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兒童身心發展的順序性
B.兒童身心發展的分化與互補的協調性
C.兒童身心發展的統一性
D.兒童身心發展的不平衡性
17.課堂導入方式多種多樣。引導學生觀察實物樣品標本、模型圖表、幻燈片、電視片等,引起學生的興趣,在從觀察中提出問題,創設研究問題的情境,學生為解決直觀感知中帶來的疑問,產生了學習新知識的強烈要求。這種導入方式稱之為( )。
A.直觀導入
B.練習導入
C.事例導入
D.懸念導人
18.人際關系的形成與變化,取決于交往雙方( )。
A.修養和處世方法
B.身份和地位
C.交往方式與方法
D.需要滿足的程度
19.在學習過程中.學習者本人并沒有受到直接的外在強化.但通過觀察他人某種行為受到強化,從而在自己身上也產生了類似的強化效果,心理學家班杜拉將這種現象稱為( )。
A.內在強化
B.負強化
C.替代強化
D.無意強化
20.俗語”人心不同,各如其面”,說明了兒童身心發展具有( )。
A.順序性
B.不平衡性
C.階段性
D.個別差異性
二、簡答題
1.簡述教學的一般任務。
2.一節好課的標準是什么?
3.簡述動機及其功能。
4.為什么說教師對學生的影響是思想和人格上的影響?
5.簡述如何進行創造性的培養。
三、材料分析題
1.北師大版二年級下冊“派車”的教學片斷:
(1)出示問題:假期里,我們班將組織25名優秀學生進行社會實踐夏令營,學校安排面包車、小轎車兩種車接送。其中面包車每輛限乘8人,小轎車每輛限乘3人。假如你是老師.你將如何派車?
(2)學生獨立思考后并在小組內交流。
(3)學生匯報:
生l:派2輛面包車和3輛小轎車,算式:2×8=16(人)3×3=9(人)。
師:掌聲鼓勵!
生2:派4輛面包車,留7個坐位放行李。算式:8x4—7=25(人)
生3:派5輛面包車。
師:說說你的理由。
生3:每輛面包車坐5人,留3個坐位放行李,算式:5×5=25(人) 師:也可以!
生4:派6輛面包車,其中5輛面包車每輛坐4人,一輛坐5人,空位放行李。
學生海闊天空地答,而教師不管學生如何回答,都一一加以肯定,以示教學的民主,體現“鼓勵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化”。待過了20分鐘,學生說出了ll種派車方案(其中有8種方案空位超過一輛車的坐位)時,教師小結并布置了練習:同學們真能干,想出了這么多的方案,每種方案都有自己的特色。如果增加4位教師,共有29人,你又會怎樣派車呢?
問題:
從解題策略多樣化要注意的有關問題的角度分析本材料。 2.以下是兩位教師用“一起”造句的兩種不同設計:
設計一:(1)出示范句,幫助學生理解句子的意思;(2)獨立準備;(3)指名交流。
設計二:(1)出示范句,幫助學生理解句子的意思;(2)獨立準備;(3)小組長組織交流各人 的句子。選出最佳句子;(4)小組內修改、練說最佳句子,準備參加班級交流;(5)各小組匯報交流.評出最佳句子。
問題:
試從學生參與、學習方式轉變、語言發展等方面綜合評述。
四、教學設計趣
設計一份語文綜合性學習的活動方案。
答案
一、單項選擇題
1.【答案】C。解析:情境教學法是指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有目的地引入或創設以形象為主體的生動具體的場景.幫助學生理解教材,并使學生的心理機能得到發展的教學方法。教師創設的情境一般包括生活展現的情境、圖畫再現的情境、實物演示的情境、音樂渲染的情境、言語描述的情境等。
2.【答案】D。解析:兒童中心論認為教育的目的在于促進兒童的成長,因此教育要從學生的興趣和需要出發.整個教育過程要圍繞兒童轉.忽視了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的主導地位,違背了教師主導作用與學生主體作用相結合的規律。
3.【答案】C。解析:中小學班主任工作的內容非常多,主要有八方面的工作:了解學生、組織和培養班集體、建立學生檔案、個別教育、班會活動、協調各種教育影響、操行評定、寫好工作計劃與總結。認真了解和研究學生的特點是班主任工作的開始。
4.【答案】D。解析:想象是人腦對已儲存的表象進行加工改造,形成新形象的心理過程,“詩中有畫,畫中有詩”是指由詩文本身產生的詩的意境,屬于想象過程。
5.【答案】A。解析:教師促成的紀律有結構的創設和體貼,規定限制是結構創設,BCD屬于體貼。
6.【答案】A。解析:課堂里往往有消極和積極之分,積極的課堂行為是與促進課堂教學目的實際相聯系的行為.消極的課堂行為是干擾課堂教學的行為。
7.【答案】A。解析:合作模式最能體現平等、和諧的師生關系。
8.【答案】D。解析:榜樣法是以他人的高尚思想、模范行為和卓越成就來影響學生品德的方法。“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原意為:桃樹李樹不招引入,但因它有花和果實,人們在它下面走來走去.走成了一條小路。比喻人只要真誠、忠實,就能感動別人,體現了榜樣法。
9.【答案】D。解析:自我認識和自我反思屬于教師的自我監控過程,所以這種能力屬于監控能力。
10.【答案】D。解析:勒溫曾將教師的領導方式分為集權型、民主型和放任型三種,不同的領導方式會形成不同的課堂氣氛.其中民主型的課堂氣氛最佳。
11.【答案】A。解析:班主任在自然條件下,有目的、有計劃地對學生在各種活動中的行為表現進行觀察.這種了解方式最為直接.可以更加直觀地了解學生的真實狀態,是班主任了解學生最基本的方法。
12.【答案】B。解析:各學科知識共同構架起一個完整的知識體系,這體現了學習的滲透性。
13.【答案】D。解析:“學而時習之,溫故而知新”是指學習按照一定的時間進行復習鞏固,在學習新知識之前.應該對舊的知識進行溫習,從而達到牢固地掌握,使新舊知識之間達到融會貫通。
14,【答案】B。解析:教學中不僅要傳授學生知識,更重要的是發展學生的能力,“授人以漁”就是要培養學生應用知識的能力。
15.【答案】C。解析:新課程改革中提出的課程的三維目標是指“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6.【答寨】B。解析:兒童的各種生理和心理能力的發展、成熟,雖然依賴于明確分化的生理機能的作用,但在總體發展水平方面,卻又表現出一定的機能互補性特點,以協調人的各種能力,使其盡可能地適應自己的生活環境。這種協調性,是具有生理缺陷的兒童發展的重要保障,使這些兒童不至于因某種生理機能的缺陷,而嚴重地阻礙其整體發展水平的實現。這一規律,也是對殘疾兒童進行教育的重要依據。
17.【答案】A。解析:考查直觀導人的含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