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請談一談自己的優點與缺點?
【題目類型】自我認知與職位匹配
【能力考查】求職動機、個人的求職目的與擬任職位所能提供的條件匹配性、對職位的認知、個人的職業觀價值觀。
【參考解析】
各位考官,總結一下我的個人優點,我認為有以下幾個方面:首先,我是一個堅持原則的人。在做畢業設計的時候,那段時間很忙,還要參加實習,但我實驗的數據都是一絲不茍收集起來,絲毫不敢弄虛作假,盡管那些日子每天讓自己很忙碌,但內心是充滿喜悅的,最后論文也獲得了學校的優秀本科生畢業論文;其次,我認為自己是意志堅強。我來自一個邊遠的農村,高考的成績不錯,所以我進入了北京的一所重點大學。高考的時候英語考了很高的分數,但是進入大學后,發現自己所學的是啞巴英語,跟其他來自大城市的同學比起來,自己的聽說能力特別差,但是我沒有灰心。我認清這個事實后,就給自己的定了一個一年的學習計劃。每天要6點早起朗讀1小時英語,還有一周參加學校的英語角活動。在接下來的一年里,我確實堅持下來了,經過努力自己的英語聽說能力也處于班里的上游了;最后,我認為自己自己擁有健壯的體魄。“身體是革命的本錢”,好的身體素質是完成好工作的必要前提。大學的時候堅持跑步、俯臥撐等,偶爾參加一些馬拉松長跑的活動,校運會也在田徑項目上拿過一些名次,我認為這些都利于我勝任將來要從事的工作。
當然“金無赤足,人無完人”,對于缺點我也好不回避。我認為自己目前的最主要的缺點是實踐能力不足。確實大學里我將自己學習和實踐的比例控制在大約7:3,只進行過短暫的社會實習,所以自己的社會經驗明顯不足,現在更多的是“紙上談兵”。但是,現在將要畢業了,正好就可以在工作中歷練了,學習不能耽誤,但是重點一定是放在實踐上。以此來彌補自己工作經驗的不足。
2. 請你談一談對林則徐的對聯“海納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無欲則剛”的理解?
【題目類型】綜合分析觀點類
【能力考查】正確地理解觀點、充分合理地論證觀點、由觀點聯系到實際工作以及為人處世之道。
【參考解析】
“海納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無欲則剛”,這是民族英雄林則徐任勉勵自己的話,我理解的意思就是:大海因為有寬廣的度量才容納了成百上千的河流;高山因為沒有勾心斗角的凡世雜欲才如此的挺拔。
我認為這一段話是非常有道理。首先他告訴我們一個人要成功必須要有包容的精神。沒有人是一帆風順的,總會遇到這樣或那樣的困難;同樣,在一個集體中,人人身上也具備一些或大或小的缺陷。如果盯著別人的缺點不放,那么就不利于集體的團結,不利于團隊工作的協作,所以包容就是要多看到別人的長處,多發現別人的優點,見賢思齊;同樣,歷史上著名人物藺相如也是能包容廉頗的誤會,才促成了“將相和”的美談,所以人要像“大海能接納百川”那樣的包容;同樣,這句話還告訴我們人不能過于貪婪。每個人應該有堅定的信念,但人的精力有限的,人是生來就有七情六欲的,過多的欲望會讓人迷失,離理想漸行漸遠,那么實現自己信念的捷徑就在于堅定這一方向,拋棄其他的雜欲。這是一種堅韌不拔的志向,這是一種矢志不渝的精氣神。要成大事,必定要具備這一氣質。
于我個人而言,如果能順利成為一名國安人員,那么就肩負著國家的使命,牢記著人民的重托。這兩句話就可以成為我的座右銘。具備包容的精神,與同事建立和諧的人際關系;具備包容的精神,看到別人的長處與自己的不足,不斷進步,才能成為一名合格的國安人員;具備堅忍不拔的氣質,經得起誘惑,耐得住寂寞,坐得住冷板凳,才能實現國安人員的光榮使命。
3. 請你談一談你所學習的專業和崗位之間關系的理解?
