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填空題】
1、依法治校是指學校以國家法律,法規,規章和文件規定為依據,完善內部各項管理制度和紀律,使學校管理的各個方面都做到有章可循,有法可依。
2、 《教育法》規定,國家建立以財政撥款為主,其他多種渠道籌措教育經費為輔的體制。
3、《義務教育法》規定,國家,社會,學校和家庭依法保障適齡兒童、少年接受義務教育的權利。
4、公民,法人或其他組織認為具體行政行為侵犯其合法權益的,可以 自知道該具體行政行為之日起60日內提出行政復議申請。
5、根據《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的規定,營業性歌舞廳以及其他未成年人不適宜進入的場所,應當設置未成年人禁止進入的標志。
6、《刑法》是規范有關犯罪和刑罰的法律規范的總稱。
7、《學校衛生工作條例》規定,學生每天學習時間(包括自習),中學不超過8小時,小學不超過6小時。
8、實施教育行政處罰的機關,除法律,法規另有規定的外,必須是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的教育行政部門。
9、參加教師資格考試有作弊行為的,其考試成績作廢,3年內不得再次參加教師資格考試。
10、學校對校舍,體育設施,消防設施,各種儀器設備安全狀況,應當每月檢查一次。
11、參加繼續教育是中小學教師的權利和義務。
12、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應立足于教育和保護,從小抓起,對未成年人的不良行為及時進行預防和矯治。
13、學校應當尊重未成年學生的受教育權,不得隨意開除學生。
14、《民法》是調整平等主體的自然人,法人以及其他組織之間的財產關系和人身關系的法律規范的總稱。
15、行政復議,行政訴訟期間,行政處罰不停止執行。
16、《學校體育工作條例》第十四條規定,學校每學年至少舉行一次以田徑項目為主的全校性運動會。
17、對違法犯罪的未成年人,實行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針,堅持教育為主,懲罰為輔的原則。
18、《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許可法》于2004年7月1日正式施行。
19、根據我國《民法通則》的規定,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包括十周歲以上的未成年人和不能完全辨認自己行為的精神病人。
20、權利是以法律形式規定并加以保障的人們所應當或可以享有的一種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