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壬寅學制
B.壬戌學制
C.甲午學制
D.癸卯學制
12.被稱之為“現代教育學之父”的教育家是( )。
A.赫爾巴特
B.康德
C.培根
D.夸美紐斯
13.在人文教育與科學教育的關系問題上,應堅持的是( )。
A.堅持人文教育為主
B.堅持科學教育為主
C.堅持人文教育與科學教育的攜手并進
D.要看情況而定
14.《教育法》第十條規定:“國家根據各少數民族的特點和需要,幫助各少數民族地區發展教育事業。國家扶持邊遠貧困地區發展教育事業。國家扶持和發展殘疾人教育事業。”這體現了教育法的( )原則。
A.方向性
B.平等性
C.公益性
D.全面性
15.從評價的功能上區分,中小學教育評價的類型可分為( )。
A.正式評價和非正式評價
B.相對評價和絕對評價
C.形成性評價和總結性評價
D.正確評價和錯誤評價
16.由于先前做了活動或經驗、習慣的影響而形成的心理的一種動力準備狀態稱( )。
A.定勢
B.原型啟發
C.變式
D.同化
17.小學生在記課堂筆記時對漢字字形結構正誤的注意屬于( )。
A.隨意注意
B.不隨意注意
C.無意注意
D.隨意后注意
18.觀看乒乓球抽球錄像后,能以一定的精確度來演示這一動作的動作技能目標是( )。
A.模仿
B.準確
C.連貫
D.習慣化
19.我們常說的提升學生心理素質,其標準是根據心理健康三層面中的哪一層的標準?( )
A.非病狀態
B.良好適應狀態
C.理想狀態
D.正常狀態
20.“進退維谷”是一種( )。
A.雙趨式沖突
B.雙避式沖突
C.趨避式沖突
D.雙重趨避式沖突
二、多項選擇題(本大題共10個小題,每小題2分,共20分)在下列每小題列出的選項中至少有兩個是正確的,請將其代碼填入括號內。錯選、多選或未選均不得分。
1.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后出現的著名教育家及論著有( )。
A.布魯納的《教育過程》
B.布魯姆的《教育目標分類學》
C.赫爾巴特的《普通教育學》
D.贊可夫的《教學與發展》
E.夸美紐斯的《大教學論》
2.教育培養學生的主體性措施有( )。
A.建立民主和諧的師生關系,重視學生自學能力培養
B.重視學生主體參與課堂,獲得體驗
C.尊重學生的個性差異,進行針對性教育
D.教育目標要反映社會發展
E.在成熟的基礎上引導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