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科學教師招聘考試模擬試題(6)
附帶參考答案
一、新課程理論部分(20分)
( 一 )、填空。(16分,每空0.5分)
1、教育的根本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本次課程改革的任務是全面貫徹黨的__________,調整和改革基礎教育的課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構建符合____________________要求的新的基礎教育課程體系。課程改革的六項具體目標分別是:課程功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本次課程改革的顯著特征是轉變學生的__________。學習方式不僅包括相對的學習方法,而且涉及學習__________、學習__________、學習__________、學習__________等心理因素和心靈力量。所以,轉變學習方式實質上是教育__________觀、__________觀和培養模式的變革。
3、研究性學習是指教師不把現成結論告訴學生,而是學生在教師指導下自主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過程。
4、新課程中教師角色的轉變要求教師是學生學習的__________者;是新型教學關系中的學習者和__________者,也是新課程的__________者和__________者。
5、新課程強調建立促進學生________、教師____________________ 和課程__________的評價體系,在綜合評價的基礎上,更關注個體的__________和多方面的發展潛能。
6、新課程倡導的學生觀是:學生是__________的人,學生是__________的人,學生是具有__________的人。
( 二 )、簡答4分)
新課程中教師的教學行為將發生哪些變化?
二、專業知識部分(80分)
( 一 )、填空(20分,每空1分)
1、科學素養的四個核心因素是科學興趣、__________、__________ 、科學方法。
2、凸透鏡有放大、__________、__________的作用。
3、我國“神州”五號載人飛船首次發射成功,首位航天員是? ?? ?? ?。
4、植物的葉一般可以分為_______ 、_______ 、_______三部分。
5、物體的冷熱程度叫__________。要精確測量物體的溫度,需要使用___________。它是根據_________________的性質制成的。
6、人類生長發育和其他一切生命活動所需要的營養全部來自食物,食物中主要含有蛋白質、_______ 、________ 、_______ 、_______五種營養成分。
7、被稱為“雜交水稻之父”的我國科學家是__________。
8、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是三種常用的凈化水的方法。
9、熱空氣受熱上升,冷空氣流過來補充,就形成了__________。
( 二 )、選擇(10分,每題1分)
1、解剖白菜花的正確順序是(? ? )。
A、萼片、花瓣、雄蕊、雌蕊? ? B、萼片、花瓣、雌蕊、雄蕊
C、萼片、雄蕊、雌蕊、花瓣? ? D、萼片、雄蕊、花瓣、雌蕊
2、世界上種類最多,數量最多的動物是(? ? )。
A、鳥類? ? B、哺乳動物? ???C、爬行動物? ???D、昆蟲
3、下列物體,能溶解于水的是(? ? )。
A、白糖、油? ?B、食鹽、沙? ?C、氧氣、白糖? ?D、白糖、沙
4、用眼睛、鼻子、舌頭辨別物體時的順序,依次為(? ? )。
A、先看后聞再嘗? ?B、先看后嘗再聞? ???C、先嘗后看再聞
5、月球的引力,比地球的小得多,只相當于地球引力的(? ? )。?
A.二分之一 B.六分之一 C.十分之一?
6、我們在燈光下能看到物體,是光的(? ? )。
A、反射現象? ?B、折射現象??C、輻射現象??D、直射現象
7、彩虹的顏色一般可以分為(? ? )。
A、五種? ???B、六種? ???C、七種? ???D、無數種
8、下列不屬于果實的是(? ?)
A、無籽西瓜? ?B、香蕉? ?C、向日葵籽? ?D、蘿卜
9、磁鐵中吸鐵本領最強的部分是在(? ?)。
A、中間和兩端? ?B、中間或兩端? ? C、兩端? ? D、中間
10、使用酒精燈的正確步驟是(? ?)。
A、打開燈帽豎放,從下往上點火,用內焰加熱,從正面蓋上燈帽
B、打開燈帽豎放,從上往下點火,用外焰加熱,從側面蓋上燈帽
C、打開燈帽豎放,從下往上點火,用外焰加熱,從側面蓋上燈帽
( 三 )簡答。(40分,每題8分)
1、小學科學課程的基本理念是什么??
2、日食的成因是什么?
3、雷電是怎樣形成的?
4、什么是光合作用?光合作用對人類有何意義?
5、在《沉與浮》一課教學時,老師發現有些學生是先放鹽,后加水,再放土豆;而另一些同學先放水,后放土豆,再加鹽;都使土豆浮起來了,你如何看待學生這一實驗步驟?
( 四 )、案例分析(10分)
對于下述課堂上的師生對話,你有何感想?