【題目類型】自我認知與崗位匹配
【能力考查】自我認知能力
【參考解析】
我認為我所學習的專業與所報考的崗位之間的關系是密不可分的,專業可以讓我更加勝任我未來的工作,而工作中的實踐經驗也可以讓我提高我的專業能力。
我所學的專業是法學專業,長期的法律教育培養了我良好的思辨能力,遇到問題也有自己的一套解決方法;同時在思考問題時也更加嚴謹、全面,讓自己在未來的工作可以一絲不茍的完成;當然也提升了自己的法律素養,這樣我在工作中可以做到依法行政,有更強的執行能力與責任感。
當然我也明白理論知識如果不與實踐相結合,那么永遠只能是空談。國家領導人習近平主席所說的“空談誤國,實干興邦”正是說明了實踐的重要性,崗位工作是在不斷積淀自己的專業知識,專業知識可以更好的指導我們進行實踐工作。但是我們所學的知識往往在實際工作中是無法運用的,理論與實際操作是存在差異的,也正因如此,我們要通過不斷的在實際工作中汲取營養,才能更好的豐富我們的專業知識,二者是相輔相成的,不可分割。
綜上所述,所學的專業對我未來的工作崗位有很大幫助,我也會通過繼續的學習來提高我的專業能力,以使我更能適應崗位的要求。我也會通過向老同志學習一些實際工作的經驗來不斷完善我的專業素養,讓我在工作更能勝任我的崗位。
4. 前段時間網上熱議公務員待遇高低問題,請你談一談對這一問題的看法?
【題目類型】社會現象
【能力考查】綜合分析能力
【參考解析】
隨著新的一輪黨風廉政建設活動的開展,我國的國家領導人更加重視一些政府部門和公職人員的公款消費問題,并出臺了八項規定、六項禁令等一系列的舉措來約束,與此同時公務員的節日福利也開始減少,一些公務員抱怨自己的待遇問題,引起網絡上激烈的爭論。
這個問題之所以存在首先是由于社會上對公務員群體有很多的誤解存在,認為公務員的福利和待遇過高,甚至在坊間也流傳著認為公務員都是貪污腐敗分子,這些誤解之所以會存在與公務員有關的信息不公開有很大的關系。第二,則是因為公務員的收入福利部公正,有一些政府單位存在著亂發福利的現象,沒有統一的規制體系并缺乏監督,加深了群眾的誤解。第三,公務員也是社會的成員和勞動者,在全國范圍內進行收入分配時不應走特殊化,盡管其有一定的特殊性,但也應享受社會整體公平的福利待遇,對一般企事業單位的政策同樣應適用于公務員隊伍,而不能一刀切,所謂“不患寡而患不均”,公務員們的抱怨也是可以理解的。
所以政府可以通過保證做到公務員的相關信息的進一步透明化,如加快政務信息、尤其是公務員工資收入信息的公開。這樣的透明化對于消除公眾誤解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建立統一的監督體系對于一些違規發放福利的部門進行有效的規制并設立合理的公務員福利制度,紀檢監察部門長期的公正監督,保證福利不亂發,這樣規范合法收入,也可以端正公務員群體在社會上的形象。
在我看來,公務員享有與普通人同等的發放福利的權利,不合理的福利同樣不應接受,任何片面的一刀切都是有失偏頗的,只有掌握好適當的度才能真正的達到讓群眾和公務員們都滿意、雙贏的理想狀態。
筆試試題推薦:公務員考試筆試試題
筆試真題:公務員考試筆試真題
面試常見問題匯總:公務員考試面試常見問題匯總
面試真題:公務員考試面試真題
公務員考試大綱:公務員考試大綱
教師招考專題:最新教師招聘信息發布區
事業單位招聘專題:最新事業單位招聘信息發布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