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武教師招聘網
首頁 浙江教師 福建教師 江蘇教師 廣東教師 江西教師 安徽教師 北京教師 上海教師 天津教師 湖南教師 湖北教師 河南教師
河北教師 海南教師 重慶教師 貴州教師 遼寧教師 吉林教師 山西教師 廣西教師 云南教師 陜西教師 甘肅教師 青海教師 四川教師
山東教師 內蒙古教師 黑龍江教師 寧夏教師 新疆教師 西藏教師 教師面試 說課稿 考試大綱 教師招聘試題 特崗教師 教師資格考試 教師資格大綱
杭州教師  廣州教師  長沙教師  南京教師  福州教師  南昌教師  教師考試大綱  教師資格大綱  政治資料  地理資料
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說課稿 >> 初中生物說課稿 >> 內容

初中生物說課稿:《人類的起源和發展》

時間:2012-3-13 19:38:17 點擊:

Ⅰ、說教材:

一、教材的地位

本單元貫徹了以人與生物圈為主線構建框架的思路,力求引導學生在生物圈這個大的背景下思考人類生存和發展的問題。這部分內容不僅與上冊教材有密切的聯系,而且又是本冊的開頭,因此起著承上啟下的作用。

人類的起源和發展問題是一個重大的科學問題,容易激發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同時又是人類史上科學與偽科學斗爭的一個過程,因此探索這個問題具有重要的意義。

通過本節的學習,我們知道:人類是由于環境的改變,經過極其艱苦、漫長的過程,通過勞動才進化來的。因而啟發我們必須以積極的態度去適應不斷變化的環境,形成熱愛勞動、熱愛生活的積極態度;同時也應意識到人既是生物圈中的一分子,又是自然界的強者,人類已強大到能夠影響生物圈的面貌,為此我們應該處理好與生物圈的關系。

從以上可知,本節教材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必須認真上好。

二、教學目標

<一>、知識目標:

1、能說出人類與現代類人猿共同起源于森林古猿。

2、知道人類是由于環境的變化,在與自然環境的艱苦斗爭過程中逐漸進化來的。

3、概述人類在起源和發展過程中自身形態、使用工具等方面的變化。

<二>、能力目標:

1、通過指導學生課前收集有關人類的起源和進化的資料等,培養學生收集資料、獲取信息的能力。

2、通過對人類的起源和進化的探究,打開學生思路,培養他們的觀察能力、想象能力、分析能力、比較問題能力及口頭表達能力。

<三>、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

1、培養學生以科學的態度認識人類的起源和進化問題,樹立人類進化與發展的辯證唯物主義觀點。

2、培養學生樹立珍愛生命、熱愛勞動、愛惜我們的家園——生物圈及人類應當與自然和諧發展的觀點。

3、培養學生探索科學的精神、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及民族自豪感。

4、培養學生善于與人合作的良好品質。

<四>、方法目標:

1、培養學生運用比較法來找出事物的異同點。

2、培養學生運用證據、事實來說明觀點的科學方法。

3、培養學生運用辯證唯物主義觀點來分析和解決問題。

4、培養學生運用理論聯系實際的觀點來學習生物學。

上述教學目標中,知識目標和能力目標體現了顯性教育價值,而方法目標和品格目標則體現了隱性教育價值。

三、教學重、難點:

1、人類不僅依賴于生物圈的資源和環境,而且影響和改變著生物圈,因此要建立人與自然的和諧關系,愛惜我們的家園——生物圈。

2、人類起源于森林古猿,并且是在與自然環境的斗爭中逐漸進化來的,要珍愛生命。

3、培養學生分析資料(如圖片、化石等)、觀察問題、思考問題、討論問題、語言表達等能力。

四、關鍵點:

1、處理好本節教材承上啟下的關系。

2、注意能力的培養和情感的教育。

3、處理好基本觀點及學術界中的爭論的關系。

4、要注意強調環境的變化與生物的起源和進化的關系。

Ⅱ、說教法:

新教材的指導思想是以全面提高學生的科學素養為宗旨,以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重點,以促進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變被動接受式學習為主動探究式學習為突破口,使教材符合學生的實際,因此本人根據本節教材的特點和學生情況主要采用了以下幾種教學法。

