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年初中語文教師業(yè)務(wù)理論考試試題及答案
第一部分:語文教育的基本理論與實踐(10分)
  1、閱讀《紅樓夢》時,頭腦中呈現(xiàn)出大觀園的形象,這是
  A.創(chuàng)造想象       B.再造想象        C.幻想         D.空想
  2、《學(xué)記》中提出的“道而弗牽,強而弗抑,開而弗達(dá)”體現(xiàn)的是
  A.直觀性原則               B.循序漸進(jìn)原則
  C.因材施教原則             D.啟發(fā)性原則
  3、“點撥式”教學(xué)法的代表人物是
  A.蔡澄清     B.李鎮(zhèn)西       C.程  翔      D.洪鎮(zhèn)濤
  4、新《課程標(biāo)準(zhǔn)》中積極倡導(dǎo)的學(xué)習(xí)方式是
  A.教學(xué)  閱讀  評價
  B.根植于現(xiàn)實  面向世界  著眼未來
  C.自主  合作  探究                
  D.知識與能力  過程與方法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5、
  A.讓學(xué)生在反復(fù)誦讀的基礎(chǔ)上,體味詩中的思想感情。
  B.讓學(xué)生在把握詩中的人物和情節(jié)的基礎(chǔ)上,理解作品的藝術(shù)特色。             
  C.讓學(xué)生在分析字句的基礎(chǔ)上,了解詩歌的表達(dá)技巧。                
  D.讓學(xué)生在了解寫作背景的基礎(chǔ)上,把握詩歌的結(jié)構(gòu)特點。
  第二部分:語文教育的基礎(chǔ)知識與技能(90分)
  一、積累與運用(16分)
  6.韓愈在《師說》中用一句話解釋了教師的作用,請你把這句話用正楷字寫在答題卷的田字格內(nèi)。(標(biāo)點符號占一格)(2分)
  7.默寫與填空(8分)
  ① 亂花漸欲迷人眼,                           。(白居易《錢塘湖春行》)
  ②                        ,隔江猶唱后庭花。(杜  牧《泊秦淮》) 
  ③ 脫我戰(zhàn)時袍,著我舊時裳,                 ,對鏡帖花黃。(《木蘭詩》) 
  ④ 山不在高,有仙則名。                 ,               。(劉禹錫《陋室銘》)
  ⑤ 余獨愛蓮之                 ,濯清漣而不妖。(周敦頤《愛蓮說》)  
  ⑥ 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                ,                
  。(蘇  軾《水調(diào)歌頭》) 
  ⑦ 一代天驕,成吉思汗,                        。(毛澤東《沁園春·雪》)  
  ⑧王維《使至塞上》一詩描寫了塞外奇特壯麗的風(fēng)光,其中被譽為“千古壯觀”的名句是“                 ,                  。”
  8.下列加點字的讀音,完全正確的一項是(2分)                          
  A.鏤空(lòu)  迸裂(bèng)游弋(yì)  B.猝然(cù)恣情(zī)   歸省(xǐng)
  C.殉職(xùn)挑釁(tiāo)  逾越(yù)  D.佛像(fú)發(fā)酵(jiào)饋贈(kuì)
  9.下列詞語的書寫,沒有錯別字的一項是(2分)                             
  A.不記其數(shù)  自出心裁   枯躁無味        B.嘔心瀝血  駭人聽聞   忍俊不禁
  C.無稽之談  消聲匿跡   挺而走險        D.麻木不仁  持迷不悟   按步就班
  10.下列敘述,不準(zhǔn)確的一項是(2分)
  A.古漢語中所謂“指事”,是“漢字六書”之一,是指把事物的形狀描繪下來表示意義的造字方法。            
  B.古籍中,“江表”是指江南地區(qū);“望”是指陰歷的每月十五。
  C.《說文解字》是東漢許慎編纂的一部文字學(xué)著作;                
  D.從詩詞格律的角度看,文天祥的《過零丁洋》屬于近體詩。
  二、閱讀與理解(34分)
  (一)
  敬畏生命 張曉風(fēng)
  那是一個夏天的長得不能再長的下午,在印第安納州的一個湖邊。我起先是不經(jīng)意地坐著看書,忽然發(fā)現(xiàn)湖邊有幾棵樹正在飄散一些白色的纖維,大團大團的,像棉花似的,有些飄到草地上,有些飄入湖水里。我當(dāng)時沒有十分注意,只當(dāng)是偶然風(fēng)起所帶來的。
  可是,漸漸地,我發(fā)現(xiàn)情況簡直令人吃驚。好幾個小時過去了,那些樹仍舊渾然不覺地,在飄送那些小型的云團,倒好像是一座無限的云庫似的。整個下午,整個晚上,漫天都是那種東西。第二天的情形完全一樣,我感到詫異和震撼。
