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其教學法被稱作“產婆術”的教育家是( )
A.亞里士多德
B.蘇格拉底
C.昆體良
D.夸美紐斯
2.現代教育發展的根本動因是( )
A.政治制度
B.經濟制度
C.生產力的發展
D.科學技術
3.新中國成立后的第一個教育方針頒布于( )年。
A.1951
B.1957
C.1945
D.1949
4.( )是教育主體敘述教育教學中的真實情境的過程,是通過講述教育故事,體悟教育真諦的一種研究方法。
A.行動研究法
B.敘事研究法
C.實驗研究法
D.調查研究法
5.新課程的核心理念是( )
A.促進教師專業發展
B.為了每一個學生的發展
C.倡導性學習
D.轉變舊的學習方式
6.( )是上課的必要補充,是適應學生個別差異,貫徹因材施教的重要措施。
A.備課
B.課外輔導
C.布置作業
D.考試
7.現代教學的輔助形式有( )
A.個別教學
B.復式教學
C.特朗普制
D.設計教學法
8.“不聞不若聞之,聞之不若見之”體現了( )
A.理論聯系實際原則
B.直觀性原則
C.啟發性原則
D.因材施教原則
9.“兒童中心主義”違背了( )
A.間接經驗與直接經驗相結合的規律
B.傳授知識與思想品德教育相統一
C.掌握知識與發展智力相統一的規律
D.教師主導作用與學生主體作用相統一的規律
10.德育過程中經常出現“屢教不改”的現象,這說明( )
A.德育過程是對學生知、情、意、行的培養提高過程
B.德育過程促進學生思想內部矛盾斗爭的過程
C.德育過程是組織學生活動與交往,統一多方面影響的過程
D.德育過程是長期的、反復的、逐步提高的過程
11.班主任工作的中心是( )
A.進行個別教育
B.組建班集體
C.建立班級秩序
D.指導學生學習
12.學生在課堂教學中受到較大的強制性,與此相對的是,學生在課外活動中具有較大的( )
A.靈活性
B.自愿性
C.自主性
D.發展性
13.中等強度的愉快情緒,有利于提高認知活動的效果;而消極的情緒如恐懼、痛苦等會對操作效果產生負面 影響,消極情緒的激活水平越高,操作效果越差。這說明情緒具有( )功能。
A.適應
B.動機
C.信號
D.組織
14.強迫癥的矯正方法是( )
A.行為療法
B.森田療法
C.系統脫敏法
D.肯定性訓練法
15.教師成熟的標志是自覺地關注( )
A.教師
B.生存
C.學生
D.教材
16.追求成功者傾向于選擇成功概率為( )的任務。
A.25%
B.50%
C.75%
D.100%
17.在思想上把事物的本質屬性、特征抽取出來,并區別于其他屬性、特征的思維過程稱做( )
A.分類
B.概括
C.抽象
D.比較
18.要打開一個三位數組成的密碼鎖,可以從000、001、002逐一嘗試直到998、999,最終便會找到一個正確答 案,這種解決問題的策略是( )
A.推理式
B.算法
C.演繹式
D.啟發式
19.小明在學習了哺乳動物都是胎生的、虎是哺乳動物之后,得出虎是胎生的這一判斷,小明的這種思維形 式是( )
A.抽象概念
B.關系判斷
C.歸納推理
D.演繹推理
20.( )是個體依據一定的社會道德準則規范自己行動時所表現出來的穩定的心理傾向和特征。
A.品德
B.意志
C.道德
D.情緒
21.在學習過程中,學習者為提高學習效果,盡可能地讓多種感官參與學習。這種學習策略屬于( )
A.組織策略
B.精細加工策略
C.元認知策略
D.復述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