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陶冶教育
B.榜樣示范
C.實際鍛煉
D.品德評價
18.制定教學計劃的首要問題是( )。
A.課程設置
B.學科順序
C.課時分配
D.學年編制
19.蘇霍姆林斯基教育思想的核心內容是( )。
A.全面發展的教育理論
B.認知結構理論
C.教學與發展理論
D.教學過程最優化理論
20.教師職業開始出現始于( )。
A.原始社會末期
B.奴隸社會初期
C.封建社會初期
D.資本主義社會初期
21.如果一個人喜歡富有創造性地、有安排、有計劃地解決問題,凡事樂于自己制定規則,喜歡以自己做事方式行事。喜歡沒有預先建構好的問題.喜歡自己去搭建結構并決定如何去解決問題,喜歡基于創造性和建構性計劃的活動,則這個人的思維風格屬于( )。
A.魯由開放型
B.保守拘謹型
C.主動獨立型
D.被動執行型
22.根據埃里克森的人格發展階段理論,中學生要解決的矛盾是( )。
A.信任與不信任
B.勤奮感對自卑感的矛盾
C.同一性對同一性混亂的矛盾
D.自主對羞怯、懷疑的矛盾
23.美國心理學家布魯納認為學習的實質在于( )。
A.獲得知識
B.習得學習方法
C.主動形成認知結構
D.建立知識系統
24,人們對自己是否能夠成功地進行某一成就行為的主觀推測和判斷是( )。
A.學習需要
B.自我效能感
C.成就動機
D.學習動機
25.在英語學習中,學生在學習eve(眼)和ball后學習eyeball就比較容易,這種現象屬于( )。
A.一般遷移
B.負遷移
C.水平遷移
D.正遷移
26.( )是教育科學研究中廣泛使用的、基本的研究方法。
A.調查法
B.問卷法
C.觀察法
D.實驗法
27.德育的體諒模式形成于20世紀70年代,為學校德育學家( )所創,風靡于英國和北美。
A.柯爾伯格
B.班杜拉
C.皮亞杰
D.彼得•麥克費爾
28.把大班教學、小班研究和個別教學三種教學形式結合起來的這種教學形式叫( )。
A.特朗普制
B.道爾頓制
C.分組教學制
D.班級授課制
29.人力資本論是由美國經濟學家( )提出的。
A.贊可夫
B.舒爾茨
C.布魯納
D.昆體良
30.認為教學的主要任務在于通過開設希臘文、拉丁文、邏輯、文法和數學等學科發展學生的智力,至于學科內容的實用意義則是無關緊要的。這是( )。
A.實質教育論
B.素質教育論
C.形式教育論
D.應試教育論
二、辨析題
1.設計“組織者”的目的,是為新的學習任務提供觀念上的固定點,所以“組織者”一定呈現在要學習的材料之前。
2.在實施素質教育的今天.對學生不能進行懲罰。
3.知識獲得的首要環節是知識直觀。
4.價值辨析觀點更強調價值本身。而不強調價值觀的獲得過程。
三、簡答題
1.試簡述教育學與教育方針政策、教育實踐經驗之間的關系。
2.德育過程有哪些基本規律?
3.運用復述策略應注意哪些要點?
4.簡述我國學制改革的基本原則。
5.怎樣促進遷移的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