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湖南懷化市芷江治縣初中起點農村教師公費定向培養計劃招生公告【45人】
為貫徹落實《湖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印發<湖南省鄉村教師支持計劃(2015—2020年)實施辦法>的通知》(湘政辦發〔2015〕114號)及《湖南省教育廳關于做好2018年初中起點農村教師公費定向培養計劃招生工作的通知》(湘教發〔2018〕17號)文件要求精神,切實加強我縣農村初中教師、小學教師、幼兒園教師隊伍建設,2018年,我縣繼續實施初中起點農村教師公費定向培養工作,按照“自愿報名、擇優錄取、公費培養、定向定期服務”的原則,為我縣縣以下農村初中、小學及幼兒園培養合格教師,為做好招生工作,結合我縣實際,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定向培養計劃數及專業
1.省級項目計劃初中起點本科層次初中教師11名。其中衡陽師范學院培養10名:數學與應用數學1名、化學2名、物理學1名、生物科學2名、應用心理學2名、地理科學2名;湖南文理學院培養1名:計算機科學與技術1名。(見附件1)
2.省級項目計劃初中起點本科層次小學教師10名。其中湖南第一師范學院培養1名:科學教育1名;湖南文理學院培養9名:漢語言文學4名、數學與應用數學5名。(見附件2)
3.市級項目計劃初中起點專科層次小學教師5名(小學教育專業,培養學校為湖南幼兒師范高等專科學校,掛靠學校為芷江民族師范學校)。(見附件3)
4.市級項目計劃初中起點專科層次小學教師(扶貧計劃)5名(小學教育專業,培養學校為湖南幼兒師范高等專科學校,掛靠學校為芷江民族師范學校)。(見附件3)
5.市級項目計劃初中專科層次幼兒園教師4名(學前教育專業,培養學校為湖南幼兒師范高等專科學校,掛靠學校為芷江民族師范學校)。(見附件3)
6.市級項目計劃初中起點專科層次小學教學點教師10(新店坪鎮3名、碧涌鎮3名、土橋鎮1名、梨溪口鄉1名、巖橋鎮1名、水寬鄉1名)名(小學教育專業,培養學校為湖南幼兒師范高等專科學校,掛靠學校為芷江民族師范學校)。(見附件4)
二、組織領導
為切實做好此項工作,成立芷江侗族自治縣2018年初中起點農村教師公費定向培養計劃招生工作領導小組,具體負責我縣公費定向培養計劃招生工作。
組長:龍水平
副組長:梁志平楊清頻楊志煌謝春華
成員:邱小平唐非余水李艷紅曹日紅李忠梅
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地點設縣教育局),由唐非同志兼任辦公室主任。
三、初選對象及條件
初選對象是持本縣戶口(不少于3年,2015年8月31日前遷入)并參加了懷化市中考的2018年應屆初中畢業生,且符合以下條件:
1.年齡未滿18周歲(2000年9月1日以后出生)。
2.熱愛祖國,品行良好,遵紀守法。
3.參加了懷化市的中考,中考原始成績(語文、數學、英語、物理、化學、政治、歷史)不低于2018年芷江一中高中計劃內招生錄取控制分數線,實行等級制的科目要求達到:至少3個B等以上(含B等),其余為C等以上(含C等)。考查科目成績合格,達到初中畢業標準。
4.身體健康,體檢合格。體檢標準按《普通高等學校招生體檢工作指導意見》(教學〔2003〕3號)和《教育部辦公廳衛生部辦公廳關于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學生入學身體檢查取消乙肝項目檢測有關問題的通知》(教學廳〔2010〕2號)的規定執行。
5.報考專科層次小學教師扶貧計劃對象系我縣建檔立卡貧困戶學生且持有芷江侗族自治縣扶貧辦發放的《扶貧手冊》。
6.報考專科層次小學教學點教師志愿的報名對象必須系招生來源計劃所確定的鄉鎮戶籍。
