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云和縣赴溫州大學招聘教師簡章
云和縣始建于明景泰三年(公元1452年)。2013年,全縣實現地區生產總值48.13億元,同比增長9.7%;財政總收入6.27億元,同比增長20.1%,其中公共財政預算收入3.36億元,同比增長17.2%;固定資產投資33.29億元,同比增長23.0%;工業總產值108億元,同比增長20.5%;全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8.21億元,同比增長15.7%;實現自營出口9632萬美元,同比增長23.0%;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分別達到27933元和9701元,同比分別增長10.9%和13.1%。
其縣情有以下特點:
1.區位條件特殊。云和地處浙西南,與首都北京同經度,與珠穆朗瑪峰同緯度,為麗水的地理中心,是甌江上游的一顆璀璨明珠。縣域總面積984平方公里,約為全國陸地面積的萬分之一,甌江穿境而過,將縣域分割為南、北兩大部分。
2.生態環境優美。云和自古被喻為“洞宮福地”,山水資源獨具特色,全縣森林覆蓋率達80.8%,空氣質量優良率達到97.6%,即使是人口集中的城區,空氣負氧離子平均濃度也達到每立方厘米1391個以上,達到“非常清新”的標準,境內38.7平方公里水域的水質常年保持在國家二類標準以上,綜合環境質量列全國第10位,是省級森林城市、省級園林城市,并成為全市第一批通過國家級生態縣公示的縣。生態旅游資源獨具特色,其中,仙宮湖是浙江省第三大人工湖;云和梯田被譽為“中國最美梯田”和“中國特色旅游最佳濕地”,并被美國CNN評為中國最美的40個景點之一。云和湖仙宮景區和云和梯田景區均為國家4A級景區。
3.縣域文化多元。云和是全省13個少數民族重點縣之一,有2個畬族鄉、27個畬族行政村,共有26個少數民族1萬余人,其中畬族人口9千多人。還有新安江、緊水灘等庫區移民1.8萬余人,客家人1.5萬余人,構成了云和多元、兼容的移民文化。特別是抗日戰爭爆發后的1942年5月至1945年9月,民國浙江省政府遷駐云和,共遷入70余家行政機構、39個軍警機構和34家工商企業,國立英士大學、之江大學等高校紛紛入遷,著名文化人士馮雪峰、潘天壽等云集云和,對整個縣域文化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4.產業特色明顯。目前云和已初步形成了一產以食用菌、茶葉、水干果為主導,二產以木制玩具、軸承、閥門為主導,三產以生態旅游、商貿物流為主導的產業體系。其中,木制玩具是云和的傳統產業、優勢產業和支柱產業,先后被冠以“中國木制玩具之鄉”和“中國木制玩具城”。全縣共有木制玩具生產企業754家,木制玩具產品達十大類、上千個系列、數萬個品種,產品暢銷世界74個國家和地區,占全國同類產品的近50%、浙江省的70%,是目前國內規模最大、品種最多的木制玩具生產、出口基地。
5.物產資源豐富。云和雪梨具有500多年的種植歷史,有“中華名果”之稱,是全市首個通過氣候品質認證的農產品,“云和雪梨酒”曾獲1915年巴拿馬萬國博覽會銅質獎章。云和黑木耳已成為國家地理標志產品。云和湖有機魚是浙江省第二大有機魚品牌。小順石“色彩變幻豐富、透明度高,受刀溫潤”,深受印界、雕刻界青睞。
6.發展戰略獨特。全縣轄4個街道、3個鎮、3個鄉,168個行政村,總人口11.2萬。2001年,云和縣委、縣政府針對山多地少、村多人少、縣小而城相對較大的實際,提出并實施“小縣大城”發展戰略,把縣城作為縣域增長極來建立和發展,加快推進新型城市化進程,減少農民、富裕農民,促進城鄉統籌發展。目前,全縣實現35%的農民下山轉移、70%的農村勞動力向二、三產業轉移,74%的人口集中在縣城居住、92.5%的學生集中在縣城就讀、95%的企業集中在縣城發展,并先后創建成為“國家衛生縣城”、“全國文明縣城”、“全國平安縣”、“國家級生態示范區”、“全國科技進步先進縣”、“全國十佳金融生態示范縣”、“省級教育強縣”、“省級示范文明縣城”、“省級生態縣”、“省級體育強縣”、“省級信用縣”,連續八年被評為“浙江省平安縣”,群眾幸福指數不斷提升。如今,作為“云和現象”的“小縣大城”發展戰略被廣為關注,入選浙江省十大發展模式,獲得“2012中國十大社會管理創新獎”,在全國許多山區和海島地區得到推廣。
云和縣2015年教師引進計劃 | |||
|
崗位 |
計劃數 |
學歷要求 |
1 |
中學語文 |
5 |
全日制大學本科及以上 |
2 |
高中物理 |
3 | |
3 |
高中化學 |
2 | |
4 |
高中歷史 |
2 | |
5 |
高中地理 |
2 | |
6 |
高中政治 |
2 | |
7 |
職高汽修 |
1 | |
8 |
職高數控 |
1 | |
9 |
計算機 |
2 | |
|
合計 |
20 |
|
1、招聘時間:2015年5月14日(星期四)上午8:30開始
2、地點:溫州大學大學生活動中心二樓就業服務廣場
3、本次是以緊缺人才引進的方式招聘教師,現場報名后,經過資格審查,面試篩選,到該縣學校進行上課面試及筆試,學校滿意既可聘為正式編制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