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武教師招聘網
首頁 浙江教師 福建教師 江蘇教師 廣東教師 江西教師 安徽教師 北京教師 上海教師 天津教師 湖南教師 湖北教師 河南教師
河北教師 海南教師 重慶教師 貴州教師 遼寧教師 吉林教師 山西教師 廣西教師 云南教師 陜西教師 甘肅教師 青海教師 四川教師
山東教師 內蒙古教師 黑龍江教師 寧夏教師 新疆教師 西藏教師 教師面試 說課稿 考試大綱 教師招聘試題 特崗教師 教師資格考試 教師資格大綱
杭州教師  廣州教師  長沙教師  南京教師  福州教師  南昌教師  教師考試大綱  教師資格大綱  政治資料  地理資料
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教師招聘試題 >> 學前教育試題 >> 內容

2012年幼兒教師招聘考試教育理論模擬題及答案解析二(2)

時間:2012-3-5 15:31:24 點擊:

  核心提示:2012年幼兒教師考試教育理論模擬題及答案解析二一、單項選擇題(每題2分,共30分)1.在羅馬貧民區創辦第一所幼兒學校——“兒童之家”,創立以感官為基礎的幼兒教育教學體系的教育家是( )。A.福祿倍爾B.蒙臺梭利C.德可樂利D.凱米2.建立我國第一個幼兒教育研究中心,并親自主持幼稚園研究工作,提出“...
【參考答案】

一、單項選擇題

1.B.1907年,蒙臺梭利在羅馬平民區創辦了“兒童之家”,從事教育實驗。

2.B.1923年,陳鶴琴先生在南京創辦了我國最早的幼兒教育實驗中心,創立了“活教育”理論。

3.C.1989年,聯合國大會通過《兒童權利公約》,用法律保護兒童的權利。

4.D.兒童經過動手操作才能有更深刻的認識。

5.B.環境,特別是教育對人的成長和發展有重要意義。

6.C.在幼兒的獨立性、自主性比較欠缺的情況下,教師的主導性起著決定性作用。

7.C.蒙臺梭利受裴斯泰洛齊等教育家思想影響,認為教育要遵循自然規律。

8.B.幼兒教師的專業素質、教學思想、教學組織形式等直接決定幼兒園教育質量。

9.C.幼兒園月、周計劃屬于近期計劃。

10.D.狹義的幼兒環境指幼兒園內所有的物質和精神環境。

11.D.成人往往不能從幼兒角度出發思考幼兒教育,忽視幼兒特定年齡階段的需求。

12.C.培養活潑開朗的性格、發展個性是幼兒德育的重要內容。

13.D.在幼兒園中,教育活動與游戲等活動是融為一體的。

14.B.幼兒需要有一定量的戶外活動時間。

15.D.兒童學業成敗與諸多因素都有關系,其中學校教育方式占有重要地位。

二、名詞解釋

1.兒童觀:指人們對于兒童的根本看法和態度。主要涉及兒童的地位和權利、兒童期的意義、兒童的特點和能力、兒童生長發展的特點和原因等問題。教育觀是人們對于教育在兒童發展中作用的根本看法。

2.幼兒園的物質環境:分為廣義和狹義兩個方面。廣義是指對幼兒園教育產生影響的一切天然環境與人工環境中物的要素的總和,包括自然風光、城市建筑、社區綠化、家庭物質條件、居室空間安排、室內裝潢設計等。狹義是指幼兒園內對幼兒發展有影響作用的各種物質要素的總和,包括園舍建筑、園內裝飾、場所布置、設備條件、物理空間的設計與利用及各種材料的選擇與搭配等。

3.間接教學:指教師對幼兒教學指導的一種形式。教師不是把教育要求直接講給幼兒聽,而是通過環境中適當的中介,比如,利用環境中的玩具、榜樣、幼兒關心的現象或事件的作用等,迂回地達到教育目的。這種方式中的教師從講授者變成幼兒活動的觀察者、合作者、游戲伙伴、活動環境的創設者、材料的提供者,教育影響力不直接由教師而是通過中介間接地作用于幼兒。

