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武教師招聘網
首頁 浙江教師 福建教師 江蘇教師 廣東教師 江西教師 安徽教師 北京教師 上海教師 天津教師 湖南教師 湖北教師 河南教師
河北教師 海南教師 重慶教師 貴州教師 遼寧教師 吉林教師 山西教師 廣西教師 云南教師 陜西教師 甘肅教師 青海教師 四川教師
山東教師 內蒙古教師 黑龍江教師 寧夏教師 新疆教師 西藏教師 教師面試 說課稿 考試大綱 教師招聘試題 特崗教師 教師資格考試 教師資格大綱
杭州教師  廣州教師  長沙教師  南京教師  福州教師  南昌教師  教師考試大綱  教師資格大綱  政治資料  地理資料
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教師招聘試題 >> 教育學試題 >> 內容

2012年中學教師招聘考試教育學仿真試題卷及參考答案九(3)

時間:2012-10-11 15:17:16 點擊:

  核心提示:2012年中學教師招聘考試教育學仿真試題卷及參考答案九 ...
29.改革開放后第三次全教會討論了( )。

A.《教育改革和發展綱要》

B.《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決定》

C.《關于教育體制改革的決定》

D.《義務教育投資實施細則》

E.《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法》

30.教師在教育工作中要做到循序漸進,這是因為( )。

A.學生只有機械記憶的能力

B.教師的知識能力是不一樣的

C.教育活動中要遵循人的身心發展的一般規律

D.教育活動完全受到人的遺傳素質的制約

E.文化科學發展的普遍規律

二、填空題(每題l分,共15分)

1.西方教育學傳統始于古希臘的蘇格拉底、柏拉圖、__________。

2.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連接起來的中介是__________。

3.赫爾巴特出版的__________標志著教育學的誕生。

4.__________是個體身心兩方面逐步走向成熟的時期,人的社會化在青年期基本完成,青年將取得公民的資格,成為社會的正式成員。

5.學校文化建設的關鍵人物是__________,他是學校的領導者、組織者和法人代表。

6.__________是引起社會生活一切方面發展變化的最基本、最內在的因素,因而也是教育發展的決定性因素。

7.學校的__________是學校文化的集中體現。

8.培養具有__________的新一代人才是素質教育的時代特征。

9.素質教育的實踐者歸根結底是__________,所以他們是實施素質教育的關鍵。

10.1995年12月12日頒布的__________規定,持有國家頒布的教師資格證書者才能被聘任。

11.課程計劃中以綱要的形式編寫的、有關學科教學內容的指導性文件稱為__________。

12.__________是進行全面發展教育,實現培養目標的基本途徑。

13.德育的基本途徑是__________。

14.當代最具有影響的德育模式有認知模式、__________、社會模仿模式。

15.應用性研究是指解決某種特定領域的實際問題的研究,具有直接的__________。

三、判斷說明題(先判斷正誤,再改錯;判斷錯誤不得分;每題5分,共25分)

1.初等義務教育普遍實施于近代。

2.在以班級授課制為基本教學組織形式的今天,信息技術有利于實現教育的個陛化。

3.學校教育對個體發展的影響具有即時價值但難有延時價值。

4.學生主體性的形成,既是教育的目的,也是教育成功的條件。

5.常言道,做事先做人,因此學校的中心工作是德育。

四、簡答題(共4題,每題5分,共20分)

1.編制課程計劃的主要原則是什么?