1、精心整合教材。

本節教材中的資料豐富,但提出的問題中有一些不能緊扣教學目標,且由于時間的關系也不能一一討論,所以我對此進行了適當調整。如人與類人猿的數量問題讓學生課前去查找資料并放在進化發展中去講。而與教學目標無多大關系的四種現代類人猿的分布問題課堂就省略不講,布置學生課外時間去完成。另外有一些與本節教材關系密切的問題,如導言,因為關系到這冊教材如何與上冊銜接,而且還關系到我們該如何思考人類與地球關系的情感教育問題,因而花了較多時間,作為情感教育的重點來講。同時這節課的教學設計還注意與本單元第七章呼應,做到扣緊單元主題。

2、把握好這節教材中有關科學的基本觀點及開放性的關系。

這節教材內容豐富,資料多,但學生學習起來有一定的難度,且許多問題是學術界爭論不休的。對這樣懸而未解的問題,我們要在眾多的爭論中給出科學的基本觀點,即生物是進化來的(即達爾文的進化論),而非由神創造的(即神創論)。但由于歷史久遠,且由于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因此存在著不同的學術觀點,這是正常的。由此培養學生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和探索精神。

3、注重學生探究能力的培養及情感教育。

本節教材的知識目標不是很多,但在教學過程中要注意通過多種方式,如觀察思考、技能訓練、資料分析、信息查詢、閱讀討論等活動,讓學生在各種活動中主動地獲取知識。提高學生的觀察能力、分析能力、語言表達能力等,從而發展學生的探究能力及發散性思維。另外情感教育也是本節教材不可缺少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不論是開始的導言,還是人類的起源和進化內容中的生物與環境的關系,及教材的最后部分等,都涉及到情感教育問題,因此要注意這方面的啟迪教育。

4、應用好多媒體這個重要的現代化教學手段。

本節教材不僅資料多,且由于起源及進化的過程距離現代的生活極為遙遠,因而難度大,所以必須借助多媒體手段,達到高效、簡潔、直觀的效果,還可以引發學生的想象力,另外情感教育更是需要錄相片段來展示說明,才能更加形象生動。如將東非大裂谷這部分內容,先通過閱讀文字資料,再觀察圖片,這樣起到非常形象直觀的效果。

總之,在課堂教學過程中,要注意多種方法的有機結合,才能達到最佳的效果。

Ⅲ、說學法:

教學是教師的教與學生的學組成雙邊活動,在新教材中,更注重促進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因此在教學中要注意對學生進行學法的指導,教會學生學習。本人主要從以下方面進行指導。

1、要運用辯證唯物主義觀點來學習。

有關人類的起源和進化的觀點雖然有多種爭論,但歸根結底人是從古猿進化而來的,而絕不是如神創論中所說的人是由神創造而來的;另外生物的進化是由于環境的改變而引起的,且是經過極其漫長的過程;觀點要通過證據、事實來說明……總之,課文這方面的例子很多,要注意引導學生用科學的辨證唯物主義觀點來分析。

2、善于運用不同的方法來解決不同的問題。

本節內容涉及的問題較多,因此要根據不同的問題,要運用不同的方法來解決。如分析人與現代類人猿的相似之處、人類的起源及發展過程中人發生了哪些變化等問題,要用觀察比較法;而研究人的起源和發展的知識則要通過分析資料、地質考察、尋找證據、觀察閱讀、思考討論等方法。

3、重視對課文的閱讀和理解。

本節教材的篇幅不大,但內容豐富且高度概括。本節前后有近8面的內容,不僅資料圖片多,且活動也多,初看起來很繁雜。因此在注重營造活躍的課堂氣氛及學生能力培養的同時,還要注意知識的梳理,這樣才能對整節內容有一個清晰的輪廓。而通過閱讀理解課文就是一個極好的方式。

作者:不詳 來源:網絡
相關文章
  • 文武教師招聘網(www.guoyanxin667788.com) © 2012 版權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 站長聯系QQ:799752985 浙ICP備11036874號-1
  • Powered by 文武教師招聘網
  • 特级婬片国产在线观看,欧美精品久久久一区二区免费看,亚洲一区二区三区一品精,最新国产福利小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欧美人成网站在线观看看 | 精品在线视频一区 | 亚洲人曰屄在线视频 | 中文字幕在线你懂的视频 | 亚洲高清揄拍国产 | 日韩一区二区在线蜜桃播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