熱愛初中、小學、幼兒教育事業,自愿報考初中起點本科層次農村初中教師、本科、專科層次農村小學教師、專科層次農村幼兒園教師公費定向培養師范生(以下簡稱“公費定向師范生”),且保證畢業后服從芷江侗族自治縣教育局的安排,在芷江侗族自治縣縣以下農村初中、小學、教學點、幼兒園任教,本科畢業生的服務時間不少于6年,專科畢業生的服務時間不少于5年。
四、培養模式
本科層次初中教師、本科層次小學教師采用二·四分段的培養模式。
學生入學后前2年注冊中職學前教育專業學籍;中職階段修業期滿,成績合格者由培養學校頒發中職層次學前教育專業畢業證書。同時,參加當年普通高校對口招生考試,考試成績達到省當年劃定錄取分數線的,經正式辦理高考錄取手續后升入本科層次學習4年,招生計劃納入當年全省普通高校本科招生計劃。本科修業期滿,成績合格者由培養學校頒發四年制本科畢業證書,符合學士學位授予條件的,頒發學士學位證書。
對于當年參加了普通高校對口招生考試,成績未達到當年省劃定錄取分數線的學生,原簽訂公費定向培養協議書終止,不再進行后續階段培養,自謀職業。
專科層次小學教師、專科層次小學教師(扶貧)、專科層次小學教學點教師、專科層次幼兒園教師采用五年一貫制專科的培養模式。
五、招生辦法及程序
1.公布招生政策
縣教育局、初中學校利用網絡、文件等多種形式,向社會公布本文的招生政策與招生計劃。初中學校還應向初三年級學生及家長進行宣傳動員。
2.個人自愿報名
符合報名條件的縣內應屆初中畢業生持本人戶口簿(含經考生本人及其法定監護人簽名確認的戶口簿復印件1份)、學生素質報告表(或學生手冊)到所在畢業學校報名,學校審核匯總后以校為單位于2018年7月7日17:30前將報名資料交到芷江縣教育局師訓站,匯總表發電子表到1342250062QQ郵箱。在懷化市范圍內異地就讀(異地就讀是指未在本人戶籍所在縣市區初中學校就讀,下同)、符合報名條件的應屆初中畢業生,應持本人戶口簿(含經考生本人及其法定監護人簽名確認的戶口簿復印件1份)、學生素質報告表(或學生手冊),于2018年7月7日17:30前到芷江縣教育局師訓站報名。應屆初中畢業生在報名時,應按《2018年湖南省初中起點農村教師公費定向培養計劃招生考生報名登記表》(以下簡稱《報名登記表》,附件2)欄目及有關要求,客觀準確地填寫所有考生信息和報考志愿,并貼好相片。
考生在填寫報考志愿時,應根據本文公布的招生政策和招生計劃,結合自身情況在各項目計劃來源、各培養類型、各培養層次、各培養學校(含掛靠學校)、各招生計劃種類、各招生專業中進行選擇,最多只能在1個項目計劃來源、1個培養類型、1個培養層次、1個培養學校(有掛靠培養的,同時包含且僅限1個掛靠學校)中,選擇填報不同的招生計劃種類、不同的招生專業志愿,且在填寫具體培養學校的招生專業志愿時,應符合以下有關規定:
本科層次初中、小學教師:在1個培養學校中,最多填報該培養學校的2個招生專業志愿,其中1個為直接志愿,1個為服從志愿。
專科層次小學教師、專科層次小學教師(扶貧)、專科層次小學教學點教師、專科層次幼兒園教師:在1個培養學校(有掛靠培養的,同時包含且僅限1個掛靠學校)中,只填報該培養學校的有且僅有的1個招生專業志愿(直接志愿)。
3.畢業學校推薦
考生《報名登記表》提交后,考生所在的初中畢業學校對考生的報考資格進行審查,依據其在校表現情況和學業成績,在《報名登記表》上簽署審查意見,并將具備報考資格考生的《報名登記表》和戶口薄(復印件)上報教育局。初中畢業學校審查未通過的考生,不得進入下一招生工作程序。
在懷化市范圍內異地就讀的考生在縣教育局完成報名后,由其所在的初中畢業學校對考生的報考資格進行審查,依據其在校表現情況和學業成績,在《報名登記表》上簽署審查意見,并將具備報考資格考生的《報名登記表》于2018年7月7日17:30前報送芷江侗族自治縣教育局師訓站。初中畢業學校審查未通過的考生,不得進入下一招生工作程序。
4.審核
