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武教師招聘網
首頁 浙江教師 福建教師 江蘇教師 廣東教師 江西教師 安徽教師 北京教師 上海教師 天津教師 湖南教師 湖北教師 河南教師
河北教師 海南教師 重慶教師 貴州教師 遼寧教師 吉林教師 山西教師 廣西教師 云南教師 陜西教師 甘肅教師 青海教師 四川教師
山東教師 內蒙古教師 黑龍江教師 寧夏教師 新疆教師 西藏教師 教師面試 說課稿 考試大綱 教師招聘試題 特崗教師 教師資格考試 教師資格大綱
杭州教師  廣州教師  長沙教師  南京教師  福州教師  南昌教師  教師考試大綱  教師資格大綱  政治資料  地理資料
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教師招聘試題 >> 化學教師招聘試題 >> 內容

初中化學教師招聘考試基礎知識總結和常用口訣(2)

時間:2011-7-30 14:42:43 點擊:

  核心提示:一、物質的學名、俗名及化學式 ⑴金剛石、石墨:C⑵水銀、汞:Hg (3)生石灰、氧化鈣:CaO(4)干冰(固體二氧化碳):CO2 (5)鹽酸、氫氯酸:HCl(6)亞硫酸:H2SO3 (7)氫硫酸:H2S (8)熟石灰、消石灰:Ca(OH)2 (9)苛性鈉、火堿、燒堿:NaOH (10)純堿:Na...
初三化學復習資料(溶液)  
      1. 什么是溶液:一種或幾種物質分散到另一種物質里,形成均一的、穩定的混合物就是溶液。小液滴分散到液體里形成的混合物叫做乳濁液。
      溶液的特征:均一、穩定;均一指的是溶液各部分的性質一樣;穩定指的是只要溫度不改變、水分不蒸發,溶質就不會分離出來。
      溶液的組成:溶液由溶質和溶劑組成。溶液的質量=溶質的質量+溶劑的質量。能溶解其它物質的物質叫做溶劑,被溶解的物質叫做溶質。溶質可以是固體,也可以是氣體或液體物質。溶劑一般為液體物質。水是最常用的溶劑,其次有酒精、汽油等。
      溶液的應用:溶液在工農業生產中和生活中有廣泛應用。(1)溶液對生命活動有很大意義。(2)在溶液中可加快反應物之間的化學反應速率。
      2. 溶解的過程:溶質在溶解的過程中,有的放出熱量,有的吸收熱量。
      3. 溶液的狀態:在一定溫度下,向一定量溶劑里加入某種溶質,當溶質不能溶解時,所得溶液叫做這種溶質的飽和溶液;還能繼續溶解,叫做這種溶質的不飽和溶液。飽和溶液和不飽和溶液可以相互轉化。
      不飽和溶液    (溶質的溶解度隨著溫度的升高而增大)
      4.固體溶解度:表示在一定溫度下,某物質在100g溶劑里達到飽和狀態時所溶解的質量。多數固體的溶解度隨溫度的升高而增大,但也有少數固體的溶解度隨溫度的升高而減小。
      5. 氣體的溶解度:是指這種氣體在壓強為101kPa和一定溫度時溶解在1體積水里達到飽和狀態時的氣體體積。
      6. 溶解度曲線:物質的溶解度隨溫度變化的曲線叫做溶解度曲線。應用溶解度曲線可以查出某種物質在一定溫度時的溶解度。
      7. 結晶
      (l)定義:從溶液中析出具有一定幾何外形的固體的過程稱為結晶。該過程中形成的具有規則的幾何外形的固體叫做晶體。
      (2)方法:
      ①蒸發溶劑法:適用于溶解度受溫度變化影響不大的固體溶質,如從海水中提取食鹽等。
      ②冷卻熱飽和溶液法:適用于溶解度受溫度變化影響很大的固體溶質,如KNO3的熱飽和溶液冷卻后析出硝酸鉀晶體。
      (3)日常生活中的結晶現象:
      ①被汗水浸濕的衣服晾干后,出現白色的鹽斑,是因為汗水中含有的氯化鈉等物質結晶析出晶體的緣故。
      ②久置的硫酸銅溶液的試劑瓶口出現藍色的硫酸銅晶體。
      ③海水曬鹽。
      8. 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是溶質質量與溶液質量之比。(溶液組成的一種表示方法)
      溶質的質量分數= ×100%
      可以利用上式進行溶質質量分數的有關計算并根據需要配制溶質質量分數一定的溶液。