4.幼兒園課程:是指實現幼兒園教育目的的手段,幫助幼兒獲得有益的學習經驗,以促進其身心全面和諧發展的各種活動的總和,包括幼兒園進行的一切活動。

5.幼小銜接:指幼兒園與小學直接過渡的特定階段。學前階段與小學階段存在不同的教學特點,主導活動、作息制度、師生關系、環境布置、社會期望等都存在差異,導致兒童的生理、心理和社會性方面都出現不適應狀態。幼小銜接是個長期的、整體性的工作,需要各個環節的密切配合

三、判斷題

1.×。教育有廣義和狹義之分,狹義的教育才是指學校教育。

2.√。

3.√。

四、簡答題

1.現代社會的兒童觀。

(1)兒童是一個社會的人,他應該擁有基本的人權。

(2)兒童是一個正在發展的人,故而不能把他們等同于成人,或把成人的一套強加于他們,或放任兒童自然、自由發展。

(3)兒童期不只是為成人期做準備,它具有自身存在的價值,兒童應當享有快樂的童年。

(4)兒童是具有主體性的人,是在與各種豐富的活動之中不斷建構精神世界的。

(5)每個健康的兒童都擁有巨大的發展潛力。

(6)幼兒才能的發展存在遞減法則,開發得越早就開發得越多。

(7)兒童的本質是積極的,他們本能地喜歡和需要探索學習,他們的認識結構和知識寶庫是其自身與客觀環境交互作用過程中自我建構。 ,

(8)實現全面發展與充分發展,是每個兒童的權利,其先天的生理遺傳充分賦予了實現全面發展的條件,只有全面發展才能充分發展。

(9)兒童的學習形式是多種多樣的,如模仿學習、交往學習、游戲學習、探索學習、操作學習、閱讀學習。成人應尊重幼兒各種學習形式,并為他們創造相應的學習條件。

2.幼兒教師素質要求主要有三個方面:思想品德與職業道德素質、身心素質和能力素質。

(1)幼兒教師的思想品德與職業道德素質。教師必須忠誠于社會主義教育事業,是最基本的、最重要的思想品德素質;教師也要熱愛幼兒,把身心奉獻給幼教事業。

(2)健康的身心素質。幼兒教師應該有寬闊慈愛的心胸、穩定的情緒、豐富的感情和活潑開朗的性格。

(3)幼兒教師的能力素質。幼兒教師需要掌握幼兒身心發展的特點和規律、了解洞察每個幼兒的內心世界、因人施教的技能和能力等。從知識結構上說,需要涉及一個教育學、心理學、生理學、社會學等多方面的、寬廣的能力結構。觀察力是幼兒教師首要的能力,這種觀察可以是有計劃地進行,同時也滲透在平時的教育教學活動中。溝通能力也是幼兒教師的一種基本能力,包括非言語的溝通和言語的溝通、與家長和同事的溝通、促進幼兒之間的溝通。組織分組能力也是衡量教師能力的一個方面,教師需要有能力組織教學活動、分組和指導小組活動。

3.幼兒園環境創設的原則是指教師創設幼兒園環境時應遵循的基本要求。

(1)環境與教育目標一致的原則。幼兒園環境是幼兒園課程的一部分,在創設幼兒園環境時,要考慮它的教育性,應使環境創設的目標與幼兒園教育目標相一致。環境創設要有利于教育目標的實現。幼兒園的教育目標是促進幼兒的全面發展。

(2)發展適宜性原則。幼兒正處在身體、智力迅速發展以及個性形成的重要時期,有多方面的發展需要。幼兒園環境創設應與幼兒身心發展的特點和發展需要相適宜,并且要隨著幼兒的身心特點和發展需要而對環境進行調整。