縣教育局依據初中畢業學校上報的材料,以及異地就讀考生提交的報名材料,對所有報名考生的考生信息和報考資格進行審核,并在《報名登記表》簽署審核意見。未通過報考資格審核的考生,不得進入下一招生工作程序。考生在提交《報名登記表》時,初中畢業學校應對《報名登記表》中的考生信息和報考志愿進行核對,確保考生的所有信息準確無誤,考生的報考志愿符合相關政策規定。異地就讀考生在芷江侗族自治縣教育局提交《報名登記表》時,縣教育局應對《報名登記表》中的考生信息和報考志愿進行核對,確保考生的所有信息準確無誤,考生的報考志愿符合相關政策規定。
5.考生總成績計算辦法
考生總成績為中考成績總平均分((考生中考總成績÷所含科目的卷面總滿分)×100,按四舍五入保留兩位小數)。
6.確定體檢考生名單
本科層次初中教師:分專業招生來源計劃數≤3時,縣教育局根據本縣的普通計劃,分項目計劃來源分培養類型分培養學校分招生專業,首先在所有推薦并填報了該項目計劃來源該培養類型該培養學校該招生專業普通計劃直接志愿的考生中,按照省下達招生來源計劃數,按考生總成績從高分到低分等額確定體檢考生名單。如確定的體檢考生人數少于該項目計劃來源該培養類型該培養學校該招生專業招生計劃數,則所有填報了該項目計劃來源該培養類型該培養學校該招生專業直接志愿的考生全部列入體檢考生名單,同時從尚未列入體檢考生名單的所有推薦考生中,選擇填報了該項目計劃來源該培養類型該培養學校該招生專業普通計劃服從志愿的考生,按考生總成績高分到低分調劑遞補,直至達到該項目計劃來源該培養類型該培養學校該招生專業招生計劃數。調劑遞補后體檢考生人數仍未達到該項目計劃來源該培養類型該培養學校該招生專業招生計劃數的,按實際確定的體檢考生人數確定。一名考生最多只能列入1個項目計劃來源、1個培養類型、1個培養學校、1個招生專業的體檢考生名單。當出現考生總成績相同且需要選拔時,按考生的中考語文、數學、英語三科總成績擇優選拔;當中考語文、數學、英語三科總成績相同時,依次按中考語文成績、中考數學成績擇優選拔。
本科層次小學教師:分專業招生來源計劃數≤3時,參照本科層次初中教師分專業招生來源計劃數≤3時的有關規定執行。
分專業招生來源計劃數>3時,縣教育局根據本縣的普通計劃,分項目計劃來源分培養類型分培養學校分招生專業,首先在所有推薦并填報了該項目計劃來源該培養類型該培養學校該招生專業普通計劃直接志愿的考生中,根據男女招生比例相對均衡政策,按照省下達招生來源計劃數,按考生總成績(應按普通計劃非音體美專業考生總成績的計算辦法計算)從高分到低分等額確定體檢考生名單。如確定的體檢考生人數少于該項目計劃來源該培養類型該培養學校該招生專業招生計劃數,則所有填報了該項目計劃來源該培養類型該培養學校該招生專業直接志愿的考生全部列入體檢考生名單,同時從尚未列入體檢考生名單的所有推薦考生中,選擇填報了該項目計劃來源該培養類型該培養學校該招生專業普通計劃服從志愿的考生,按考生總成績(應按普通計劃非音體美專業考生總成績的計算辦法計算)從高分到低分調劑遞補,直至達到該項目計劃來源該培養類型該培養學校該招生專業招生計劃數;調劑遞補前,如已確定的男、女考生人數未達到男女招生比例相對均衡政策規定的比例人數,則調劑遞補時應結合男女招生比例相對均衡政策調劑遞補男、女考生。調劑遞補后體檢考生人數仍未達到該項目計劃來源該培養類型該培養學校該招生專業招生計劃數的,按實際確定的體檢考生人數確定。一名考生最多只能列入1個項目計劃來源、1個培養類型、1個培養學校、1個招生專業的體檢考生名單。當出現考生總成績相同且需要選拔時,按考生的中考語文、數學、英語三科總成績擇優選拔;當中考語文、數學、英語三科總成績相同時,依次按中考語文成績、中考數學成績擇優選拔。
專科層次小學教師、專科層次小學教師(扶貧):分專業招生來源計劃數>3時,縣教育局依據本縣的普通計劃,在所有推薦考生中,以考生志愿為依據,分項目計劃來源分培養學校(含掛靠學校),根據男女招生比例相對均衡政策,按考生總成績從高分到低分的原則等額確定體檢考生名單。當出現考生總成績相同且需要選拔時,按考生的中考語文、數學、英語三科總成績擇優選拔;當中考語文、數學、英語三科總成績相同時,依次按中考語文成績、中考數學成績擇優選拔。