      第7單元 酸 堿 鹽
      1. 酸堿指示劑(石蕊、酚酞)遇酸、堿溶液的變色情況;
      稀鹽酸 氫氧化鈉溶液
      紫色石蕊試液 紅 藍
      無色酚酞試液 無 紅
      2. 常見的酸
      (1)常見酸的物理性質及用途:
      物理性質 用途
      鹽酸
      (HCl) 濃鹽酸是無色、有刺激性氣味的液體,易揮發,在空氣中冒白霧,有酸味。
      重要化工產品。用于金屬表面除銹、制造藥物(如鹽酸麻黃素、氯化鋅)等;人體胃液中的鹽酸可幫助消化
      硫酸
      (H2SO4) 濃硫酸是無色、粘稠、油狀液體,有吸水性,溶于水時放熱。
      重要化工原料。可用于生產化肥、農藥、火藥、染料以及冶煉金屬、精煉石油和金屬除銹等;在實驗室常用作干燥劑
      (2)酸的通性:(掌握稀鹽酸、稀硫酸的化學性質,知道它們的用途。)
      ① 酸能使酸堿指示劑顯示不同的顏色;
      ② 酸能與多種活潑金屬反應,生成氫氣;
      注意:活潑金屬指的是在金屬活動順序表中排在(H)前面的金屬,但K、ca、Na等金屬可直接與水反應,Sn和Pb反應過于緩慢,所以,一般我們討論的是Mg、Al、Zn、Fe四種金屬,且與酸反應的速度依次減慢;而酸一般指鹽酸和稀硫酸,因濃硫酸和硝酸有氧化性,它們與活潑金屬反應時,不能產生氫氣。
      與稀鹽酸反應 與稀硫酸反應
      鎂 Mg+2HCl=MgCl2+H2↑ Mg+H2SO4=MgSO4+H2↑
      鋁 2Al+6HCl=2AlCl3+3H2↑ 2Al+3H2SO4=Al2(SO4)3+3H2↑
      鋅 Zn+2HCl=ZnCl2+H2↑ Zn+H2SO4=ZnSO4+H2↑
      鐵 Fe+2HCl=FeCl2+H2↑ Fe+H2SO4=FeSO4+H2↑
      (FeCl2 溶液、FeSO4溶液的顏色為淺綠色)
      ③ 酸能與某些金屬氧化物反應,生成水。
      鐵銹 氧化銅
      鹽酸 Fe2O3+6HCl=2FeCl3+H2O CuO+2HCl=CuCl2+H2O
      硫酸 Fe2O3+3H2SO4=Fe2(SO4)3+3H2O CuO +H2SO4=CuSO4+H2O
      (FeCl3溶液、Fe2(SO4)3溶液為黃色;CuCl2溶液為綠色;CuSO4溶液為藍色。)
      3. 常見的堿
      (1)常見堿的物理性質及用途:
      俗名 物理性質 用途
      氫氧化鈉
      (NaOH)
      苛性鈉、火堿、燒堿 純凈的氫氧化鈉是白色固體,極易溶于水、溶于水時放出大量的熱,能夠吸收空氣中的水蒸氣而潮解。
      重要化工原料,用于肥皂、石油、造紙、紡織和印染等工業,在生活中可用來除去油污。
      氫氧化鈣
      (Ca(OH)2) 熟石灰、消石灰 白色粉末狀固體、微溶于水、其水溶液俗稱石灰水。 用于建筑材料、制漂白粉、氫氧化鈉,改良土壤,制波爾多液。
      氫氧化鈣制取CaO+H2O=Ca(OH)2 (反應放出大量的熱)
      (2)堿的通性:(掌握氫氧化鈉、氫氧化鈣的性質,知道它們的用途。)
      ①堿能使酸堿指示劑顯示不同的顏色;
      ② 堿能與某些非金屬氧化物反應,生成水。
      比較:2NaOH+CO2=Na2CO3+H2O與 Ca(OH)2+CO2=CaCO3↓+H2O (可用于區別兩種堿)
      注意:氫氧化鈉的保存方法—密封保存。原因:易吸收水分潮解;能與空氣中的CO2反應。
      4. 酸、堿溶液的稀釋方法; 濃硫酸稀釋的正確操作:在稀釋濃硫酸時,一定要把濃硫酸沿器壁慢注入水里,并不斷攪拌。切不可將水倒進濃硫酸里。
      5. 酸和堿有腐蝕性,使用時一定要注意安全;
      6. 中和反應:酸和堿作用生成鹽和水的反應叫中和反應。中和反應有廣泛的應用。
      7. 溶液的酸堿度可用pH表示。PH與溶液酸堿性的關系:
      pH<7,溶液為酸性;pH=7,溶液為中性;pH>7,溶液為堿性。
      用pH試紙可測定溶液的酸堿度。
      8. 鹽是在水溶液中能解離出金屬離子和酸根離子的化合物。
      1.重要的酸——鹽酸.硫酸的物理性質及其用途;
      2.酸的化學性質;
      3.中和反應及應用;
      4.濃硫酸的特性.稀釋及事故的處理;
      5.重要的堿——氫氧化鈉和氫氧化鈣的物理性質.用途及腐蝕性;
      6.溶液的導電性及原因;
      7.溶液酸堿度表示——pH及應用;
      8.重要的鹽——氯化鈉.碳酸鈉.碳酸鈣的物理性質及用途;
      9.粗鹽的提純;過濾和蒸發操作;
      10.CO32-的鑒定;
      11. 發生復分解反應的條件。
      知識提要
      1. 中常見的酸有鹽酸、硫酸、硝酸等。
      (1) (1) 鹽酸和硫酸的物理性質
      ①鹽酸是氯化氫的水溶液,化學上也叫氫氯酸,化學式HCl,相對分子質量為36. 5。
      純凈的鹽酸是無色有刺激性酸味的液體,有揮發性,和腐蝕性。
      常用于制藥、試劑、金屬除銹及制造其他化工產品,是胃液中的主要成分,幫助消化。
      ②硫酸H2SO4,相對分子質量98。
      純凈的濃硫酸為無色粘稠油狀液體,有吸水性,易溶于水,溶解時放出大量熱,有強烈的腐蝕性。
      可用作一些氣體的干燥劑,廣泛用于生產化肥、農藥、火藥、染料及金屬除銹、蓄電池等。
      稀釋濃硫酸時會放出大量的熱,很易使水和酸液沸騰飛濺出來而發生事故。因此,在稀釋濃硫酸時,一定要把濃硫酸沿著器壁慢慢地注入水里,并不斷地用玻璃棒攪拌。
      (2) (2) 鹽酸和硫酸的化學性質
      HCl H2SO4
      ①跟指示劑的作用 使紫色石蕊試液變紅色
      無色酚酞不變色 使紫色石蕊試液變紅色
      無色酚酞不變色
      ②跟活潑金屬的反應 Mg+2HCl==MgCl2+H2↑
      Fe+2HCl==FeCl2+H2↑ Zn+H2SO4==ZnSO4+H2↑
      2Al+3H2SO4==Al2(SO4)3+3H2↑
      ③跟金屬氧化物的反應 Fe2O3+6HCl=2FeCl3+3H2O
      CuO+2HCl= CuCl2+H2O Fe2O3+3H2SO4=Fe2(SO4)3+3H2O
      CuO+H2SO4=CuSO4+H2O
      ④跟堿的中和反應 NaOH+HCl=NaCl+H2O
      Cu(OH)2+2HCl=CuCl2+2H2O 2NaOH+H2SO4=Na2SO4+2H2O
      Cu(OH)2+H2SO4=CuSO4+2H2O
      ⑤跟某些鹽的反應 CaCO3+2HCl=CaCl2+H2O+CO2↑
      HCl+AgNO3=AgCl↓+HNO3 H2SO4+Na2CO3=Na2SO4+H2O+CO2↑
      H2SO4+BaCl2=BaSO4↓+2HCl
      2. 生活中常見的堿有氫氧化鈉、氫氧化鈣等
      (1) (1) 氫氧化鈉、氫氧化鈣的物理性質
      ①氫氧化鈉化學式NaOH,相對分子質量是40,俗名叫火堿、燒堿、苛性鈉。
      純凈的氫氧化鈉為白色固體,在空氣中易吸濕而潮解。極易溶于水且放熱。有強烈的腐蝕性。
      可用作干燥劑,廣泛用于制肥皂、石油、造紙、紡織和印染等。
      ②氫氧化鈣化學式Ca(OH)2,相對分子質量74,俗名熟石灰、消石灰等
      氫氧化鈣是白色粉末,微溶于水,放熱,其澄清水溶液叫石灰水,有腐蝕性和吸濕性。
      用于建筑業、農業上的改良酸性土壤等。
      (2) (2) NaOH和Ca(OH)2的化學性質
      NaOH Ca(OH)2
      ①跟指示劑的反應 使紫色石蕊變藍色
      使無色酚酞變紅色 使紫色石蕊變藍色
      使無色酚酞變紅色
      ②跟非金屬氧化物的反應 2NaOH+CO2=Na2CO3+H2O
