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柏拉圖
B.拉伯雷
C.盧梭
D.裴斯泰洛齊
15.“博學于文,約之以禮”,“不憤不啟,不悱不發”是中國古代()的教育主張。
A.朱熹
B.墨子
C.荀子
D.孔子
16.新教師的課后評價要比專家型教師更多地關注課堂中發生的()。
A.活動
B.細節
C.經驗
D.形式
17.教育心理學初創時期大致在()。
A.20世紀20年代以前
B.20世紀20年代至50年代
C.20世紀60至70年代
D.20世紀80年代以后
18.1~3歲是口頭語言發展的關鍵期,這表明心理發展具有()。
A.階段性
B.順序性
C.不平衡性
D.差異性
19.學生將蘋果、梨、桃等歸納為“水果”,這樣的學習屬于()。
A.符號學習
B.連鎖學習
C.概念學習
D.辨別學習
20.教育學作為一門規范學科的建立是以()的發表為標志的。
A.《大教學論》
B.《民主主義與教育》
C.《普通教育學》
D.《教育漫話》
21.根據遷移內容的不同,可將遷移分為()。
A.正遷移與負遷移
B.順向遷移與逆向遷移
C.水平遷移與垂直遷移
D.一般遷移與具體遷移
22.小學教育的出發點和歸宿是()。
A.小學教育培養目標
B.小學教育內容
C.小學教育方法
D.小學教育目的
23.吹拉彈唱屬于()技能。
A.認知
B.心智
C.操作
D.評價
24.學習策略是學習者制定的學習計劃,是由()構成的。
A.意識和能力
B.規則和技能
C.經驗和方法
D.認知策略
25.“如何造就天才兒童”這類問題屬于()問題。
A.有結構
B.元結構
C.一般性
D.認知性
26.“以僧為師”、“以(書)吏為師”是古代()的教育特征。
A.中國
B.印度
C.希臘
D.埃及
27.羅馬帝國滅亡以后,西歐為了更好地布道,設立了眾多的教區學校,適當講授()知識。
A.天文
B.幾何
C.讀寫
D.修辭
28.孔子的教育思想集中地反映在()中。
A.《學記》
B.《大學》
C.《論語》
D.《中庸》
29.()決定個體能否順利完成某些任務。
A.能力
B.態度
C.道德
D.情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