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2013年中學音樂教師招聘考試和聲學的基礎知識(2)
其它音級上的屬和弦
既然我們有了重屬和弦、下屬上的屬和弦、vi級上的屬和弦,那么可不可以有ii級上的屬和弦、iii級上的屬和弦呢?當然可以?刹豢梢杂衯ii級上的屬和弦呢?小調中的vii級大三和弦可以,而大調的vii級和和聲小調的七級減三和弦就不行了,因為減和弦不能建立起大小調的調性。
除了屬音上的屬和弦習慣上被成為重屬和弦外,其它音級上的屬和弦可以統稱為“副屬和弦”。把副屬和弦運用到音樂當中,音樂就豐富了很多。
上例是我為木偶劇“the bell”中第四幕中的愛情主題的配音,下面是這段音樂的midi文件:
從理論上講,副屬和聲組,不僅可以有副屬三和弦、副屬七和弦,還可以有副屬九和弦,加附加音的副屬和弦等等,但是從效果上,有些和弦不一定很好,這就需要經過摸索、實踐來自己掌握了。通常,七和弦是最常用的。
這樣,我們就可以把我們原來的模進:i-iv-vii-iii-vi-ii-v-i,變成:i-v/iv-iv-v/iii-iii-v/ii-ii-v-i。
其實我更喜歡這樣做:
上例中,我們看到,在n級的屬和弦前面可以加n級的ii級和弦,及n調的ii-v-i。
這個模進,還可以進一步變成:i-v/iv-iv-v/iii-v/vi-v/ii-v/v-v-(i)。
這一下可以一直進行下去,這個進行完全是一個屬和弦到另一個屬和弦的進行,暫時失去了調性,因此可以在任何點上,用解決到主和弦的方法停下來,再鞏固這個調性,就可以成功的進行轉調。
逐漸轉調法在傳統和聲中,從一個調轉到另一個調的基本方法是利用“中介和弦”,“中介和弦”及兩個調共同擁有的和弦。用的最多的中介和弦恐怕是后調的主和弦了。
傳統和聲中最常用的轉調方法是:中介和弦-后調的屬和聲組和弦-后調的主和弦。這里,屬和聲組和弦可以包括屬和弦和導和弦,前面可以加ii級和弦、下屬和弦、或終止四六和弦,這樣可使調性更鞏固。
以c大調為例,運用中介和弦可以直接轉到的調分別為:a小調、g大調、e小調、f大調、d小調、f小調。我們發現這里面有一個規律,及:c大調能直接轉到的調,都是以c大調各級上的正三和副三和弦為主和弦的調。當然,vii級除外,因為vii級是減三和弦,無法建立調中心。為什么f小調也屬于這一類呢?因為f小調的主和弦是c和聲大調的小下屬和弦。
下面再看看a小調,運用中介和弦可以從a小調直接轉到的調分別為:c大調、e小調、g大調、d小調、f大調、e 大調。包括e大調的道理是因為e大三和弦是a和聲小調的屬和弦。如果從e大調出發,a小調的主和弦是e和聲大調的小下屬和弦,關系和c大調與f小調一樣。從f小調出發,c大調是f和聲小調的屬和弦。
運用中介和弦可以直接轉到的調稱為“一級關系調”。
如果兩個調之間找不到“中介和弦”,那怎么辦呢?這就需要利用一個“中介調”。這個“中介調”分別和前調和后調都有中介和弦(及和前調和后調都是一級關系調),利用中介和弦先從前調轉到中介調,再從中介調轉到后調,這個轉調的過程及“逐漸轉調”。通過一個中介調可以轉到的兩個調之間稱為“二級關系調”。
如果兩個調之間沒有中介調,這就要通過一個前調的“二級關系調”來轉調,過程是這樣的:從前調出發,先轉到一個它的一級關系調,再通過這個一級關系調轉到前調的一個二級關系調,然后再轉到后調,這個后調稱為前調的“*** 關系調”。如果通過兩個中介調還轉不到的調則為“四級關系調”。通過三個中介調可以轉到任何一個調,沒有更遠的關系了。
遠關系轉調時,由于可以選擇的路線很多,最好采用大小調混合的手法,沿途經過的調不要總是大調或者總是小調,混合起來效果更好。此外就是不一定走直線,有時關系比較近的調,也可以通過很多次轉調,繞一個大彎來達到,以豐富和聲的色彩。
下面是從c大調利用逐漸轉調法轉到降b小調的例子,其中最后一次轉調沒有利用中介和弦,這種方式在近代作品中也是比較常見的。
這種逐漸轉到遠關系調的轉調法,在古典音樂中很常用,而在現代的流行音樂中其實很少見,因為這種方法需要比較長的轉調段落,這種段落在古典音樂中,特別是再現之前,非常常見,而在現代流行音樂中幾乎沒有,因此這種轉調法也就沒有“用武之地”了。還有一個原因是美學上的,古典音樂比較重視調性的功能性,前后調性的邏輯關系、調性沖突、解決等;而現代流行音樂注重調性的“色彩”,而要體現調性色彩的變化,最好是突然呈現一個新的調。比如,用逐漸轉調法從c大調轉到降e大調,在流行音樂中,一般情況下沒有直接跳到降e大調好。
突然轉調法
通過減七和弦的突然轉調
我們知道減七和弦是三個小三度疊置而成的,以同一個音為低音的減七和弦、減五六和弦、減三四和弦和減二和弦,只是和弦音記譜的不同,在十二平均律里,音響上沒有任何區別。
可解決到不同的調:
通過減七和弦的這種模糊性,可以進行突然轉調,直接轉到其它七個調之一。
通過屬和弦或二級和弦的突然轉調:
由于人們對于轉調的適應性大大提高,比較突然的轉調,在近代的音樂作品里也不顯得很怪,這使得作曲家在運用轉調方面更大膽,有些時候往往不用中介和弦,突然加入一個和前面不太有關系的屬和弦或二級和弦,就一下跳入一個新調。這種方式與其說是轉調,不如說是換調。
上面的例子是摘自我的和聲習題,在四小節內從降b小調轉到b小調。此例的第二個和弦為那波里二和弦,本教程的第三章中將有介紹。為了使音樂更自然,轉調時可以運用模進。
色彩性換調:
我們經常可以看到一些流行音樂作品,在進入***后突然換了一個調,中間沒有任何過渡,和聲色彩為之一變,效果非常好。這種換調常用的調性為,原調的上大二度、上小二度、上小三度、下大三度、純四、純五度,上大三度或者下小三度。如果以c大調為原調,分別為d大調、降d大調、降e大調、降a大調、f大調、g 大調、e大調或者a大調。在實際運用中究竟采取哪個調,可根據作品的風格,作者的喜好,和樂器和人聲的音域決定,沒有一定之規,甚至曾四度,即c大調到升f大調也是可以運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