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集中培訓。各縣(市、區)特崗辦應集中安排組織做好新教師入職前的師德教育和教學培訓工作,尤其是非師范專業畢業生,培訓安排不少于10天(具體時間由各地安排,但須在12月15日前完成)。
(八)上崗任教。特崗教師按各縣區規定的時間赴相關學校上崗任教。
六、服務期的管理
特崗教師在三年聘任(服務)期間,由縣(市、區)教育局(特崗辦)代縣(市、區)政府統一管理,任教學校日常管理,服務期內計算工齡、教齡。縣(市、區)特崗辦參照《陜西省事業單位工作人員考核暫行辦法》(陜人發〔2006〕20號)和《關于規范事業單位人事管理工作有關問題的通知》(陜組通字〔2010〕87號)精神,每學期對特崗教師考核一次(考核結果入檔留存,作為辦理特崗服務證書的主要依據),市特崗辦每年抽查一次。
對違反服務協議和學校規章制度的特崗教師,要依法依規及時處理。對在報考中提供虛假材料;或進入面試環節后,無正當理由放棄崗位資格的;或未按規定報到參加學校教育教學工作的;或不遵守合同,致使學校教育教學工作受到嚴重影響、情況惡劣的;或單方違反合同服務期未滿自行離開的,一經查實,取消特崗教師身份,納入全省教育和人社部門報考者誠信檔案庫。嚴禁借用或安排特崗教師到其他單位非教育教學崗位。
七、服務期滿后的問題
(一)繼續留任。各縣(市、區)政府要按照教育部等四部辦《關于繼續組織實施“農村義務教育階段學校教師特設崗位計劃”的通知》(教師〔2009〕1號)和省委組織部、省人社廳《關于加強和改進基層事業單位招聘工作的通知》(陜人社發〔2017〕11號)要求,對服務期滿且愿意留任的,經教育主管部門考核合格的,按規定程序,報市級事業單位人事綜合管理部門核準后,直接辦理聘用手續,確保入編入崗。
(二)自主擇業。對服務期滿后不愿留任特崗教師,由其自主擇業。本人找到工作后,其戶口檔案關系已經轉到本縣(市、區)的,辦理改派手續;未轉到本縣(市、區)的,辦理派遣手續。
八、政策保障和有關要求
各縣(市、區)政府及有關部門要認真落實2019年第30次省委常委會和第17次省政府常務會議精神,夯實主體責任,建立特崗教師待遇落實“年年清”機制,將教師隊伍建設作為教育投入重點予以優先保障,調整優化財政教育支出結構,健全和加強教師工資待遇長效保障機制,將保障教師工資待遇作為“三保”的重要內容;要認真落實《陜西省教育廳等五部門關于進一步夯實地方政府主體責任建立特崗教師工資待遇落實長效機制的通知》(陜教〔2019〕333號)精神和要求,不斷提升教師的政治地位、社會地位、職業地位,吸引和穩定優秀人才從教。
(一)認真做好特崗教師招聘工作。各地要統籌區域內中小學教師資源,盡快啟動2020年特崗教師招聘工作,進一步優化教師隊伍結構,科學合理設置招聘崗位,確保有不少于20%比例用于體音美、科學、信息技術等緊缺薄弱學科教師補充,確保義務教育階段學校專業體音美教師配備達到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規定標準,并要優先保障深度貧困地區和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教師補充。遵循“公開、公平、自愿、擇優”原則,嚴格按照崗位設置要求和條件招聘教師,嚴格程序,把好特崗教師招聘質量關,不得自行放寬尺度、降低標準。要加強統籌協調,確保招聘計劃100%完成,確保新錄用特崗教師及時到崗任教。
(二)切實保障特崗教師待遇。特崗教師三年聘任期內執行國家統一的工資制度和標準,享受與當地公辦學校在編教師同等待遇。相關津貼補貼由各地根據當地同等條件公辦教師年收入水平和中央補助水平(3.82萬元/年)綜合確定,高出中央補助部分由縣(市、區)政府承擔。各縣(市、區)政府要強化主體責任,落實中央工資性補助資金以外所需的經費投入,確保特崗教師工資按月足額發放。
