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單項選擇題(在每小題的四個備選答案中,選出一個符合題意的正確答案,并將其號碼寫在題干后的括號內,本大題共10小題。每小題1分,共10分)
1.提出最近發展區理論的心理學家是( )。
A.維果斯基
B.布魯納
C.加涅
D.桑代克
2.某學生認為考試成功是自己的一貫努力,其歸因是( )。
A.內部、不穩定、可控制的
B.外部、穩定、不可控制的
C.外部、不穩定、不可控制的
D.內部、穩定、可控制的
3.人們總是希望自己能成為某一社會群體中的一員,并被其他成員所認可。這種動機屬于( )。
A.工作動機
B.成就動機
C.交往動機
D.生理動機
4.要想實施啟發式教學,關鍵在于( )。
A.素質教育
B.創設問題情境
C.以學生為主
D.熟悉學生
5.一種學習對另一種學習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的遷移稱為( )。
A.負遷移
B.正遷移
C.橫向遷移
D.縱向遷移
6.心理學上“水下擊靶”實驗所支持的遷移理論是( )。
A.形式訓練說
B.相同要素說
C.經驗類化說
D.關系轉換說
7.知識是個體通過與環境相互作用后獲得的( )。
A.感受與體驗
B.前人經驗
C.記憶的內容
D.信息及其組織
8.學生在解題過程中對題目瀏覽、測查、完成情況的監視及對速度的把握主要采用了( )。A.認知策略
B.元認知策略
C.管理策略
D.復述策略
9.創造活動的原動力是( )。
A.個性
B.好奇
C.創新
D.努力
10.個體品德的核心部分是( )。
A.道德認識
B.道德情感
C.道德意志
D.道德行為
二、多項選擇題(在每小題的四至五個備選答案中選出二至五個正確答案。并將正確答案的代碼填入括號內。錯選、多選、漏選均不得分。每小題2分,共20分)
1.奧蘇伯爾認為,學校情境中的成就動機主要是由三方面內驅力組成,即( )。
A.認知內驅力
B.直接的力驅力
C.自我提高的力驅力
D.間接的力驅力
E.附屬的力驅力
2.掌握了“四邊形”的概念,再學習“平行四邊形”,“四邊形”概念對學習“平行四邊形”的影響屬于( )。
A.垂直遷移
B.水平遷移
C.順向遷移
D.逆向遷移
E.一般遷移
3.下列學習中屬于符號學習的有( )。
A.漢字學習
B.英語單詞學習
C.圖像、圖表學習
D.歷史事件學習
E.一般柱體體積計算公式的學習
4.前運算階段的思維特征是( )。
A.單維思維
B.思維的不可逆性
C.具體邏輯推理
D.思維的靈活性
E.自我中心
5.認知領域的教學目標有( )。
A.知識
B.領會
C.應用
D.分析
E.綜合與評價
6.課堂的三大要素是( )。
A.教師
B.學生
C.學習過程
D.學習情境
7.下列屬于正式群體的有( )。
A.班級
B.幫派
C.小組
D.少先隊
8.課堂氣氛有哪幾種類型?( )
A.積極的
B.消極的
C.放任的
D.對抗的
9.教學評價包括以下哪些步驟?( )
A.確實評估目標
B.搜集有關的資料
C.描述并分析資料
D.形成價值判斷
E.作出決定
10.根據教學評價資料的處理方式,可分為( )。
A.常模參照評價
B.形成性評價
C.總結性評價
D.標準參照評價
三、填空題(每空1分,共15分)
1.布魯納的認知結構學習理論認為,學習包括__________、轉化和__________三個過程。
2.操作性條件反射的核心是__________。
3.美國心理學家布魯納認為學習的實質在__________。
4.元認知在學會學習中的作用有起止作用、__________作用和增效作用。
5.列提綱時所列出的提綱要具有__________和__________,但其效果取決于__________。
6.網絡關系圖,目前,人們將它稱為__________,在學習、__________和__________中加以廣泛利用。
7.教學方法指在教學過程中師生雙方為實現一定的教學目的,完成一定的教學任務而采取的__________相互作用的活動方式。
8.教學目標是__________學生通過教學活動獲得的學習結果。
9.教學結果的__________必須針對教學目標。
10.任務分析必須將教學目標逐級細分成彼此相連的各種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