有誰能夠阻擋呢?為什么要像這樣痛苦。”士兵們都哭著說:“我們和魏大人一起來,不忍心丟下大人而逃走,并不是因為道路難走啊!”魏德深就像這樣深得民心。后來他和敵人作戰,犧牲在戰場上,貴鄉、館陶的百姓至今仍然懷念魏德深。
四、古詩詞賞析和古詩文默寫
1.古詩詞賞析
(1)①想當年,到而今。②借代。
(2)鐵騎滿郊畿,士兵“膏鋒鍔”,百姓“填溝壑”,千村寥落。
(3)由開頭對昔盛今衰的悲慨,對外敵入侵踐踏大好河山的憤恨,對統治階層奢侈誤國的
隱隱痛心,對抗擊敵人收復失地的決心,轉到想象“提銳旅”“清河洛”之后再登黃鶴樓的舒暢
心情。
2.古詩文默寫
(1)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師 師不必賢于弟子
(2)銀瓶乍破水漿迸鐵騎突出刀槍鳴
五、現代文閱讀
1.(1)補充解釋旅行中的印象;(2)為下文描寫岳樺進行鋪墊。
2.(1)①絕地中的樺為了生存而迸發出巨大的生命能量;②生存掙扎的代價是沉重的;③
生命的痛苦與希望同在。(轉化深奧含蓄句的意思,注意聯系段落和全文中心)
(2)①不幸的命運常常在毫無準備中降臨;②樺的生命軌跡與生存環境因災難而發生了根
本改變;③它們將面臨新的挾擇。
3.(1)它們的命運不同:白樺生長在山下,養尊處優,而岳樺生長在山上,身處絕境;(2)它
們的形態不同:白樺挺拔明快,而岳樺身軀匍匐;(3)它們性格不同:白樺風流浪漫,而岳樺倔強
壯烈。
4.(1)本文最后一段運用了擬人、比喻的修辭手法。
(2)①通過擬人的手法,可以使岳樺由谷底到峰頂、由平凡到卓越的過程更加生動形象;②
通過比喻的手法,可以使岳樺的內在氣質得以揭示和提升。
六、寫作題
例文:
站在老屋的門口
一座低矮的小木房,只在屋頂披著一層灰色的瓦,時光侵蝕了老屋的門。而我徘徊在門口,想著那些平常小事。
先前是爺爺守著老屋。他喜歡坐在門口,一口又一口悠哉游哉地抽著自卷的旱煙。而當每次嗆得滿臉通紅時,便急急地招我給他捶背。那場景重復了幾年。而我印象中染紅老屋門口的那一抹殘陽,落了又起,起了又落。不經意中,爺爺便沒了。老屋的那扇門吱呀吱呀地在風中搖曳,但搖出的只是一陣又一陣凄涼的心痛,終究,沒了坐在老屋門口的人了。
后來遷了新居,奶奶卻執意要待在那所老房子里。她也不解釋,只是如爺爺一樣沉默地坐著,大家違拗不了她。但稍稍懂事的我當時想這老屋的門,承載了太多太多。放學回家,我喜歡伏在老屋門口的小板凳上寫作業,一來那兒安靜,二來也可與奶奶做伴。奶奶喜歡嘮叨,嘮叨那些我好奇的往事。偶爾也有三三兩兩的老婆婆們聚在老屋的門口,談著那些誰會先入土的事情,平平常常的,如同拉家常一樣。但我偶爾也會聽到奶奶一個人埋怨,埋怨那個糟老頭子去得太早。那時候不知是奶奶倚著門,還是門倚著奶奶。孤零零地,我噙著淚,聽著她嗚咽,卻哭不出聲。
時間久了,老屋也成了搖搖欲墜的危房。村里的人勸爸爸把屋拆了,我沒同意,當然,爸爸也執意沒有答應。記得他同我一起走到老屋那掛鎖的門口,聽他喃喃地說:“等我老了,還住在這屋里。”我想我是懂的:爺爺奶奶都在這里故去了,爸爸想必在這門口看到了他們的身影;而人近中年,也想到了自己的歸宿。那時候,我天真地應了一句:“爸,等我老了,也住在這屋里。”爸沒吱聲,摸了摸那扇小木門,轉身便走了。我想他是不愿在老屋的門口哭,怕爺爺奶奶瞧見了傷心。
而如今,我站在老屋的門口,不愿去推開它,因為怕觸及那些塵封的往事。但有些事物,如同老屋的門,經歷了太多太多,卻依舊沉默無語。我不敢撩擾這一份歲月的無聲與滄桑,但我想,今天與明天之間,也許也只隔著一扇門,我們都站在歲月的門口徘徊,追憶著那些過往的事與過往的人。
我站在老屋門口,想著那些平常小事。老屋的門,被歲月鎖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