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義務教育 B.基礎教育
C.專業教育 D.特殊教育
【答案】B
【題型】政治
【考點】時事政治
【解析】基礎教育,就是人們在成長中為了獲取更多學問而在先期要掌握的知識。就如同蓋房子先要打地基一樣,要想學好一門語言就要從認字開始。基礎教育,作為造就人才和提高國民素質的奠基工程,在世界各國面向21世紀的教育改革中占有重要地位。而普通中小學的性質即為基礎教育。因此,本題答案為B。
湖北-2012-20.依照法律規定,適齡兒童和少年必須接受,國家、社會、家庭必須予以保證的國民教育是( )。
A.普通教育 B.基礎教育
C.職業教育 D.義務教育
【答案】D
【題型】法律
【考點】教育法
【解析】《義務教育法》第2條第2款規定,義務教育是國家統一實施的所有適齡兒童、少年必須接受的教育,是國家必須予以保障的公益性事業。因此,本題答案為D。
湖北-2012-21.“孟母三遷”的故事說明了( )對人發展的重要性。
A.遺傳 B.環境
C.教育 D.個體主觀能動性
【答案】B
【題型】政治
【考點】辯證法
【解析】“孟母三遷”講的是孟子的母親為了使孟子擁有一個真正良好的教育環境,煞費苦心,曾三遷居住地的故事。這說明了環境對于一個人發展的重要性。因此,本題答案為B。
湖北-2012-22.“身教重于言教”說明了教師的勞動特點具有( )。
A.復雜性 B.示范性
C.創造性 D.廣延性
【答案】B
【題型】其他
【考點】師行師德
【解析】“身教”就是要求教師“為人師表”,要求教師一言一行都足以作為學生的模范。教師的言行就是學生模仿的榜樣,會對學生產生較大甚至是終生的影響。教師作為傳播人類文明的使者,應特別注意“身教”的力量,從言行到舉止,從心靈到外表,都應體現教師應有的文明風度和良好精神面貌。這表明教師的勞動具有示范性。因此,本題答案為B。
湖北-2012-23.公元前399年,古希臘哲學家蘇格拉底被雅典陪審團不公正地判處死刑。蘇格拉底拒絕了朋友為其提供的越獄計劃并毅然赴死,其堅持的核心信念是( )。
A.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B.法律必須得到遵守
C.罪刑法定 D.罪刑相適應
【答案】B
【題型】法律
【考點】法理學
【解析】蘇格拉底不逃走的理由是:我是被國家法律判決有罪的,如果我逃走,法律得不到遵守,法律就會失去它應有的效力與權威。當法律失去了權威,正義也就不存在了。這不是悲劇的聲音,這是一個智者在用生命詮釋法治的真正含義——法律只有被遵守才有權威性。而只有法律樹立了權威,才能有國家秩序與社會正義的存在。因此,本題答案為B。
湖北-2012-24.關于居民委員會和村民委員會,以下說法不正確的是( )。
A.兩者均為一級基層國家機關
B.兩者均為基層群眾性自治組織
C.兩者的定位均是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務
D.兩者均可協助上級政府或者政府的派出機關工作
【答案】A
【題型】法律
【考點】憲法
【解析】《村民委員會組織法》第2條第1款規定,村民委員會是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務的基層群眾性自治組織,實行民主選舉、民主決策、民主管理、民主監督。《城市
居民委員會組織法》第2條第1款規定,居民委員會是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務的基層群眾性自治組織。故居民委員會與村民委員會不是基層國家機關。因此,本題答案為A。
湖北-2012-25.被稱為民法的“帝王條款”的原則是( )。
A.平等原則 B.誠信原則
C.自愿原則 D.公平原則
【答案】B
【題型】法律
【考點】民法學,民法原則
【解析】《民法通則》第4條規定,民事活動應當遵循誠實信用原則。誠實信用原則常被奉為"帝王條款",有"君臨法域"的效力。作為一般條款,該原則對當事人的民事活動起著指導作用,確立了當事人以善意方式行使權利、履行義務的行為規則,要求當事人在進行民事活動時遵循基本的交易道德,以平衡當事人之間的各種利益沖突和矛盾,以及當事人的利益與社會利益之間的沖突和矛盾。因此,本題答案為B。
湖北-2012-26.根據平安城市建設規劃,武漢市已經初步建成了城市視頻監控系統。以下不屬于城市視頻監控系統監控范圍的是( )。
A.交通路口 B.城市主干道
C.嫌疑對象的家中 D.銀行等特定機構
【答案】C
【題型】法律
【考點】憲法
【解析】我國憲法規定,公民有隱私權利,因此城市監控系統不能安放到嫌疑對象的家中。因此,本題答案為C。
湖北-2012-27.下列主體中,依照我國選舉法不列入選民名單的是( )。
A.精神病患者 B.吸毒者
C.老年人 D.被刑事拘留者
【答案】A
【題型】法律
【考點】憲法,選舉法
【解析】《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選舉法》第26條第2款規定,精神病患者不能行使選舉權利的,經選舉委員會確認,不列入選民名單。因此,本題答案為A。
湖北-2012-28.《洞穴奇案》中描述了這樣一個案件:一群探險隊員在一個山洞里遭遇崩塌,在搶救隊伍挖通生命通道前,這些人即將餓死。經過抽簽抓鬮,抽到“死簽”者被吃掉,其他人最終獲救。根據我國法律規定,存活下來的探險隊員( )。
A.因自愿抽簽、自愿選擇,所以不承擔任何責任
B.構成故意殺人罪,但可酌情減輕處罰
C.按生存權優先,屬于緊急避險
D.不承擔刑事責任,但應承擔民事賠償責任
【答案】B
【題型】法律
【考點】刑法
【解析】根據《刑法》第21條第1款的規定,為了使國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財產和其他權利免受正在發生的危險,不得已采取的緊急避險行為,造成損害的,不負刑事責任。緊急避險的成立要件之一是以損害較小的合法權益來保全較大的合法權益。生命權是平等的,而不能以其人數的多少來衡量其價值的大小,故該行為不能成立緊急避險。排除C項。案例中的行為是故意剝奪他人生命的行為,構成故意殺人行為,應承擔相應的刑事責任。排除A、D兩項。因此,本題答案為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