專科層次幼兒園教師、專科層次小學教學點教師:縣教育局依據本縣的普通計劃,在所有推薦考生中,以考生志愿為依據,分項目計劃來源分培養類型分培養學校(含掛靠學校),按考生總成績從高分到低分的原則等額確定體檢考生名單。當出現考生總成績相同且需要選拔時,按考生的中考語文、數學、英語三科總成績擇優選拔;當中考語文、數學、英語三科總成績相同時,依次按中考語文成績、中考數學成績擇優選拔。
7.體檢
縣教育局按確定后的體檢考生名單,統一組織考生到縣級及以上醫院進行體檢。體檢合格的考生方可進入下一招生工作程序。
因考生主動放棄體檢、體檢不合格或其他原因出現缺額時,應按照確定體檢考生名單的辦法等額確定遞補體檢考生。
8.簽訂協議
縣教育局統一組織所有體檢合格考生及其法定監護人與縣人民政府簽訂協議書。原則上根據本人填報志愿(鄉鎮)類別,從高分到低分的順序選擇就業學校簽訂協議。凡非考生本人及其法定監護人簽訂《公費定向培養協議書》的,視為考生自動放棄招生錄取資格,所涉及考生不得進入下一招生工作程序。
9.錄取
以上級錄取結果為準。
10.入學
錄取考生持錄取通知書到培養學校報到。新生入學后,培養學校在入學一個月內對公費定向師范生進行資格復查。復查合格者,培養學校在其《公費定向培養協議書》上簽字、蓋章,《公費定向培養協議書》正式生效;復查不合格者,則不能取得公費定向師范生資格,并按國家有關招生和學生管理規定處理。培養學校在《公費定向培養協議書》上簽字、蓋章后,應負責將《公費定向培養協議書》寄送達各協議方,并存入公費定向師范生新生的個人檔案。
六、相關政策
1.根據湘政辦發〔2015〕114號文件精神,為提高農村初中、小學教師隊伍建設的整體質量,促進公費定向師范生中的男女生比例相對均衡,從2018年起,在本科層次初中教師、本科層次小學教師、專科層次小學教師、專科層次小學教師(扶貧)招生工作中,當普通計劃分專業招生來源計劃數>3時,試點實施男女招生比例相對均衡政策,在生源條件充足的情況下,男、女生錄取比例原則上均不低于35%;在生源條件不足的情況下,按實際情況執行。落實男女招生比例相對均衡政策的工作原則是:在相應工作環節中,應首先根據招生來源計劃并結合有關政策分別在男、女考生中擇優確定35%比例的男生考生和女生考生,然后再在剩余相關考生中,根據有關政策擇優確定剩余30%比例的相應考生;男生或女生生源條件不足時,相應的男生考生或女生考生的缺額應與剩余30%比例的考生名額統一根據相關政策擇優選拔。
2.公費定向師范生在校學習期間的學費、住宿費、軍訓服裝費和教材費由財政承擔,省級項目計劃所需費用由省縣兩級財政承擔,市州項目計劃所需費用由市州級財政承擔;并按國家和省有關規定享受獎助學金等資助政策,在資助政策規定的范圍內與其他在校生享受同等待遇。
3.公費定向師范生在校學習期間,一律不得轉學或轉專業。
4.公費定向師范生應在畢業當年上崗前通過國家中小學教師資格統一考試,并取得相應的教師資格,符合相應教師執證上崗條件,否則,按違約情形處理。
5.公費定向師范生畢業后,按規定任教服務,本科畢業生服務時間不少于6年,專科畢業生服務時間不少于5年,其任教崗位和編制由簽訂協議的縣教育局負責落實。
6.公費定向師范生在協議規定的服務期內,不得脫產攻讀普通碩士學位,但可在職攻讀教育碩士專業學位。
7.未能履行協議的公費定向師范生,按規定退還所享受的公費教育費用并繳納違約金。
8.縣教育局負責本縣公費定向師范生的履約管理,建立誠信檔案,公布公費定向師范生的違約記錄,并將違約情況記入人事檔案,負責管理退還的公費教育費用和違約金。
附件下載>>>
1.2018年芷江侗族自治縣定向培養本科層次農村初中教師定向鄉鎮學校及名額安排表.doc
2.2018年芷江侗族自治縣定向培養本科層次農村小學教師定向鄉鎮學校及名額安排表.doc
3.2018年芷江侗族自治縣定向培養專科層次農村小學教師、幼兒園教師、扶貧計劃小學教師定向鄉鎮學校及名額安排表.doc
4.2018年芷江侗族自治縣定向培養專科層次農村教學點定向鄉鎮學校及名額安排表.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