小學科學課上,老師在介紹木星時,按照教材指出它有13顆衛星。突然,有個學生否定了老師的說法:“不,老師,應該是15顆。”另一位學生馬上補充:“不,是16顆。”老師親切地問第一位學生,“你怎么知道是15顆”,學生答“我在一本科普讀物上看到的。”老師接著又問另一位學生,他回答,“最近一期雜志上說是16顆。”這位老師聽了,高興地對同學們說,“你們真了不起!課本上有些知識范圍確實陳舊過時了,老師也落后了。木星的衛星究竟有多少顆,課后我們再研究、核實,好嗎?”:
【參考答案】
教學理論部分
一、填空。(16分,每空0.5分)
1、(為了每一位學生的發展)或(教書育人)。(教育方針),(體系)、(結構)、(內容),(素質教育)。
(課程結構)(課程內容)、(教學模式)、(課程評價)、(課程管理)。
2、(學習方式)。(習慣)、(意識)、(態度)、(品質)。(價值)、(人才)
3、(發現問題)、(探究問題)、(獲得結論)或(獲得知識)。
4、(促進)(研究)(開發)(建設)
5、(全面發展)(不斷提高)(不斷發展)(進步)
6、(發展)(獨立)(獨立意義)
( 二 )、簡答(4分)
1、在對待師生關系上,新課程強調尊重、贊賞。
2、在對待教學關系上,新課程強調幫助、引導。
3、在對待自我上,新課程強調反思。
4、在對待與其他教育者的關系上,新課程強調合作。
二、專業知識部分
( 一 )、填空
1、科學精神、科學概念、
2、成像、聚光
3、楊利偉
4、葉片、葉柄、葉脈
5、溫度、溫度計、液體熱脹冷縮
6、糖類、脂肪、維生素、礦物質
7、袁隆平
8、沉淀 過濾 消毒
9、風
( 二 )、選擇
1、A??2、D 3、C??4、A??5、B 6 、A 7、C??8、D??
9、C??10、C
( 三 )、簡答
1、小學科學課程的基本理念是什么?
答:科學課程要面向全體學生;學生是科學學習的主體;科學學習要以探究為核心;科學課程的內容要滿足社會和學生雙方面的需要;科學課程應具有開放性;科學課程的評價應能促進科學素養的形成與發展。
2、日食的成因是什么?
答:月球圍繞地球轉;地球圍繞太陽轉。當月球轉到太陽和地球中間,三個天體大致成一條直線的時候,月球的影子就會投在地球上。處在月影里的人,由于被月球擋住了視線,就看不見太陽或只能看見太陽的一部分,于是形成了日食。
3、雷電是怎樣形成的?
答:雷電是發生在天空中的大規模的放電現象。天空中的云,有的帶正電,有的帶負電;當兩塊帶不同種電的云相互接近時,就會發生大規模的放電現象。放電時出現的電火花就是閃電,發出的聲音就是雷聲。
4、什么是光合作用?光合作用對人類有何意義?
答:植物的葉子中的每一個葉綠體,都是一個小小的綠色“食品”加工廠。在陽光的照射下,葉綠體可以把根吸收來的水分和由氣孔進來的二氧化碳,合成植物所需要的養料,同時放出氧氣。葉的這種作用叫做光合作用。
意義:葉的光合作用,不僅為植物制造了養料,還為動物和人的生存提供了養料和氧氣。
5、在《沉與浮》一課教學時,老師發現有些學生是先放鹽,后加水,再放土豆;而另一些同學先放水,后放土豆,再加鹽;都使土豆浮起來了,你如何看待學生這一實驗步驟?
答:《沉與浮》一課“土豆沉浮”的實驗程序,先放水與先放鹽對實驗的影響不大,因為不管水與鹽哪樣物體先放,對溶解的鹽水來說,它的密度都不會發生改變(最好先放適量的水,再根據需要多次放鹽進行攪拌)。但對放土豆的先后時間就有一定的講究,如果土豆提前放入水中,在調制(攪拌)鹽水的過程中,時間一長,土豆有可能會被鹽水浸潤,由于鹽水的高滲透作用,土豆內的水分可能會被鹽水析出來,以至于改變土豆的密度,這樣就會影響實驗數據的可靠性。
( 四 )、案例分析
對于下述課堂上的師生對話,你有何感想?
小學科學課上,老師在介紹木星時,按照教材指出它有13顆衛星。突然,有個學生否定了老師的說法:“不,老師,應該是15顆。”另一位學生馬上補充:“不,是16顆。”老師親切地問第一位學生,“你怎么知道是15顆”,學生答“我在一本科普讀物上看到的。”老師接著又問另一位學生,他回答,“最近一期雜志上說是16顆。”這位老師聽了,高興地對同學們說,“你們真了不起!課本上有些知識范圍確實陳舊過時了,老師也落后了。木星的衛星究竟有多少顆,課后我們再研究、核實,好嗎?”
(說明:答題的老師們可根據自己的實踐經驗、學得的理念及獨特的感受,發表自己的感想。以下提供的答題思路僅供參考。)
答題思路:
1.對這位老師的教學至少有以下幾個方面可加以肯定:
A、體現了“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不唯教材”的新理念,讓學生知道知識的更新。
B、能尊重學生,老師能放下架子與學生平等互學,體現了新課程理念下教師角色的轉換。
C、體現了新課程的評價理念,能對學生進行肯定與鼓勵,激發學生學習科學的興趣。
2.對這一教學片斷還可提出以下建議:
A、可借此機會對學生進行科學發展觀教學;
B、可借此機會鼓勵學生創新,激發學生探索宇宙奧秘的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