各縣(市、區)要落實資金,解決好特崗教師的地方性補貼、必要的交通補助、體檢費和按規定納入當地社會保障體系,享受相應的社會保障待遇(商業保險除外)應繳納的相關費用,以及特崗教師崗前集中培訓和招聘相關工作等費用。落實好特崗教師工資與補貼發放、周轉宿舍安排等保障工作,妥善解決特崗教師工作、生活和思想上的實際困難,確保特崗教師在工資待遇、職稱評聘、評優評先、績效考核等方面與當地公辦教師同等對待。落實鄉鎮工作補貼和集中連片特困地區鄉村教師生活補助政策,要將相應崗位的特崗教師納入實施范圍。在“國培計劃”實施中統籌安排,加強對特崗教師的業務培訓,幫助其盡快成長為工作骨干。
(三)切實做好服務期滿特崗教師入編等工作。各縣(市、區)要堅持德才兼備和“公開、平等、競爭、擇優”的原則,嚴格招聘程序,嚴把選人標準和質量,嚴禁在有合格師資來源的情況下“有編不補”,逐步解決有編難補、缺人難進問題。各縣(市、區)要明確職責,密切配合,負責做好特崗計劃的組織實施,具體開展特崗教師招聘工作,按時報送崗位、編制及所需學科等有關數據;每學期對特崗教師進行一次抽查考核,年終進行考評;統籌資金,加強管理,及時掌握各學校特崗教師月工資發放情況,每個季度以報表形式將本季度工資發放情況報市教育局備案;督促本縣(市、區)學校積極做好特崗教師工資發放、住房安排等相關生活待遇保障工作。
要嚴格按照文件要求,保證三年服務期滿、考核合格且愿意留任的特崗教師及時入編并落實工作崗位,扎實做好相關人事、工資關系等接轉,不得再實行試用期。做好《農村義務教育階段學校教師特設崗位計劃〉教師服務證書》(以下簡稱教師服務證書)發放和管理工作,參加特崗計劃服務期滿且考核合格的,自服務期滿起3年內參加全國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初試總分加10分,同等條件下優先錄取。充分掌握特崗教師的基本信息,加強特崗計劃實施工作的動態管理。及時補充、更新“全國教師管理信息系統”中特崗教師信息,要做好在崗特崗教師的數據統計、教師服務證書信息統計和2021年特設崗位需求預測工作。
(四)大力宣傳特崗計劃的成果和特崗教師的先進事跡。各地要通過多種宣傳渠道,深入宣傳黨和政府有關高校畢業生到基層就業政策,大力宣傳高校畢業生在基層創業成才的先進典型,鼓勵畢業生面向基層就業,唱響到基層、到西部、到祖國最需要地方建功立業的主旋律,在全社會形成良好的輿論導向,積極做好特崗計劃實施的相關事宜。深入挖掘特崗教師中的優秀典型,通過多種形式和渠道,廣泛宣傳特崗教師志存高遠、扎根農村的奉獻精神和感人事跡。加強對特崗計劃在提升農村義務教育質量,促進教育公平方面發揮作用和取得成果的總結和宣傳,努力營造實施特崗計劃的良好工作氛圍。
(五)加大對特崗計劃實施工作的督查力度。市教育局將加強特崗教師保障政策落實工作的監督和檢查,對于無故拖欠特崗教師工資,不能為其繳納五險一金,不能及時為服務期滿留任特崗教師辦理入編手續等情況,一經核實,給予通報批評,并將在今后“國培計劃”、骨干培養、評優樹模等指標分配上進行削減,問題突出的將暫停特崗計劃。
實施特崗計劃是中央支持中西部農村基礎教育事業的一項重要舉措。各縣(市、區)務必高度重視,加強組織領導,采取有效措施,確保特崗計劃積極、穩步地進行。
聯系人:劉俊偉(市教育局人事科)
聯系電話:0911-2160802
電子郵箱:424688321@qq.com
中共延安市委機構編制委員會辦公室延安市教育局
延安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延安市財政局
延安市醫療保障局
2020年6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