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舉例說明個體身心發展的不均衡性表現在哪些方面?
3.簡述遺傳素質在人的身心發展中的作用。
4.簡述環境對個體發展的影響作用。
5.簡述學校教育對個體發展的特殊功能。
6.教育怎樣使人的價值得到發現?
7.初中教育的個體發展任務是什么?
【參考答案】
一、選擇題 1.B 2.C 3.C 4.D 5.B 6.D 7. B 8.D 9.A 10.B 11.B 12.C 13.C
二、填空題 1.個體身心發展 2.社會實踐 3.白板說 4.華生 5.典型的 6.發展關鍵期 7.生理解剖 8.可能性 9.成熟 10.外部條件 11.人的價值 12.人格 13.青年期
三、1.(1)個體身心發展的順序性;
(2)個體身心發展的階段性;
(3)個體身心發展的不均衡性;
(4)個體身心發展的互補性;
(5)個體身心發展的個別差異性。
2.(1)同一方面的發展速度,在不同的年齡階段變化是不平衡的。例如,青少年的身高體重有兩個生長的高峰。第一個高峰在出生后的第一年,第二個高峰在青春發育期。
(2)不同方面發展的不平衡性,有的方面在較早的年齡階段就已達到較高的發展水平,有的則要到較晚的年齡階段才能達到成熟的水平。如在生理方面,神經系統、淋巴系統成熟在先,生殖系統成熟在后。
3.(1)遺傳素質是人的身心發展的前提,為個體的身心發展提供了可能性;
(2)遺傳素質的差異對人的身心發展有一定的影響作用;
(3)遺傳在人的發展中的作用是不可能夸大的。
4.(1)為個體的發展提供了多種可能性,包括機遇、條件和對象;
(2)對個體發展的影響有積極和消極之分;
(3)人在接受環境影響和作用時,也不是消極的、被動的。
5.(1)學校教育按社會對個體的基本要求對個體發展的方向與方面作出社會性規范;
(2)學校教育具有加速個體發展的特殊功能;
(3)學校教育,尤其是基礎教育對個體發展的影響不僅具有即時的價值,而且具有延時的價值;
(4)學校教育具有開發個體特殊才能和發展個性的功能。
6.(1)要不斷提高人們對人自身價值的認識,提高人們對人與人、人與社會、人與自然關系的認識;
(2)充分認識到人的生命價值、人的主體地位、人的個體的獨特尊嚴;
(3)不僅要教給人們知識和技能,而且要教會人們駕馭知識技能,教會人們懷疑知識技能; (4)應該使人們清醒地認識到,知識是為人所用的,而不應該由知識反過來奴役人。
7.(1)在身體發展方面,要進行保健和青春期教育,讓少年懂得青春期生理變化的必然性和意義。
(2)在認知方面,應重視抽象思維和概括能力的培養;
(3)在情意方面,應著重培養學生的道德理想和深刻的情感體驗。
(4)在自我教育能力方面,幫助學生形成較正確的自我認識、使學生掌握評價自我的多維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