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武教師招聘網
首頁 浙江教師 福建教師 江蘇教師 廣東教師 江西教師 安徽教師 北京教師 上海教師 天津教師 湖南教師 湖北教師 河南教師
河北教師 海南教師 重慶教師 貴州教師 遼寧教師 吉林教師 山西教師 廣西教師 云南教師 陜西教師 甘肅教師 青海教師 四川教師
山東教師 內蒙古教師 黑龍江教師 寧夏教師 新疆教師 西藏教師 教師面試 說課稿 考試大綱 教師招聘試題 特崗教師 教師資格考試 教師資格大綱
杭州教師  廣州教師  長沙教師  南京教師  福州教師  南昌教師  教師考試大綱  教師資格大綱  政治資料  地理資料
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說課稿 >> 語文說課稿 >> 內容

初中語文說課稿:九年級下冊第一單元第一課《我愛這土地》優秀說課稿模板

時間:2012-10-17 16:39:15 點擊:

  《我愛這土地》
  
  曾婧莉
  
  我說課的題目是《我愛這土地》,它在九年級下第一單元第一課。我將從以下幾個方面稱述我的教學設計和設計理念。
  
  一、教學理念
  
  情感自我體驗,喚起愛學
  
  開放自主合作,培養會學
  
  聯想探索實踐,鼓勵善學
  
  從而在教學過程中,落實“課程標準”中“欣賞文學作品,能設身處地體驗和理解作品”,“對作品的思想感情傾向做出自己的評價”,“品位作品中富有表現力的語言”的要求。
  
  二、教材研究
  
  1、課文簡介:
  
  這是一首在現代詩歌史上廣泛傳誦的抒情名篇,作于1938年11月。詩的第一節以一只鳥生死眷戀土地作比,形象抒發了深沉而真摯的愛國情感。詩中寫實和象征交織,描繪了土地、河流、風、黎明,暴風雨等一系列內涵豐富,鮮明意象來表達歌唱的豐富內涵。第二節一問一答,直抒胸臆,是本詩名句。
  
  2、教材地位及作用
  
  《我愛這土地》一詩是人教版九年級下冊第1課的內容。作為初三的最后一冊語文書,它起著承上啟下的重要的作用:既是對初中知識的總結,歸納,直面中考;又是對高中知識的承接。
  
  面對去年中考的改革,出現修改病句和文言朗讀節奏的兩個新題型,我們應及時適當的對教授內容進行調整,補充必要的語法知識。近幾年來,初中語法教學淡化甚至零化,不僅造成初,高中教學出現大斷層,也使學生面對英語大量的語法無所適從。我們的學生這方面問題尤為突出,所以,我認為教師應該最大限度的利用好這套教材做好這個銜接工作。
  
  另外,高一第一冊第一單元為詩歌單元,應初步培養學生詩歌鑒賞能力。
  
  3、教學設想:
  
  《我愛這土地》作為詩歌單元的首篇,又是名篇,應重點學習。因此,在教學中我注意讓學生充分地感受作品,解讀作品,邊學習邊體會現代詩歌的基本特點,總結現代詩歌的閱讀方法,培養學生閱讀詩歌的興趣,為后面的學習打好基礎。教讀本課,應充分注重朗讀訓練,規范學生誦讀過程中的語氣、語調和停頓,在誦讀中體會詩歌的思想情感。
  
  三、教學目標
  
  1、了解作者及其成就(目的:擴充文學基礎知識)
  
  方法:組合學生課下搜集材料,教師適當補充
  
  2、寫作背景簡介(重點)
  
  目的:便于理解詩歌的思想感情,迅速把握主題
  
  方法:組織學生課下搜集的有關抗日戰爭的影象材料,創設課前愛國情境
  
  3、知識目標:
  
  引導學生把握詩歌意象,領會其象征意義(重點、難點)
  
  目的:提高詩歌理解能力
  
  方法:通過小組合作,全班討論理解文中意象
  
  有感情地朗誦全詩,把握詩歌的主題。(難點)
  
  目的:學習朗誦方法,培養愛國情感
  
  方法:教師指導朗誦,學生練習朗讀
  
  4、能力目標
  
  品味詩歌富有表現力的語言,體會詩歌中優美的意境。
  
  目的:在精彩賞析中,激發學生探究興趣、陶冶性情。
  
  方法:采用整體感知、揣摩詩句、擴展評價
  
  5、德育目標
  
  體味詩歌抒發的戀土深情,培養學生熱愛祖國的思想情感。
  
  四、教學時間:兩課時
  
  第一課時側重于朗讀,在此基礎上深刻體會作者的感情;
  