  其實,小學(xué)的時候就知道有一類種子是靠風(fēng)力吹送纖維播送的。但也只是知道一道測試題的答案而已。那幾天真的看到了,滿心所感到的是一種折服,一種無以名之的敬畏。我?guī)缀跏堑谝淮斡鲆娚?/SPAN>——雖然是植物的。
  我感到那云狀的種子在我的心底強烈地碰撞上什么東西。我不能不被生命豪華的、奢侈的、不計成本的投資所感動。也許在不分晝夜的飄散之余,只有一顆種子足以成樹,但造物者樂于做這樣驚心動魄的壯舉。
  我至今仍然在沉思之際想起那一片柔媚的湖水,不知湖畔那一片種子中哪一顆成了小樹,至今,我知道有一顆已經(jīng)成長。那顆種子曾經(jīng)遇見了一片土地,在一個過客的心之峽谷里,蔚然成蔭,教會她怎樣敬畏生命。
  (選自人教社2000版初中語文教材)
  11、文中“我感到詫異和震撼”的原因是什么?(答案不超過12個字)(2分)
  12、文中的“已經(jīng)長成”的含義是什么?(答案不超過10個字)(2分)
  13、從選文整體來看,“敬畏生命”指的是什么?(答案不超過15個字)(2分)
  (二)
  唐雎不辱使命   《戰(zhàn)國策》
  秦王使人謂
  秦王謂唐雎曰:“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
  秦王怫然怒,謂唐雎曰:“公亦嘗聞天子之怒乎?”唐雎對曰:“臣未嘗聞也。”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萬,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嘗聞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頭搶地耳。”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qū)VT之刺王僚也,彗星襲月;聶政之刺韓傀也,白虹貫日;要離之刺慶忌也,倉鷹擊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懷怒未發(fā),休祲降于天,與臣而將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縞素,今日是也。”挺劍而起。
  秦王色撓,長跪而謝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諭矣:夫韓、魏滅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14、解釋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語(2分)
  ①雖千里不敢易也,豈直五百里哉?”
  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15、翻譯下面一句話(2分)
  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頭搶地耳。
  , 16、從全文來看,“秦王不悅”“秦王怫然怒”以及“秦王色撓”的原因是什么?請分別用一句話概括回答。(3分)
  (三)
  (季梁)往見王曰:“今者臣來,見人于大行,方北面而持其駕曰:‘吾欲之楚。’臣曰:‘君之楚,將奚為北面?’曰:‘吾馬良’。臣曰:此非楚之路也。’曰:‘吾用多!’臣曰:‘用雖多,此非楚之路也。’曰:‘吾御善!’此數(shù)者愈善,而離楚愈遠(yuǎn)耳。”
  注釋:大行(háng):大路。
  17、文中的“數(shù)者”具體是指什么?(2分)
  18、請從語法的角度,簡要說明(二)文中“夫?qū)VT之刺王僚也,彗星襲月”與(三)文中“吾欲之楚”兩句中“之”字用法的區(qū)別。(2分)
  19、讀了這則短文后,你受到什么啟發(fā)?(2分)
  (四)
  觀書有感    朱  熹
  半畝方塘一鑒開,天光云影共徘徊。
  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
  20、解釋詩中的“渠”字。(2分)
  21、請你從修辭的角度簡要分析第一、二句的寫作特色。(2分)
  22、第三、四句給了你怎樣的啟示?(2分)
  (五)
  家是地球的中心   譚延桐
  “回家多好啊!”
  這是美國哲學(xué)家威廉·詹姆斯臨終時說的最后一句話。1907年,威廉辭去了哈佛大學(xué)的教職,開始了他計劃中的歐洲之旅。所到之處,都會有“歡迎偉大的威廉·
  家,這個不是天堂卻勝似天堂的地方,誰又不魂牽夢繞呢?
  我似乎又一次聽到那位闊人的哭泣了。他在野外來回徘徊,淚水漣漣,風(fēng)怎么也抹不去他臉上的斑斑淚痕……有一位打那里走過的人問他:“這位先生啊,你怎么就不回家呢?”他感慨萬分地說:“家?我有家嗎?我的家在哪里呢?我雖然有漂亮的房子,可房子是家嗎?……”那位路人怔住了。
  同樣,我也怔住了。是啊,榮譽再多,財富再多,可又有什么用呢?當(dāng)家是“1”的時候,榮譽越多,財富越多,后面的零無疑也就越多了;可是,當(dāng)家是“O”的時候呢?……真是無法想象,一個人一旦沒有了家,他的幸福又將存放在哪里。沒有家的靈魂,是孤獨的,凄涼的,甚至是悲哀的,無望的……難道不是嗎?
