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要重視和調動人的精神能量。(板書)
(教師講解)毛澤東語錄:“人總是要有一點精神的”調動人的精神能量就會有力地推動社會和人自身進步。
P24 毛澤東語錄“人們的社會存在......物質力量” 說明了正確反映客觀及其發展規律的意識,可以促進客觀事物的發展,這句話側重強調了正確的思想對改造社會的巨大作用。
這兩條語錄都充分強調了意識對物質的反作用。只有調動人的精神能量,讓人們主動而積極地去改造自然界和人類社會才能夠推動社會的發展與進步。
(2)社會主義精神文明是我國現代化建設的重要保證。(板書)
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對我國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有著非常巨大的作用:
① 為經濟發展和社會全面進步提供強大的精神動力和智力支持
精神文明建設包括思想道德建設和教育科學文化建設,思想道德建設為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提供精神動力,而教育科學文化建設則提供智力支持。
我們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應該包括物質文明建設和精神文明建設兩部分。而我們往往只重視物質文明建設卻忽視了精神文明建設的力量,這種做法是錯誤的。我們應該兩個文明一起抓,因為:
精神不是萬能的,但沒有精神又是萬萬不行的。人類進行活動,不但需要物質資源,而且需要精神資源。杜會主義既是物質的富有,也是精神的富有。社會主義的全面發展,既包括物質文明的進步,也包括精神文明的進步。建設社會主義精神文明,關系到我國社會主義事業的興旺發達。物質文明是基礎,但精神文明搞不好,物質文明也要受破壞,甚至社會也會變質。
P24 鄧小平語錄,說明了什么?
(請同學們討論回答,教師歸納。)
物質文明與精神文明相互影響。物質文明是基礎,但精神文明搞不好,物質文明也要受破壞,甚至社會也會變質。所以,我們在搞好經濟建設的同時,必須加強社會風氣建設,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
經濟搞上去了,要不要抓好思想政治工作,回答應該是肯定的。如果不抓思想政治工作,社會風氣壞下去,物質文明也要受破壞,社會也會變質。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目標就難以實現。經濟上去了,重視精神文明建設,提高公民的思想道德素質,又能促進經濟建設的發展。第24頁最后一段小字部分就是一個很好的例證。
當前,我國經濟體制改革的目標是建立和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意義是什么呢?怎樣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
(學生回答后,教師歸納)
③ 建立和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必須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
建立和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必須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我們要正確處理競爭和協作、自主和監督、效率和公平、先富和共富、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等關系,反對見利忘義、唯利是圖;形成把國家和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而又充分尊重公民個人合法利益的社會主義的義利觀,形成健康有序的經濟和社會生活規范。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越發達,越需要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否則,欺詐一旦橫行無阻,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就會遭殃。
(3)積極參加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板書)
青年學生應該自覺地參加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抵御資本主義和封建主義腐朽思想的侵蝕。建設社會主義精神文明既是我國公民的權利,也是不可推卸的義務:我們應按照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的要求來規范自己的言行,以利于社會主義事業的發展。
“議一議”。(請同學們聯系本校實際,分組討論,回答時應運用理論說明問題,教師歸納。)
總之,物質決定意識,意識又可以反作用于客觀事物。正確的意識對客觀事物的發展具有促進作用。我們必須樹立正確的思想意識,積極參加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
小結:這節課我們學習了意識對物質的反作用,下面我們來總結一下二者之間的辨證關系。
物質和意識的辯證關系:
探究活動
意識是人腦的機能,它受到種主觀因素的影響。不同的人,對于同一事件往往有著不同的看法。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針對當前社會上存在的一些熱點問題進行調查,以次來明白人們的思想意識的不同。如:對污染問題、沙漠化問題、污水排放問題、下崗問題等進行調查。下面的表格是以當前存在的亂砍爛伐問題設計的,教師可以以此作為參考。
觀 點 |
為什么會有這種觀點 | |
當地居民 |
||
當地政府干部 |
||
木材商人 |
||
環境專家 |
||
森林專家 |
||
法律工作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