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糧食局科學研究院始建于1957年,是中國糧食收獲后流通產業唯一一家中央政府所屬社會公益型科研機構,隸屬于國家糧食局。我院主要學科專業和研究范圍包括谷物化學、油脂化學、糧油生物技術、糧油儲藏科學技術、糧油加工科學技術、糧油質量安全與檢測科學技術、糧油營養科學技術等。現有科研人員結構中,博士、碩士和副研究員以上人員約占三分之二。測試分析儀器條件處于國內糧食行業領先和國際同行先進程度。依托我院建有“糧食儲運國家工程實驗室”、“國家糧食局糧油質量檢驗測試中心”、“國家糧食局糧油質量檢測儀器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博士后科研工作站”。
目前,我院正在向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糧食科技創新中心邁進。為了吸引更多國內外優秀博士來我院從事高水平的科研工作,發現和培養高層次研究人才,進一步增強我院的科研實力,現公開招收博士后研究人員。
一、招收條件
1.熱愛祖國,遵紀守法,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和職業道德;
2.身心健康,年齡在40歲以下;
3.近兩年在國內外獲得博士學位或即將獲得博士學位;
4.有較強的研究能力,勝任博士后高水平、高難度課題的研究工作;
5.能夠全時在本站從事博士后研究工作(己經工作的,需經單位同意脫產進站從事博士后研究工作)。
二、研究方向及招收人數
1.酶工程及工程菌應用方向 1人
從事真菌毒素降解酶的高效表達載體、工程菌構建和發酵工藝優化研究。要求具有基因工程、發酵工程和酶工程等相關專業背景,能夠熟練進行微生物表達系統的構建和微生物發酵,以及相關酶制劑的制備和應用研究。
2.糧食中真菌毒素污染物代謝組學研究 1人
從事糧食中真菌毒素毒性代謝物形態和種類分析鑒定技術和污染機制研究。要求具有生物分析、化學生物學或代謝組學等相關專業背景,熟練使用高端質譜、核磁等分析儀器,熟悉結果統計分析和分析生物學等分析研究方法。
3. 糧油副產物生物轉化研究方向 1人
從事谷物多糖構效關系及微生物增值轉化技術研發。要求具有食品科學、發酵工程等相關專業背景,從事過多糖構效關系研究、農副產品生物轉化、功能食品等相關領域研究與開發,具有較強的中英文寫作與交流能力,有海外留學經歷者優先考慮。
4. 微生物源活性物質分離與鑒定方向 1人
主要從事微生物源殺蟲或防霉活性化合物的分離與結構鑒定,以及多糖的結構分析。要求具有分析化學相關專業背景,從事過天然產物的純化及結構鑒定方面的研究,能夠熟練操作HPLC、GC、LC-MS、MALDI-TOF等分析檢測儀器以及制備色譜、FPLC等,有較強的譜圖解析能力和豐富的化合物純化與結構鑒定經驗,具有較強的中英文寫作與交流能力,有海外留學經歷者優先考慮。
5. 谷物營養健康機理研究方向 1人
主要從事我國典型谷物營養成分以及健康特性相關參數(如抗氧化指數、升糖指數等)研究和糧食制品營養健康特性評價體系研究;膳食中谷物不同構成能量比對細胞模型、SPF實驗動物及人體血糖、血脂和腸道微生物等健康指標的影響機制研究,從分子水平探討不同能量構成對健康的影響機制。要求預防醫學與衛生學、食品科學技術、醫學、生物學或畜牧、獸醫學等專業方向本科、碩士畢業,獲得營養學或食品營養學(包括營養與食品衛生學)等專業方向博士學位。從事過碳水化合物營養研究的優先。
6. 油脂營養健康機理研究方向 1人
主要從事我國典型植物油脂營養成分以及健康特性相關參數(如抗氧化指數、升糖指數等)研究和糧食制品營養健康特性評價體系研究;膳食中油脂不同構成能量比對細胞模型、SPF實驗動物及人體血糖、血脂和腸道微生物等健康指標的影響機制研究,從分子水平探討不同能量(脂肪酸)構成對健康的影響機制。要求預防醫學與衛生學、食品科學技術、醫學、生物學或畜牧、獸醫學等專業方向本科、碩士畢業,獲得營養學、食品營養學(包括營養與食品衛生學)等專業方向博士學位。從事過脂類營養研究的優先。
三、待遇
總體待遇水平與我院編制內同等人員大體一致。戶口可落我院常住集體戶口,并幫助解決住房問題或給予一定的住房補貼。在站工作期間表現優秀并有突出科研業績者,我院相關崗位招聘正式人員時,同等條件優先考慮。
四、報名方式
符合上述條件和要求并自愿來我院從事糧油科技創新研究者,請將個人簡歷電子版發送到聯系人郵箱。我院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管理辦公室對初審合格者,將組織面試,擇優錄取。
五、聯系方式
聯 系 人:李老師、馬老師
通訊地址:北京市西城區百萬莊大街11號
郵政編碼:100037
聯系電話:58523596,58523636
電子郵件:lgt@chinagrain.org,mr@chinagrain.org
國家糧食局科學研究院
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管理辦公室
2014年7月2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