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面試形式
1.面試形式:面試主要采取結構化面試的方式進行。根據職位特點,經省委組織部、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省公務員局同意,也可采取無領導小組討論、情景模擬、文件筐作業等方式面試。面試滿分100分。河南公務員考試網面試專家發現,目前無領導小組討論只出現在2012年之前的面試之中,2013年的面試并沒有出現無領導小組討論,但是這并不說明今年不會再考,考生該分適當的精力去認真學習這種考試方式。
2.參加面試人員確定:根據筆試成績,按擬錄用職位1:3的比例從高分到低分確定參加面試的人員。筆試有一科缺考、作弊或成績為零分等情況的,不得進入面試。
2.考試時間:20分鐘,有4道題需要回答,極少情況下個別材料只有3道題。
3.題本類型:以材料題形式編制結構化面試的題本。
二、題型結構
河南省考2013年的面試真題結構(詳情見下圖)與2012年(詳情見下圖)一致,只考察5種核心題型,即:綜合分析類、計劃組織類、應急應變類、人際關系類、情景模擬類。通過對比發現,前三者是命題重點所在,人際關系和情景模擬所占比重較小,但所占比例有所增加。
下邊給出2012年的面試真題量化圖以作對比:
通過觀察13年真題可知,每套題考察的形式基本為“應急應變類+組織計劃類+綜合分析類+情景模擬類或者人際關系類或者應急應變類”。雖然在考題中首次出現沒有綜合分析類題目的情況,但是基本可以忽略不計;面試考題加大了應急應變類題目的比例,部分試題中出現兩道應急應變類題目,可見應急應變類試題會成為以后考試當中的重中之重,忘考生能夠多多練習這方面的試題。
三、考點分析
從材料結構來看,一般通過設計一些主體反映當下的社會熱點現象,涉及的主體主要為廣大人民群眾和政府基層工作人員(包括大學生村官)。這些熱點現象絕大部分都跟廣大群眾的生活和切身利益相關,是人們日常生活中經常遇見的。材料設計的大體環境以社區居多,農村次之,政府最后。
下邊我們來談談具體的幾大題型
1.綜合分析題
綜合分析題一直都是國考、省考的重中之重,我省當然也不例外。一般綜合分析題含有哲理故事類、熱點現象類、名言俗語類、領導人講話等。但是從12年開始,河南考察的種類基本都定性為社會熱點現象類。以下為2013年河南省的部分真題:
①垃圾分類已經實施多年,但效果不理想。你怎么看?
②李大媽織舞蹈隊每天在小區廣場跳舞。居民到社區投訴,說擾民。社區工作人員向李大媽傳達意見。李大媽說,這個廣場是公共場所,大家都有權使用。還說,“你有你的休息權,我也有我的活動權”。你認為她說的對不對?為什么?
③社會一直倡導文明乘車,但不文明現象依然存在。你怎么看?
④食品安全關系到群眾的生命安全,但是在具體承擔責任時有些人又不愿意損失自己的利益,你怎么看?
⑤社區的養老社平時沒有人過來看望老人,重陽節假日來看老人的人很多,就這個問題你怎么看?
2013年的社會熱點現象主要考察了社會、生態、時政三種綜合分析類型,與2012年主考時政題相比,2013年則將社會類作為考察重點,統計后可以得到下圖:
從近兩年的命題規律來看,無論是國考還是省考,都慢慢將重心轉移到解決社會的實際問題上,且每年都一定會考一定比例的鄉鎮工作熱點,可見國家對基層工作的關注。因此,考生在復習的時候除了參考河南公務員考試網提供的時政熱點外,還可以在一些評論網站,如新華網、半月談等,多加瀏覽,結合自身,形成獨有的思維理論,以新意來打動考官。
當然,我們也不能僅憑這兩年的命題變化就將其他幾種不同類型的綜合分析題變為盲區,畢竟他們也是以往河南省考面試的重點,所以在面試學習中也要勤加復習。
真題示例:
①有人常說“吃虧是福”,還有“不讓老實人吃虧”,你怎么理解這兩句話?(2011河南公務員真題)
②根據人際關系經濟學原理,“如果得罪有些人的成本太高,那就不得罪;如果得罪有些人的成本低,那么可以得罪。”你怎么理解這句話?(2010河南公務員真題)
2.組織計劃類
由最近兩年的面試真題統計可知,此類試題已經是河南公務員省考中不可或缺的一類試題,從2012年開始,每套試題當中必然會出現至少一道組織計劃類試題,甚至會出現兩道。
2013年省考里邊的組織計劃類試題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調查類、宣傳類、培訓類、會議類,下邊給出此類試題的量化分析。
由上圖可知,調查類試題所占比重較大,考生中在復習時可以適當加大對這方面試題的練習。
下邊給出幾道考試真題以作參考:
①社區要找幾個代表協商解決辦法。由你組織,你覺得需要做哪些準備?
