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小學教師招聘考試教育學模擬預測題及參考答案一
時間:120分鐘 滿分:100分
一、選擇題:本大題共15小題,每小題2分,共30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個是符合題目要求的,把所選項的字母填在題后的括號內。
1.最早提出教育要適應兒童的年齡階段,進行和諧發(fā)展的教育思想家是[ ]
A.柏拉圖
B.昆體良
C.皮亞杰
D.亞里士多德
2.近年來學校提出“教書育人、管理育人,服務育人”,所以,學校中的管理者和工作人員都被看成是[ ]
A.教師
B.管理人員
C.教育者
D.服務人員
3.記載柏拉圖教育思想的著作是[ ]
A,《理想國》
B.《政治學》
C.《愛彌爾》
D.《論演說家的教育》
4.將一個具體單位或一個學生作為研究對象,對它的若干現(xiàn)象、特征和過程作全面深入,甚至長時問的調查研究,以把握它的本質或變化規(guī)律的研究方法是[ ]
A.調查法
B.實驗法
C.訪談法
D.個案法
5.科學知識的再生產有多種途徑,其中最主要的途徑是[ ]
A.學校教育
B.家庭教育
C.社會教育
D.繼續(xù)教育
6.在游戲中,男生喜歡扮演堅貞不屈的英雄,女生則喜歡扮演溫柔美麗的角色。這體現(xiàn)了個體身心發(fā)展的[ ]
A.不均衡性
B.階段性
C.個別差異性
D.互補性
7.在個體發(fā)展的動因問題上,堅持“內發(fā)論”的代表人物是[ ]
A.洛克
B.孟子
C.華生
D.荀子
8.我國古代各個歷史時期的教育要求受教育者“修己、立己、成己”,以養(yǎng)成個人的“個性、智能、學識”,并要外化出去。這反映了教育目的的[ ]
A.“社會本位論”價值取向
B.“個人本位論”價值取向
C.“文化本位論”價值取向
D.“官本位”價值取向
9.傳統(tǒng)“師遭尊嚴”的師生關系主要是一種[ ]
A.“以教師為中心”的專制型師生關系
B.“以兒童為中心”的放任型師生關系
C.民主合作式的師生關系
D.教學相長的師生關系
10.教師對學生進行體罰或變相體罰侵犯了學生的[ ]
A.隱私權
B.名譽權
C.人格尊嚴權
D.受教育權
11.制約課程的三大因素是[ ]
A.社會、知識和兒童
B.課程計劃、教學大綱和教科書
C.政治、經(jīng)濟和文化
D.知識、能力和需要
12.“一個壞的教師奉送真理,一個好的教師則教人發(fā)現(xiàn)真理”,這句話體現(xiàn)了教學的[ ]
A.直觀性原則
B.鞏固性原則
C.啟發(fā)性原則
D.因材施教原則
13.在我國,學校教學的基本組織形式是[ ]
A.個別教學制
B.班級授課制
C.分組教學制
D.道爾頓制
14.德育工作的基本途徑是[ ]
A.班主任工作
B.思想政治課和其他學科教學
C.黨支部、共青團和少先隊活動
D.校會、周會、晨會和時政學習
15.在具體實施管理的過程中,班主任運用得較多的兩種領導方式是[ ]
A.民主式和權威式
B.教學中心式和集體中心式
C.權威式和放任式
D.放任式和民主式
二、填空題:本大題共20個空,每空1分,共20分。把答案填在題中橫線上。
16.在知識經(jīng)濟條件中,教育與生產緊密結合的形式主要有兩種:一種是產學合作:另一種則是教育、生產、_____一體化。
17.從系統(tǒng)論出發(fā),構成教育活動的基本要素包括教育者、受教育者和______。
18.按照實施教育的不同社會空間劃分,教育學包括:社會教育學、學校教育學和_____等。
19.20世紀上半葉,與赫爾巴特教育學形成對峙,對世界各國教育理論和實踐影響最大,并主張“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長”的教育家是_____。
20.學生文化往往都是在日常的相互交往中,由那些有著共同愛好、共同價值觀和行為方式的學生群體表現(xiàn)出來的。這表明學生文化具有明顯的_____。
21.教育要抓住關鍵期,是因為個體身心發(fā)展具有_____性。
22.辯證唯物主義認為,人的發(fā)展是個體的內在因素(如先天遺傳素質)與外部環(huán)境(如社會發(fā)展水平)在_____中相互作用的結果。
23.勞動技術教育是傳授基本的生產技術知識和生產技能、培養(yǎng)_____和勞動習慣的教育。
24.教育目的能引導受教育者的發(fā)展方向,制約受教育者的發(fā)展進程,這說明教育目的具有_____作用。
25.搞題海戰(zhàn)術加重了學生學習負擔,是對學生_____權的侵害。
26.制定課程目標的依據(jù)主要包括對學生的研究、對社會的研究和對_____的研究等三個方面。
27.因材施教原則是指教師要從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fā),有的放矢地進行_____的教學,使每個學生都能獲得最佳發(fā)展的原則。
28.教學是一種特殊的_____過程,是實現(xiàn)學生身心發(fā)展的過程。
29.備課要做好三項工作,即鉆研教材、_____和考慮教法。
30.一堂好課的主要標準是:目標明確、內容正確,_____,表達清楚、氣氛熱烈。
31.教師不能用歧視、控告甚至體罰等非人性化的方式傷害學生的人格和自尊,這是貫徹德育的_____原則的要求。
32.確定學校德育內容的依據(jù)包括教育的方法和德育目標,_____,時代特征。
33.班級中學生交往的類型是多種多樣的,依據(jù)交往雙方的_____來區(qū)分,有個體與個體的交往、個體與群體的交往,群體與群體的交往。
34.班集體有利于訓練學生的自我教育能力,_____是訓練班級成員自己管理自己、自己教育自己、的教育載體。
35.繼《教育法》、《教師法》之后,我國于1995年12月頒布了《_____》,對準備進入教師隊伍從事學校教育教學工作人員作出了職業(yè)資格的要求。
三、簡答題:本大題共5小題,每小題6分。共30分。
36.制定教育目的的基本依據(jù)有哪些?
