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準確理解、使用虛詞
甲、正確辨析虛詞在句中表示的結構關系和事理關系。辨析虛詞,實質上也是辨析語義。辨析有虛詞的比較復雜的語言片斷,非辨析虛詞不可。
①三中和六中組成的聯(lián)隊或者三中和十中組成的聯(lián)隊,可以參加本屆籃球錦標賽。
②有些同志還怕談缺點會被反動派利用。我看這一點不用怕。因為我們不談缺點,他們也會造謠中傷。他們就是唯恐我們不“天下大亂”。所以,從骨子里來看,反動派是怕我們談缺點的,因為這將對我們的事業(yè)更加有利,而對他們卻更加不妙。(陶鑄《太陽的光輝》)
例①的“或者”,例②的兩個“因為”,不辨清,就不能正確的地理解語義。
乙、正確使用關聯(lián)詞語。在一定的上下文中,一個關聯(lián)詞語表示一種事理關系,配對使用的關聯(lián)詞語表示相應的事理關系。也表示一定的語義。因此,寫作時要正確使用關聯(lián)詞語。比較:
③*a.盡管你有什么困難,同學們都可以幫助你克服。
b.不管你有什么困難,同學們都可以幫助你克服。
丙、虛詞的個性很強,對常用的重要的虛詞要逐一了解它的具體用法。如介詞“對于”的用法:
“對于”的作用在于突出指明行為動作的對象,同時預示著動作者對這種對象采取了或將要采取什么態(tài)度或行動。比較:
④我們要堅決反對這種大吃大喝的不良作風。
⑤這種大吃大喝的不良作風我們要堅決反對。
⑥對于這種大吃大喝的不良作風我們要堅決反對。
這三句話的基本意思相同,但有細微的差別:例④是一般敘述;例⑤突出指明了行為、動作的對象;例⑥則不僅突出指明了行為動作的對象,而且提前給了聽話人一個信息,下文將表明說話人要采取什么態(tài)度。因此,當要表示對某人、某事采取什么態(tài)度、行動時,便往往用“對于”。
丁、使用虛詞要注意一些運用不當的毛病:不該用的而用了;該用而沒有用;該用,但放得不是地方;該用這個虛詞而用了那個虛詞;成對使用虛詞不相搭配等。如下例:
*⑦從上述大量事實,充分證明它是廉潔奉公的好干部。(濫用介詞造成主語欠缺)
*⑧一個人犯錯誤是難免的,不要重復錯誤,明知故犯。(缺少必要的關聯(lián)詞語,以致語義不清)
*⑨一廠生產的燈泡,價格不是比二廠高,就是壽命比二廠短。(連詞位置不對,“不是”應放在“價格”前)
*⑩學習上的退步,往往是由于自滿開始的。(應用介詞“由”而誤用連詞“由于”)
*⑾只有大家團結來,我們的工作就能做好。(關聯(lián)詞語搭配不當)
2.恰當安排語序
恰當的語序反映有條理的思維和準確的語義。“學生回答”和“回答學生”不同,“空氣新鮮”和“新鮮空氣”也不同。詞語、成分的次序不能隨意顛倒,對應關系也不能錯亂。使用語言,要重視組合的語序,正確反映邏輯事理的語言習慣,否則會使意思表達不清楚,或者產生歧義。比較:
*①屋里陳列著各式各樣的魯迅過去所使用的東西。
②屋里陳列著魯迅過去所使用的各式各樣的東西。
語序問題,還可聯(lián)系數理化教科書上有關的定義、定理、術語進行數學,既加深對語序的理解,練習運用,又使語法和學習各科知識緊密聯(lián)系起來。例如:
解方程--方程的解
兩數平方和--兩數和的平方
a、b全不為零--a、b不全為零
語序有規(guī)定性,也有靈活性。在句子里,一般情況下主語在前,謂語在后。在特定的語言環(huán)境中,為了突出謂語,可以把謂語移到主語的前頭,把一般語序變?yōu)樘厥庹Z序。例如:
(水生笑了一下。)女人看出他笑得不像平常,“怎么了,你?” 《荷花淀》
先說“怎么了”(謂語),再說“你”(主語),表現了說話人想知道緣由的急切心情。
復句里分句的語序也有一般和特殊兩種情況。例如:
(1)不管遇到什么困難,我們一定要堅決完成這項任務。(一般語序)
(2)我們一定要堅決完成這項任務,不管遇到什么困難。(特殊語序)
采用特殊語序,是為了表達的需要,突出了前一句,讓后一分句起補充說明的作用。
3.合理搭配成分
教學短語的五種主要結構,學生懂得了并列、偏正、動賓、補充、主謂等組合關系,了解到各種成分,也就為使用句子打下基礎。短語教學,要著重訓練運用短語,熟悉幾種成分的使用,注意主語和謂語,動詞和賓語,定語、狀語、補語和中心語的搭配。成分搭配得當,是運用語言的重要能力。如下面一段話中的定語和中心語配合得非常恰當。
周總理崇高的革命精神,卓越的外交才能,豐富的斗爭經驗,淵博的學識和非凡的精力,蠃得了世界人民的愛戴和敬佩。
用“崇高”來修飾“革命精神”,用“卓越”來修飾“外交才能”,用“豐富”來修飾“斗爭經驗”用“淵博”來修飾“學識”,用“非凡”來修飾“精力”,五個修飾語和五個中心語都各得其所,配搭得十分精當,全面準確地概括了周總理偉大的精神和杰出的才華。使用句子,如不注意成分的配合,會使文句語義不通。學生造句,往往出現一些成分不搭配的語病。如:
*①他那崇高的品質,經常浮現在我們的腦海中。(主謂不搭配)
*②校長請著名藝術家來指教同學們學習中碰到的問題。(動賓不搭配)
*③我們以遼闊輕遠的天空為背景畫了這幅畫兒。(定語和中心語不搭配)
*④我的家鄉(xiāng)像跨上了駿馬,日新月異地奔馳在社會主義大道上。(狀語和中心語不搭配)
*⑤他蹲得那么外面,仿佛只要誰大聲喊他一下,就會把他嚇得掉下去似的。(補語和中心語不搭配)
要指導學生注意語義搭配,這是漢語組合的實質問題,組合除了要符合語言習慣之外,必須合乎事理,合乎邏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