  我曾不止一次地目睹過春節(jié)期間火車站和汽車站的熱鬧場面:長長的從售票大廳一直蜿蜒到車站廣場的一眼望不到頭的購票隊伍……他們等啊等啊,等了一整天甚至幾天終于算是輪到他們了……哦,票終于拿到手了!似乎一個家終于攥在了他們的手心里一樣,他們笑了……他們懷著無比迫切的心情,急匆匆踏上了回家的路——車上再擠,也擠不掉他們結(jié)實的渴望。哪怕是單腳站著……對,只要車上能容得下一只腳,就能容下他們對家的擁抱……對外打工,錢是賺了一些,可錢再多,也不能作為足夠的郵費,把整個的家從遠(yuǎn)方郵到自己身邊來的啊!錢終究買不來家所給予的一切啊!回到家里去!只有一種聲音在他們的心中反復(fù)地播放著:回到家里去!回到家里去!回到家里去!……我理解了他們!
  我理解了……家。
  啊,家,究竟是什么呢?
  1995年,臺灣舉辦了一項“公車欣賞。快樂上路”活動,即把一些精短詩作制成海報,張貼在公共汽車車廂內(nèi),讓詩歌伴隨著人們或長或短的旅途,其中就有這么一首題為“家”的小詩——
  我的家就像鉛筆盒。
  爸爸是鉛筆,出外幫人寫字賺錢。
  媽媽是橡皮擦,功課不對就幫我們擦掉。
  爺爺是2B鉛筆,畫個小鴨給我看。
  奶奶每天買菜花好多錢,就像自動鉛筆每天都要吃筆芯。
  我呢?是鉛筆爸爸、橡皮媽媽的小鉛筆……
  這是一位11歲的叫做蘇幸的女孩子寫的。在這位女孩的眼中,家就像一個鉛筆盒。哦,鉛筆盒,里面裝著她的童話,她的一切。多美好的事情啊!如果拿走了這樣一個“鉛筆盒”,也便拿走了她心中的詩了。由她心中的詩外化成的這首小詩,我們也就再也讀不到了……
  在你的眼中,他的眼中,家又是什么呢?
  也許,家是你最大的傷疤;也許,家是你最重的行囊;也許,家是你夢想中的夢想,牽掛中的牽掛;也許……你又會以怎樣的態(tài)度對待它呢?
  23、文中劃線的句子有什么深刻的含義?(2分)
  24、結(jié)合文章內(nèi)容,從主題和表現(xiàn)手法兩方面簡要分析小女孩蘇幸的小詩。(2分)
  25、文中寫闊人的故事,目的是什么?(2分)
  26、在你的心目中,“家”是什么?請你仿照最后一段中加點句子的句式寫一段話,表達(dá)你對“家”的感悟。(3分)
  三、作文(40分)
  題目:   感   動
初中語文試卷  參考答案
  1、B    2、D     3、A      4、C      5、A
  6、內(nèi)容準(zhǔn)確,書寫工整,字體大小、結(jié)構(gòu)、標(biāo)點和諧,計1分;內(nèi)容無誤,字體美觀、有體格,計2分。內(nèi)容錯誤,或書寫潦草,不計分。
  7、① 淺草才能沒馬蹄
  ② 商女不知亡國恨
  ③ 當(dāng)窗理云鬢
  ④ 水不在深 有龍則靈
  ⑤ 出淤泥而不染
  ⑥ 但愿人長久 千里共嬋娟
  ⑦ 只識彎弓射大雕
  ⑧ 大漠孤煙直 長河落日圓
  (每小題1分。凡有錯漏者均不計分。)
  8、A    9、B     10、A
  11、小樹不斷地飄散白色纖維(種子)。
  12、“她”知道怎樣敬畏生命。
  13、敬重生命的無私付出,執(zhí)著追求。
  14、交換    只是
  15、平民百姓發(fā)怒時,也不過是摘掉帽子,光著腳,把頭往地上撞罷了。
  16、安陵君不肯交換土地
  唐雎也堅守立場不給秦王面子
  被唐雎不畏強暴、以死抗?fàn)幍牧枞徽龤鈶胤?/SPAN>
  17、馬良 用多 御善
  18、前一句中的“之”是結(jié)構(gòu)助詞,取消句子的獨立性;后一句中則是動詞,“去”的意思。
  19、要想達(dá)到預(yù)期的目標(biāo),就必須認(rèn)清努力的方向。如果行動與目標(biāo)完全相反,即使有許多優(yōu)點和長處,也是不能獲得成功的。
  20、它,指方塘
  21、略。比喻 擬人
  22、略。強調(diào)生活與積累的重要。
  23、①寫出了費盡周折終于購到車票的欣慰;②形象地寫出了回家心情的迫切。
  24、①形象地表現(xiàn)了家是和諧、溫馨的,充滿濃濃親情。(或“家”是小女孩的童話、夢想和所有的一切。②運用了比喻的手法。
  25、沒有家,就沒有幸福;沒有家的靈魂是孤獨、凄涼甚至悲哀的。
  26、略。
  27、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