  第二課時把握意象,學習象征手法,欣賞詩歌凝練的語言。
  
  五、教學方法
  
  1.誦讀法:通過感情誦讀,把握詩歌的內在旋律與和諧節奏,認真體味詩歌蘊含的深沉情感。
  
  2.探究欣賞法如:對詩歌意象和主題的解讀。
  
  七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1、情境導入
  
  有關抗日戰爭題材的影視作品。電影《地道戰》《地雷戰》,影片中日本鬼子被打得暈頭轉向,看了真讓人精神振奮。電視劇《烈火金剛》,影片中日本侵略者的殘忍行為真讓人痛恨不已。作為中國人,我們一定要了解歷史,記住歷史,無論它是光榮的,還是屈辱的。抗日戰爭雖然帶給中國人民巨大災難,但同時它也是一段反映中國人民不屈不撓精神的歷史。(生活在和平年代養尊處優環境中的學生做到讀詩悟情,把詩人那種特殊的內涵極其復雜的情感理解深刻卻并非易事,這些音像資料可以幫助學生形象感受詩人特殊的寫作背景。)
  
  2、作者及背景簡介
  
  1938年抗戰初期,日本侵略軍連續攻占了華北、華東、華南的廣大地區,所到之處瘋狂肆虐,妄圖摧毀中國人民的抵抗意志。中國人民奮起反抗,進行了不屈不撓的斗爭。在國土淪喪、民族危亡的關頭,他滿懷對祖國深沉的愛和對侵略者切齒的恨,寫下了詩歌《我愛這土地》。(再次強化特殊背景,加強愛國氛圍)
  
  3、聽錄音,初步感知情詩人借土地抒發自己對處于日本鐵蹄蹂躪下祖國深沉的愛和為國獻身的熱情。這個飽含詩人思想感情的具體形象在詩歌中叫意象。
  
  4、有感情的朗讀
  
  朗讀指導
  
  重讀:能鮮明表達詩人情感的詞因此,飽含詩人思想感情的意象土地應重讀。
  
  試讀,表重讀
  
  朗讀節奏
  
  關聯詞后如:“假如”后停頓
  
  學生標節奏,試讀
  
  主謂之間,謂賓之間要停頓
  
  語法知識補充:句子成分(幫助學生掌握停頓方法)
  
  學生自讀,試劃分
  
  這一步主要采用學生自讀+教師點撥的方法,從而在理論上提高學生朗讀水平。
  
  擴展:文言文的朗讀節奏與此基本相同。課下試著劃分。
  
  5、跟讀錄音,再次感受詩歌的節奏美
  
  6、朗讀小擂臺
  
  重點設計這個活動和比賽,促使學生競爭,并通過競爭掌握知識,切實感悟對祖國的摯愛之情,真正提高感悟、理解、表達、運用等實際能力,完成知識、能力、過程、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的多位一體的教學目標,達到學一會十的水平和升華感情的目的。
  
  7、作業設計
  
  進入角色,以詩人的身份,第一人稱的角度寫一篇創作感受,最終落實體會詩人感情的難點。引導學生自主、合作、探究性學習,使語文教學的聽、說、讀、寫貫穿于整個學習過程,
  
  第二課時
  
  1、優秀作業展示,用學生自身感悟把握文章主題
  
  2、緊扣“土地”,師生賞析詩歌
  
  學生有感情齊讀,提出自己的疑難。
  
  老師進行匯總,按順序分條列在黑板上。
  
  分組討論解決,發揮學生主動性,老師巡回提示,了解解決情況。(十分鐘)
  
  對學生能解決的問題,找代表自行解決。如:意象的象征義,結合背景顯而易見。
  
  稍有難度的,老師專門提出來,重點講解。如:鳥這抒情形象的選擇
  
  3、語言賞析
  
  讓學生自己在閱讀過程中來感悟和體驗,找出自己最喜歡的詩句,并說明理由。注重讓學生說出自己的感受、觀點,培養學生的主觀能動性。
  
  4、板書設計
  
  鳥——歌唱——土地
  
  我——熱愛——祖國
  
  小結:對于初三的學生而言,把握課文的大意并不會很難,《我愛這土地》詩也明白易懂。因此,我設計的教學過程,主要以學生活動為主,引導學生在學習中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啟發學生設身處地用“心”去讀、去品味、去聯想和想象詩中的意境,去感悟、探究詩歌中所深蓄的情感及意義,提高學生的欣賞品位及審美情趣。
  
  

作者:不詳 來源:網絡
相關文章
最新更新文章
  • 文武教師招聘網(www.guoyanxin667788.com) © 2012 版權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 站長聯系QQ:799752985 浙ICP備11036874號-1
  • Powered by 文武教師招聘網
  • 特级婬片国产在线观看,欧美精品久久久一区二区免费看,亚洲一区二区三区一品精,最新国产福利小视频在线观看
    一本一本大道香蕉久在线精品 | 午夜福利中午字幕在线播放 | 视频列表中文字幕欧美国产 | 日本高清一级婬片A级中文字幕 | 一级a做片免久久费观看 | 亚洲成a×人片在线观看主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