③鼓勵幼兒大膽、清楚地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嘗試說明、描述簡單的事物或過程,發展語言表達能力和思維能力。
④引導幼兒接觸優秀的兒童文學作品,使之感受語言的豐富和優美,并通過多種活動幫助幼兒加深對作品的體驗和理解。
⑤培養幼兒對生活中常見的簡單標記和文字符號的興趣。
⑥利用圖書、繪畫和其他多種方式,引發幼兒對書籍、閱讀和書寫的興趣,培養前閱讀和前書寫技能。
⑦提供普通話的語言環境,幫助幼兒熟悉、聽懂并學說普通話。少數民族地區還應幫助幼兒學習本民族語言。
四、材料分析題
1.兒童的活動,除了日常生活活動外,主要有游戲、學習和勞動三種基本形式。各種活動在兒童各年齡階段中的地位是不一樣的,幼兒期的主要活動是游戲。游戲活動對兒童心理發展的作用如下:(1)游戲活動可以促進幼兒認知能力的發展。①游戲活動有助于幼兒感知和觀察力的發展;②游戲活動有助于幼兒記憶能力的發展;③游戲有助于幼兒思維能力的發展;④游戲活動可以促進幼兒解決問題的能力乃至整個認知能力的提高;⑤游戲有助于幼兒想象的發展。
(2)游戲活動可以促進幼兒情感的發展。①游戲可以豐富、深化幼兒積極的情感。②游戲活動還有利于幼兒消極情感的疏導。這是因為在游戲活動當中,幼兒可以在輕松、愉快的氣氛中自由自在地抒發情感,他們的某些憂愁、苦悶、煩惱、恐懼等消極情感就可以得到疏導。
(3)游戲活動可以促進幼兒個性的發展。幼兒最喜愛游戲,在游戲活動中,他們的心理壓力最小,對自己行為的掩飾性也小,因為,他們在游戲活動中很容易表現出他們的興趣、態度、能力、特長與不足。在內容健康的角色游戲中,幼兒扮演某一社會角色,模仿社會生活中成人的言談舉止,體驗著所扮演角色的情感,遵守著社會所要求的行為規則。多次反復地進行這樣的游戲活動,幼兒就逐漸把社會所要求的行為規則變為自己自覺的行動,并遷移到現實的生活中。
綜上所述,這些父母的做法是不完全正確的,培養孩子畫畫、學英語以及彈鋼琴等方面的技能固然重要,但是忽視和省去游戲這一重要活動是不正確的。在兒童的成長過程中,游戲活動往往都直接或間接地與學習活動相關,一方面幫助兒童順利愉快地學習知識,培養技能技巧;另一方面也促進兒童的身心健康發展,所以應當重視兒童游戲,并且家長也可以與孩子一起參與到活動的過程中來,伴隨孩子共同成長。
2.從這個案例可以看出,幼兒教師要實現與幼兒的有效溝通,需要具備相應的知識與能力,包括教育學、心理學、生理學等知識,以及觀察力、溝通力,組織小組活動、指導游戲、指導幼兒行為、評價教育活動的能力等。其中,溝通能力在幼兒教育過程中尤為重要。
(1)教師與幼兒的溝通主要有兩個方面,非言語溝通與言語溝通。
①非言語溝通包括教師通過微笑、點頭、撫摸、蹲下與幼兒交流等。教師與幼兒的身體接觸有利于安定幼兒的情緒,讓幼兒消除緊張、感到溫暖、安全。教師可以參與到幼兒的活動中,對幼兒的情感和感受可以獲得真實的體驗。
②言語溝通是指教師和幼兒直接交談。個別或小組中的交談是幼兒分享情感、心靈交匯的重要途徑。它需要教師在抓住機會、選擇話題、引發和延續談話、激發和幼兒談話的興趣和積極性等環節上,具有靈活機智的策略、豐富的經驗技巧。教師與幼兒之間平等地、民主地交流,并且是面向全體幼兒,這樣可以取得較好的效果。
(2)幼兒教師要與幼兒實現有效的溝通,除教師要與幼兒平等交流以外,還需要掌握一些技能:①引發交談的技能。教師要善于抓住時機、創造氣氛,發現幼兒感興趣的話題,將幼兒自然吸引過來。比如:“你能把你的想法告訴老師嗎?”
②傾聽的技能。用恰當的言語或非言語方式熱情地接納和鼓勵幼兒談話、提問,讓幼兒產生受到尊重的喜悅感和自信心。利用目光接觸是比較好的積極反饋方式。
③擴展談話和結束交談的技能。教師要學會用幼兒理解的方式引導幼兒將談話持續下去。同時,也要在適當時候結束談話,讓幼兒表現出滿足感。比如:“老師還有點事情要去做,咱們下一次再好好談談好嗎?”
④面向全體,注意個體差異。針對不同語言能力的幼兒采取不同的內容、方式進行溝通,多鼓勵、多傾聽,有效刺激幼兒交談。比如:“你這一次比上一次說得更清楚了。”
五、活動設計題
1.【參考案例】
活動內容:幼兒園大班音樂活動《蝶兒飛飛》。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運用對稱的方法剪出蝴蝶的基本形狀,并能用已學過的各種變化的線條和簡單的圖案進行裝飾。
(2)鼓勵幼兒大膽想象、創作。
(3)激發幼兒表現美、創造美的興趣。
活動準備:
(1)課前已欣賞過蝴蝶標本、圖片,知道蝴蝶的基本形態。
(2)紙、剪刀、鉤線筆、蠟筆、膠水、回形針、蝴蝶頭飾一個。
(3)《梁祝》樂曲,錄音機。
(4)創設春天美麗的情景。
活動過程: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