②如果你是環衛部門工作人員,讓你負責垃圾分類宣傳活動,該怎么做?
③公交公司招募一批志愿者引導乘客文明乘車;并要求公交司機按規范進站停車,否則罰款,讓張磊安排他們工作。假如你是張磊,你怎么安排?
④有人撈被污染的魚蝦賣,鎮政府知道這件事之后給你派10個人去處理這個事情,你怎么安排?
調查類試題得分亮點提示:在調查活動中收集、整理、分析信息,保證調查結果的真實性、準確性、科學性、全面性和調查工作的高效性,掌握事物發展變化的規律,為預測和決策提供可靠的數據和資料,從而幫助決策者確立正確的發展戰略。考生在答題時要注意如何使用現有的資源將上述關鍵點做出來,這是答好這類題的關鍵。
3.應急應變類
由2012年的考題量化圖可知,綜合分析類、組織計劃類和應急應變類試題在當年所占比例平分秋色,但是在2013年,應急應變類試題超越了前兩者所占的比例,迅速成為了考題中的“頭牌”。這主要是由于隨著社會的飛速發展,各種社會矛盾層出不窮,如何解決各種各樣的矛盾已經成為公務員所必須首要掌握的技能之一,所以可以預感到在2014年的面試中此類試題也會是重中之重。
應急應變題沒有明顯的出題特點,主要是由相應的材料(材料大致內容可見考題分析開頭)而定,但是前提是一定是當下的時政熱點,并且曾經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中出現過。考生在復習時要注意時政熱點中別人處理事件的方法,也可以根據以往真題命題方式根據當下社會熱點在網上搜尋相應的處理方法。
下邊給出幾道題以作參考:
①政府工作人員去市場收回被污染的魚,和那些賣魚的商販因為是否賣的是有毒魚蝦起了爭執,現在派你去處理,你怎么辦?
②有人來跟老人做保健推銷,宣傳保健品,老人都挺喜歡,你在中間說保健推銷怕老人們受騙,推銷的工作人員與老人都不滿意,你怎么辦?
4.人際關系類
通過觀察近兩年的面試真題可知,溝通協調能力依舊是面試考察的要點之一,但是單一的人際關系類試題已經逐漸變少,更多的是與其他題型,如應急應變類,相結合的綜合試題。
單純的人際關系類試題一般問的比較明顯,如“你怎么溝通”、“你該怎么交涉”等,如下邊的習題:
現在很多家長上班忙,沒有時間照顧孩子吃飯,在學校外附近居民樓里有午托班,可以擺小餐桌讓學生在那兒吃飯和休息,但是這些小飯桌存在不達標、不正規等問題。解決這一問題,需要教育局、工商局、衛生部門共同參與,但是其他部門感覺不關自己的事,不配和你的工作,你怎么溝通?
考生在面對這樣的題時,可以按照平常的答題步驟,組織好答題語言就行。
然而此類試題很少,更多的是將這類試題與其他類型的試題相結合,尤其是應急應變類試題。如:
小王是“大學生村官”,要建設垃圾池,村民到工地阻攔不讓建,說不能建在他們家附近。假如你是小王,你會怎么說服村民呢,怎么說?
考生在答此題時,不僅要陳處自己將如何做,也要兼顧到與村民之間的關系,這無形中加大了答題難度,考生可在陳述自己的處理步驟時,將涉及與村民溝通的細節表現出來,以此來增加答題亮點。
經分析人際關系題考察的主要是工作人員與群眾的矛盾、同事之間的矛盾以及群眾之間的矛盾。
5.情景模擬類
情景模擬題在2012年只考了一道,但是在2013年考了三道,這說明單純的會解決問題已經不夠,還原現場、模擬實際狀況已經變得越來越重要,情景模擬類試題或許會成為未來面試之主流,考生一定要加大對這方面能力的練習。
一般此類面試題都是給出一個典型的矛盾場景,模擬工作中的一系列人際關系、工作問題或者特殊情景,讓考生根據題目要求,在特定的情境中處理各類問題或者矛盾,并用行動和語言將處理過程和方法表現出來。考生在答題時一定要時刻注意自己的題目角色設定,代入角色,深入情境,理智清晰精準的模擬當場的情況。
下邊給出一道習題作為參考:
李大媽織舞蹈隊每天在小區廣場跳舞。居民到社區投訴,說擾民。社區工作人員向李大媽傳達意見。李大媽說,這個廣場是公共場所,大家都有權使用。還說,“你有你的休息權,我也有我的活動權”。如果你是社區工作人員,投訴的居民對你說:“你們管不管,你們管不了的話,我們就自己想辦法!”你怎么回答?假設考官是投訴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