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是對立而不可調和的
B.是具有社會性的。可有意識地調節和控制
C.因一定條件而互相轉化
D.是可以尋找到一個平衡點的
15.某學生活潑、好動、樂觀、靈活,喜歡交朋友,愛好廣泛。但穩定性差;缺少定力,見異思遷。他的氣質類型屬于( )。
A.多血質
B.膽汁質
C.粘液質
D.抑郁質
16.兒童不能遵守公認的正常行為規范和道德標準。不能正常與人交往和參與學習的行為等表現,一般稱作( )。
A.心理異常
B.不適應表現
C.不良表現
D.問題行為
17.“孟母三遷”的故事反映了( )對人的重要影響。
A.教育
B.環境
C.遺傳
D.家庭教育
18.蘇軾評價王維“詩中有畫,畫中有詩”。這一思維過程屬于( )。
A.聯想
B.幻想
C.理想
D.想象
19.德育過程是對學生知、情、意、行的培養和提高過程,其實施順序是( )。
A.以“知”為開端,知、情、意、行依次進行
B.以“情”為開端,情、知、意、行依次進行
C.以“行”為開端,行、知、情、意依次進行
D.視具體情況。可有多種開端和順序
20.魯班是借助( )發明鋸的。
A.定勢
B.變式
C.問題
D.原型啟發
21.哲學家和自然科學家( )對教育學的獨立作出了重要貢獻,于1623年首次把教育學作為一門獨立學科提出來,與其他學科并列。
A.赫爾巴特
B.凱洛夫
C.保羅?朗格朗
D.培根
22.“學不躐等”反映了( )教學原則。
A.鞏固性原則
B.啟發性原則
C.因材施教原則
D.循序漸進原則
23.我國于1862年在北京的( )首先采用班級授課制這一教學組織形式。
A.奏定學堂
B.南洋公學
C.鄉學
D.京師同文館
24.規范教育學的建立標志是德國教育家赫爾巴特出版的代表作( )。
A.《普通教育學》
B.《大教學論》
C.《愛彌兒》
D.《教育學講授綱要》
25.決定教育事業發展的直接和最終的因素是( )。
A.政治經濟制度的發展水平
B.教育投資
C.領導者的意志
D.生產力的發展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