      2NaOH+SO2=Na2SO3+H2O Ca(OH)2+CO2=CaCO3↓+H2O
      ③跟酸的中和反應 NaOH+HNO3=NaNO3+H2O Ca(OH)2+2 HCl=CaCl2+ 2H2O
      3. 常見的鹽有氯化鈉、碳酸鈉、碳酸鈣等
      ①氯化鈉化學式NaCl,廣泛分布在海水、鹽湖、鹽井、鹽礦中,它是食鹽的主要成分,是一種白色有咸味的固體,易溶于水,溶解度受溫度變化影響不大。對維持人體體液的平衡起著重要作用。它是重要的化工原料,用于制造燒堿、氯氣、鹽酸、漂白粉、純堿等,醫療上的生理鹽水、農業上的選種等用途。
      ②碳酸鈉化學式Na2CO3,俗名純堿或蘇打,是白色易溶于水的固體。它是一種重要的化工原料,用于玻璃、造紙、紡織和洗滌劑的生產等。
      ③碳酸鈣化學式CaCO3。它是石灰石、大理石的主要成分,是一種白色難溶于水的固體。石灰石、大理石是重要的建筑材料。還可作人體補鈣劑。
      4. 常見的化肥氮肥、磷肥、鉀肥和復合肥。
      (1)常見的氮肥有銨鹽如NH4Cl、NH4HCO3,硝酸鹽如NH4NO3和NaNO3,還有尿素CO(NH2)2、氨水NH3•H2O等。氮是植物體內蛋白質、核酸和葉綠素的組成元素,能促進作物的莖、葉生長茂盛,葉色濃綠。
      (2)常見的磷肥有磷礦粉Ca3(PO4)2、鈣鎂磷肥、過磷酸鈣〖Ca
      (H2PO4)2和CaSO4的混合物〗。磷是植物體內核酸、蛋白質和酶等多種重要化合物的組成元素,可以促進作物生長,增強作物的抗寒、抗旱能力。
      (3)常用的鉀肥有K2SO4和KCl等。鉀具有保證各種代謝過程的順利進行、促進植物生長、增強抗病蟲害和抗倒伏能力等功能。
      (4)時含有兩種或兩種以上的營養元素的化肥叫復合肥料。如KNO3和NH4H2PO4等。
      化肥對提高農作物產量有重要作用,但不合理的使用也對環境造成一定的污染。
      5. CO32-的鑒定:
      取樣品與試管中,加入稀鹽酸,如有能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的氣體產生,證明樣品中含有CO32-。
      6. 復分解反應的條件:只有兩種化合物互相交換成分,生成物中有沉淀或有氣體或有水生成時,復分解反應才可以發生。
     初三化學復習資料(元素及其化合物)
      1、化學是一門研究物質的組成、結構、性質以及變化規律的以實驗為基礎自然科學。物理和化學的共同點:都是以實驗為基礎的自然科學.
      2、化學變化和物理變化的根本區別是:有沒有新物質的生成。化學變化中伴隨發生一些如放熱、發光、變色、放出氣體、生成沉淀等現象。
      3、物理性質——狀態、氣味、熔點、沸點、硬度、密度、延展性、溶解性、揮發性、導電性、吸附性等。
      4、化學性質——氧化性、還原性、金屬活動性、活潑性、穩定性、腐蝕性、毒性等。
      5、綠色粉末堿式碳酸銅加熱后,①綠色粉末變成黑色,②管口出現小水滴,③石灰水變渾濁。 Cu2(OH)2CO3—
      6、我國的某些化學工藝像造紙、制火藥、燒瓷器,發明很早,對世界文明作出過巨大貢獻。 
      

作者:不詳 來源:網絡
  • 文武教師招聘網(www.guoyanxin667788.com) © 2012 版權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 站長聯系QQ:799752985 浙ICP備11036874號-1
  • Powered by 文武教師招聘網
  • 特级婬片国产在线观看,欧美精品久久久一区二区免费看,亚洲一区二区三区一品精,最新国产福利小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网中文字幕 | 亚洲第一天堂国产丝袜熟女 | 一区二区三区国产视频 | 午夜一区二区三区不卡视频 | 日本高清无卡码一区二区久久 | 最新精品国偷自产在线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