2.簡要說明對“掌握知識與發展智力相結合”這一規律的認識。

3.試述中學德育過程的規律。

4.簡述一個好的班集體具有哪些特征。

五、論述題(共2題,每題15分,共30分)

1.試述創新教育及其在素質教育中的地位。

2.試述師生關系的主要觀點,并談談應如何處理師生關系。

2012年中學教師考試教育學仿真試卷九答案解析

一、不定項選擇題

1.ABD

【解析】廣義的教育包括家庭教育、社會教育和學校教育。狹義的教育主要指學校教育。

2.CE

【解析】昆體良是西方第一個專門論述教育問題的教育家,他的《雄辯術原理》即《論演說家的教育》是西方第一本教育專著。

3.ABCE

【解析】20世紀50年代后教育理論異彩紛呈,著名的教育理論有:布魯納的結構課程理論;贊可夫的實驗教學論體系;布盧姆的掌握學習理論;蘇霍姆林斯基的全面和諧教育理論。

4.BCD

【解析】古希臘的雅典,實行民主政體,公民通過辯論參加城邦事務管理,因此需要掌握演說的方法和技巧,當時的教育者傳授給貴族青年三藝,即文法、修辭、辯證法。

5.BDE

【解析】規范文化,也叫制度文化,是一種確立組織機構、明確成員角色與職責、規范成員行為的文化。規范文化三種表達方式:組織形態、規章制度、角色規范。規范文化發揮著育人職能的制度保證。

6.ABD

【解析】教育對政治經濟制度發展的促進作用表現在:(1)教育實現年輕一代的政治社會化。(2)教育為政治培養專門的人才。通過培養人才實現對政治經濟制度的影響,是教育作用于政治經濟制度的主要途徑。(3)教育對當前的政治變化和發展產生影響。(4)教育可以加速民主進程。

7.B

【解析】科學技術對教育的影響,首先表現為對教育的動力作用。教育事業是一項傳統性很強的事業。歷史證明,教育的某一形態一旦形成,往往幾十年、幾百年一脈相承,而科學卻是活躍的、革命性的。進入現代社會以后,科學已成為第一生產力,成為整個社會發展的強大動力?茖W的發展對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戰,沖擊著教育的習慣領域,導致教育中新與舊、先進與落后之間的矛盾斗爭,最終促成教育的革新與發展。

8.B

【解析】這種觀點認為人的發展是后天的環境決定的,是環境決定論,代表人物是美國的華生。

9.D

【解析】資本主義社會的工業大生產需要大批接受過教育的勞動者,從而需要大批的教師,因此產生了培養教師的師范教育。

10.E

【解析】我國確立教育目的的理論基礎是馬克思主義關于人的全面發展學說。

【解析】教育目的是一切教育工作的出發點,教育目的的實現是教育活動的歸宿,貫穿教育活動的全過程,對一切教育工作具有指導意義,具體說發揮著導向作用、激勵作用、評價作用。

12.CD

【解析】教育活動中學生首先作為人而存在,學生是人,包括以下含義:(1)學生是具有能動性的個體;(2)學生是具有思想情感的個體;(3)學生具有獨特的創造性。

13.ABCE

【解析】l989年聯合國大會通過《兒童權利公約》,其核心精神是維護青少年的社會權力主體地位,這一精神的基本原則包括兒童利益最佳原則、尊重兒童尊嚴原則、尊重兒童觀點與意見原則、無歧視原則。

14.C

【解析】師生關系是辯證統一的關系,在教學中既要重視和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也要重視和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

15.ADE

【解析】按課程任務:基礎型課程、拓展型課程、研究型課程。基礎型課程注重學生作為一個公民所必需的基礎能力的培養,是中學課程的主要組成部分;A型課程是必修課程。拓展型課程重點在于拓展學生的知識與能力,開闊學生的知識視野,發展學生的特殊能力,并遷移到其他方面的學習上。拓展型課程往往是選修課程。研究型課程注重培養學生探究的精神、態度與能力。

作者:不詳 來源:網絡
分享到:
  • 文武教師招聘網(www.guoyanxin667788.com) © 2012 版權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 站長聯系QQ:799752985 浙ICP備11036874號-1
  • Powered by 文武教師招聘網
  • 特级婬片国产在线观看,欧美精品久久久一区二区免费看,亚洲一区二区三区一品精,最新国产福利小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中文字幕综合天堂网 | 午夜福利在线观看爽爽爽 | 亚洲中文字幕永久无线码 | 一二三区中文字幕在线 | 亚洲午夜欧美理论 | 日韩国产欧美一级天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