(3)幼兒參與的原則。環境創設的過程是幼兒與教師共同參與合作的過程。教育者要有讓幼兒參與環境創設的意識,認識到幼兒園環境的教育性不僅蘊含于環境之中,而且蘊含于環境創設的過程中。

(4)開放性原則。開放性原則是指創設幼兒園環境,不僅要考慮幼兒園內環境要素,同時也要重視園外環境的各要素,兩者有機結合、協同一致地對幼兒施加影響。幼兒園需要與家庭、社區進行合作,充分利用各個方面的資源。

(5)經濟性原則。創設幼兒園環境應考慮幼兒園自身經濟條件,勤儉辦園,因地制宜辦園。

4.幼兒的教育離不開家庭,其原因是:

(1)家庭是幼兒成長最自然的生態環境。幼兒身心尚未成熟,他們需要社會特殊的保護和照料。家庭是社會最基本的單元,也是幼兒成長最自然的生態環境,擔負著養育幼兒的重大責任。對于幼兒來說,與父母共同生活是最重要的需要。

(2)家庭是人的第一所學校。父母對孩子的態度給幼兒以后對社會的態度奠定了基礎。每個幼兒都從自己家庭的生活中獲得不同于他人的經驗、形成自己的行為習慣、發展待人處事的能力以及語言等。這一切在幼兒入園后,仍然極大地影響和制約著幼兒園教育,幼兒園教育只能在幼兒原有的基礎上展開,否則教育效果就不佳。

(3)家長是幼兒園重要的教育力量。家長與幼兒天然的聯系使家長具有別人難以替代的優勢,一旦家長與教師為著一個共同的目的攜起手來,教育效果將倍增。具體表現在:家長的參與極有利于幼兒的發展;家長是教師最好的合作者;家長本身是幼兒園寶貴的教育資源

五、論述題

1.提高與幼兒言語溝通的質量,最根本的是教師從權威的地位轉到與幼兒平等交流、共同分享的地位,并真正地面向全體幼兒。在此基礎上,具體的技能是必要的。

(1)引發交談的技能。善于敏銳地抓住時機,創造氣氛,發現幼兒感興趣的話題,將幼兒自然地引入交談之中,或者善于用多種方法引起幼兒對某個特定話題的興趣。

(2)傾聽的技能。用恰當的言語或非言語方式熱情地接納和鼓勵幼兒談話、提問,讓幼兒產生“老師很喜歡聽我說”、 “老師覺得我的問題很有意思”的喜悅感和自信心,并相信老師是自己隨時可以交談的對象。

(3)擴展談話的技能。用幼兒能夠理解的方式向幼兒提供適宜的信息、詞匯或問題,引導幼兒把談話延續、深入下去。

(4)面向全體、注意差異、有針對性的談話技能。例如,注意激發那些沉默寡言或說話不清的幼兒的說話積極性,耐心傾聽,盡量多鼓勵;根據幼兒的特點使用不同的話題、方式、詞匯、語速等有效地刺激幼兒交談。(5)結束交談的技能。適時地結束談話,讓幼兒表現出滿足感。即使由于時間或別的原因必須要結束談話,也要讓幼兒感到,老師很想聽他講,可惜沒時間了,回頭還有機會的n

2.幼小銜接工作是一項長期的、整體的工作,其表現在:

(1)長期性而非突擊性。幼兒園教育是終身教育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要為兒童的終身發展打好基礎。因此,不應當把幼小銜接工作僅僅視為兩個教育階段的過渡問題,而應把它置身于終身教育的大背景下去考慮。應當看到,讓幼兒順利地進入小學只是幼兒園教育的近期目標,它是實現幼兒園教育長遠目標的一個組成部分。也就是說,要以兒童的長遠發展為目標,對兒童進行全面的素質教育。對幼兒園來講,在時間上要把幼小銜接工作貫穿于幼兒園教育的各個階段,而不僅僅是大班后期;在內容上要涉及幼兒發展的各個方面,而不僅僅是知識準備;在人員上要包括幼兒園全體人員、家長及有關成人,而不僅僅是大班老師。對小學來講,也不能僅僅把銜接工作看成是幼兒園的事情,而應當遵循素質教育的精神,改革不適合兒童發展的教育形式、方法等。