37.我國中小學課程改革的發(fā)展趨勢體現(xiàn)在哪些方面?
38.簡述教學過程的基本特點。
39.班主任的班級管理工作的主要內容和方法包括哪幾個方面?
40.簡述一堂綜合課的結構。
四、論述題。
41.以往,教完生字后,張老師都讓學生將每個生字抄寫10遍,準備第二天聽寫,可學生生字聽寫的成績總是不理想。張老師想,肯定是抄得還不夠,于是便將要求提高到每個生字抄20遍甚至30遍,但學生的聽寫成績仍然沒有提高。這時,張老師才意識到:重復抄寫并不是掌握生字的有效辦法。經(jīng)過認真思考,她想出了一個應對的法子,并向學生宣布了自己的“新規(guī)定”:學生可以免做抄寫作業(yè),但要保證自己第二天生字聽寫能夠“過關”。這樣一來,學生記憶生字的方法可多了:除了抄寫外,采用了口讀、手寫、心記“三管”齊下的方法,還有的同學將生字做成卡片,隨時隨地記憶……結果,學生的聽寫成績有了較大程度提高。
試從學生的本質屬性以及師生關系的理論來評析張老師的“新規(guī)定”。
42.小明喜歡睡懶覺,因而上學經(jīng)常遲到。經(jīng)過班主任的教育,他已有所好轉,連續(xù)兩個星期不遲到了。可是最近天氣一轉冷,他又開始賴床不起,并重新出現(xiàn)了遲到現(xiàn)象。
試用德育規(guī)律分析這種情況,并對班主任老師的工作提出建議。
【參考答案】
一、選擇題:本大題共15小題,每小題2分。共30分。
1.D2.C3.A4.D5.A6.C7.B8.A9.A10.C11.A12.C13.B14.B15.B
二、填空題:本大題共20個空,每空1分,共20分。
16.科學17.教育中介18.家庭教育學19.杜威20.非正式性21.不均衡22.個體實踐活動23.勞動觀點24.導向25.身心健康26.學科27有差別28.認識29.了解學生30.方法得當31.尊重與嚴格要求相結合32.學生的特征(身心特點)33.數(shù)量的多少34.自主開展活動35.《教師資格條例》
三、簡答題:本大題共5小題,每小題6分。共30分。
36.(1)特定的社會政治、經(jīng)濟、文化背景(1分);(2)人們的教育理想(1分);(3)受教育者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2分);(4)馬克思主義關于人的全面發(fā)展學說是建立我國教育目的的理論基礎(2分)。
37.(1)課程體系三級管理的趨勢(2分);(2)課程綜合化的趨勢(2分);(3)穩(wěn)定并加強基礎教育的趨勢(2分)。
38.(1)直接經(jīng)驗與間接經(jīng)驗相結合(1分);(2)掌握知識與發(fā)展智力相統(tǒng)一(2分);(3)掌握知識與提高思想相結合(1分);(4)教師主導作用與學生主動性相結合(2分)。
39.(1)確定班集體的發(fā)展目標(2分);(2)建立班集體的核心隊伍(1分);(3)建立班集體的政黨秩序(1分);(4)組織形式多樣的教育活動(1分);(5)培養(yǎng)正確輿論和良好班風(1分)。
40.組織教學(2分);檢查學習(1分);掌握新知識(1分);鞏固新知識(1分);布置課外作業(yè)(1分)。
四、論述題:本大題共2小題,每小題10分,共20分
41.(1)學生是教育過程的最基本的要素之一,但我們以往的教育對學生的分析和研究卻很不夠。作為教師首先要知道學生是處于迅速發(fā)展時期的人,他們的身心各方面都潛藏著極大的發(fā)展可能性和可塑性;同時,學生是具有能動性和自我教育可能性的教育對象,是學習的主體。忽視了學生主動性的存在,在實踐中勢必導致教育教學的失誤。因此,教師要巧妙利用學生對教師的向師性和依賴性,引導學生主動發(fā)展,積極發(fā)展(4分)。(2)師生關系是在教育過程中形成的,良好的師生關系是教育教學活動取得成功的必要保證。學生在教學中主體地位的充分發(fā)揮,既是良好師生關系的體現(xiàn),也是教育成功的條件。因此,我們要注重對學生的指導和引導,充分調動學生的主動性、積極性和創(chuàng)造性,促進學生自主發(fā)展,盡可能使學生的潛能得到發(fā)展(4分)。(3)張老師的“新規(guī)定”是在尊重教育教學規(guī)律,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的基礎上,使學生的潛能得到了較充分的發(fā)揮,使學生的學習不再一種負擔,而是一種樂趣,使學生在輕松愉快的環(huán)境中得到了發(fā)展(2分)。
42.(1)這反映了學生思想品德形成的長期性和反復性規(guī)律(2分);(2)學生的思想品德是在活動和交往的基礎上,螺旋式發(fā)展上升的(2分);③這種發(fā)展要經(jīng)過長期地、反復地、不斷地培養(yǎng)和教育(2分);(4)對學生的教育,要堅持長期抓、反復抓、抓反復(.2分);(5)聯(lián)系實際(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