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是一門藝術,是一門活的藝術,特別是語文教學,這種藝術選擇特征尤為突出。因而在語文教學中,要根椐這一特征,做好語文教學上的改革,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①目標進課堂,導學引方向。每一篇文章在教學前都可以設計一些目標問題,讓學生去預習。
②語言要幽默風趣,富有文采。語言是重要的交際工具,在教學中是實施教學的主要手段。
(3)榜樣的作用在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中起著不可或缺的作用。
在教學中正確運用榜樣事例、名人名言,能有效地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應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一是在教室里張貼名人名言,以激發學生學習語文的激情,如清代蒲松齡的自勉聯“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關終屬楚,苦心人天不負臥薪嘗膽三千越甲可吞吳”。二是經常宣講一些名人的成功事例,越王勾踐、大文豪蒲松齡、曹雪芹的成功,來激勵學生立大志、吃大苦、建大功。三是定期舉辦文學講座,講一些貼近學生實際的故事,如沖浪兒郁秀(深圳高一女生出版了一部寫高一學生生活的長篇小說《花季·雨季》成為全國的暢銷書),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由于故事感動人,又貼近學生實際,學生覺得生動有趣,語文基礎好的學生倍感振奮,語文基礎差的學生,也感到語文課的趣味性。
五、作文
【評分標準】
等級項目:一類卷(45~40分);二類卷(39~33分);三類卷(32~26分);四類卷(25~20分);五類卷(20分以下)。
內容:文題統一,中心明確,內容充實,感情真摯。 文題統一,中心較明確,內容較充實,感情真摯。基本切題,有中心,內容簡單,感情較真實。不切題,內容空洞,中心不明確,感情不夠真實。 完全離題,無中心,無內容,感情不真實。
語言:語言準確,流暢生動,簡潔得體。 語句通順,語病較少。 語句基本通順,病句較多。 語句不通順,病句和錯別字多。語序混亂,錯別字和病句多。
結構:結構完整,條理清楚,層次分明,詳略得當。 結構較完整,條理較清楚,層次較分明。詳略基本得當。結構基本完整,有一定條理,詳略欠得當。結構不完整,條理、層次不夠清楚。 結構零亂,條理不清楚,有頭無尾。
評分建議:
①無題目扣2分。
②標點不規范,酌情扣1~2分;錯別字每3個扣1分,重現的不計,最多扣2分。
③字數少50字扣1分,最多扣2分。
④內容構思,語言表達有創意者,酌情加3~5分。
⑤評四類文以下(含四類)者,須經評卷組長閱批。
⑥全卷卷面整潔,書寫工整酌情加1~2分。
【參考范文】
教師,我向往的職業
我從小就有這個理想——當一名人民教師,即使是現在,如果能給我一個機會,我還是愿意去做一名老師。
我的小學生活是充滿羞澀的,于是對小學老師,我談不上喜歡哪一位,可是在我的心里有最讓我感動一位老師——陳老師。她是真正地塑造我靈魂的工程師,她的教導使我至今銘記于心,融會于骨。在她教我們班之前,我在老師們的眼里只是一只丑小鴨、被老師鄙視的對象、同學的笑柄。直到她的出現,讓我感到老師對學生的公平,她并不因為我的愚笨而輕視我,反而對我的勤奮好問大加表揚。每一次向她提出問題,不管她在做什么,她都會放下手頭的工作幫我答疑解惑,有時她對一個問題能給我講解兩三遍直到我弄明白為止。她還時常鼓勵我遇到問題了要及時問她,不要將問題遺留,不要放過任何一個小障礙。如果說她的耐心和愛心讓我感動的話,那么她的敬業更是激勵我做一名人民教師的動力。
我已經記不得她有什么高超的教學方法了,但是我還記得,她對我們交上去的作業總是能做到及時批改,還督促我們將練習冊上的習題都自行練習并批改講評了。有一次,村委會為了給老師們慶賀教師節送來了一簍蘋果,讓老師們拿。那時我們在上數學課,校長讓她下去拿,她沒有去。直到下課后,我們才得知,好的蘋果都讓其他的老師搶走了,給她剩下的是小的蘋果。但她卻并未放在心上。一年以后我們升入六年級時,她被調走了,接我們的新老師告訴我們,陳老師讓我們努力學習,還有一年就要升初中了,她會惦記著我們的。也正是從新老師那里我們得知,她接我們五年級時,曾有人勸她不要接這個數學成績在整個校區穩居倒數的班級,但她卻毫不猶豫地接了我們班。而現在我們班的數學成績已經排在了前幾名,她還告訴新老師要我們繼續努力。也許是舍不得,也許是思念陳老師吧,那時一連好長時間陳老師的音容笑貌總是出現在我的睡夢中。
夢醒時我就想:如果有一天我有幸成為一名小學老師,我也要像我的陳老師那樣愛學生,教學生,傳道授業解惑,言傳身教,教學生做好人,善良的人,負責的人……
小學升初中那年我以優異成績考入了縣中學,我的數學成績很優秀。我認識了好多的老師,初中的學習科目很多,但我并不害怕,我還是像以前一樣努力學習,課余時間幫同學答疑解惑,因為我記得陳老師教導我要樂于幫助別人。每次在學習中遇到挫折我都會想起老師的教導和鼓勵,咬咬牙關堅持了下來。即便是在高中的那些日子里,身邊好多的人因忍受不了高中的學習壓力而放棄,我卻堅持了下來。
三年高中生活結束后,我毫不猶豫地報考了師范大學。我崇拜我的大學老師,不去論他們非凡的學識,更重要的是他們遞交給我們對專業的熱愛,對探索的激情,為我們真正走入社會搭起不朽的橋梁。尤其是他們對教育事業的一腔熱忱就已經深深地感染了每一個聆聽他們講課的學生。
如今我已經完成了大學的學業,我帶著滿腔的熱忱和對教師職業的向往,在此接受準教師考試的檢驗。我的心情很激動,也很坦然。我相信不久的將來,我會走上夢寐以求的講臺,我要用我的青春和我的赤忱之心去書寫我的教師之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