(2)整體性而非單項性。幼小銜接是全面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應當從幼兒體、智、德、美各方面全面進行,不應僅偏重某一方面。在幼小銜接中,偏重“智”的傾向比較嚴重。有的教師一談到銜接,馬上就想到讓幼兒認漢字、學拼音、做算術題,而對于體、智、德、美各方面的全面準備重視不夠。研究表明:健康的身體、積極的學習態度、濃厚的學習興趣及求知欲、充足的自信心與自我控制能力、穩定的情緒以及人際交往能力、獨立性等,對幼兒順利適應小學生活是至關重要的。兒童入學后適應不良的主要原因是對新環境所需的身體、心理素質、獨立自理能力等準備不足。幼兒入學適應困難不僅僅是在“智”的方面,更多的是由于身體、態度、習慣、意志、人際關系、交往能力、獨立自理能力等方面的準備不足而造成的。要搞好幼小銜接工作,必須促進幼兒的體、智、德、美的全面發展,在全面發展教育過程中培養他們入學所必須的各種基本素質。在銜接中僅偏重某一方面是錯誤的,而在某一方面中又偏重某些因素則更片面了。

六、案例分析

(1)我國幼兒園教育的目標是“對幼兒實施體、智、德、美等方面全面發展的教育,促進其身心和諧發展”。這一目標是確定幼兒園教育任務、評估幼兒園教育質量的根本依據,國家通過這一目標對全國幼兒園教育進行領導和調控。

(2)幼兒園教育目標是根據教育目的并結合幼兒園教育的性質和特點提出來的。我國幼兒園教育的目標是培養全面發展的幼兒,它體現了我國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并兼顧幼兒園教育的性質和特點。幼兒園教育目標的提法又與學校教育目標略有不同,如把“體”放到了第一位,這是因為,在幼兒階段,身體的正常發育和機能的健全發展較以后各年齡階段更為重要的緣故。

(3)教育從根本上說就是培養人,所以教育目標是否合理,除了符合社會要求之外,還要看是否符合教育對象的身心發展規律。舉一個簡單的例子來說,成年人畫一個菱形圖案是件輕而易舉的事,然而對于幼兒來說,卻是很困難的,即使3歲孩子照葫蘆畫瓢,要臨摹一張菱形圖樣也是很困難的。這就是說,幼兒的發展是有一定年齡特征和規律的,是一個按照一定順序、不斷地從低級到高級發展的過程,教育目標如果不符合幼兒發展的規律,不符合幼兒個體的發展需要和可能性,就不可能變成現實。因此,教育目標的制定必須適應幼兒身心發展的年齡特征。

(4)一味地追求某個方面發展,忽視幼兒的全面發展,可能嚴重損傷兒童生長發育的自然進程,損傷兒童潛能發育,造成兒童期、青少年期乃至成人期體力、心智、能力、性格和氣質發展遲緩、壓抑和傷害

作者:不詳 來源:網絡
分享到:
相關文章
  • 文武教師招聘網(www.guoyanxin667788.com) © 2012 版權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 站長聯系QQ:799752985 浙ICP備11036874號-1
  • Powered by 文武教師招聘網
  • 特级婬片国产在线观看,欧美精品久久久一区二区免费看,亚洲一区二区三区一品精,最新国产福利小视频在线观看
    五月天婷亚洲天久久综合网 | 亚洲视频日韩在线观看 | 日本阿v片在线播放免费 | 夜鲁夜鲁很鲁在线视频视频 | 激情综合五月天开心久久 | 欧美日韩日本在线观看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