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目標:
1、使學生進一步了解平面幾何圖形的特征。
2、培養學生觀察力、記憶力、空間想象能力和創新意識、創造性思維能力,發展實際操作能力。
3、通過小組合作,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
4、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體驗成功的快樂。
教具學具:
七巧板(學生) 多媒體課件(老師)
教學過程:
一、激情導入,激發興趣
1、欣賞幾幅由七巧板拼成的漂亮圖片,請同學們觀察其共同特點。
(通過多媒體課件上圖片的欣賞,激發學生對七巧板的喜愛之情。)
2、用激情的語言來介紹七巧板的歷史,讓學生知道七巧板是中國人發明的一項智力游戲,使學生感到自豪并激發學生對七巧板的興趣。
(教師通過言詞滲透自己的驕傲與自豪之情,使學生可以更好的體會情感與激發興趣。)
二、學習制作七巧板
1、通過幻燈片展示七巧板的制作過程。
2、請同學們按照幻燈片上的序號在自己的七巧板上標出序號。
(七巧板的制作過程雖然十分簡單,但它在本節課中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所以我決定,把它作為本節課的重點。)
三、認真觀察七巧板
通過對七巧板的觀察,讓學生找出七巧板的特點,學生說不全,教師可給予適當的指導:
1、它是由幾種圖形組成的?
2、每種圖形有幾個?分別是幾號。
3、看一看,比一比,哪兩個圖形一樣大?
(通過對七巧板的認真觀察,讓學生可以更好的了解七巧板的基本特征,這樣又復習學過的知識,還為后面用七巧板拼圖打下基礎。)
四、利用七巧板拼數學圖形
學生按照教師的要求來拼圖:
1、從七巧板中選出兩塊板,拼出學過的數學圖形。請以為同學利用實物投影儀演示給大家看。
2、選擇七巧板中的三塊,拼出學過的數學圖形。學生匯報,教師同時利用多媒體課件演示。
3、游戲環節:
教師在實物投影儀上利用所有的七巧板擺出一個正方形來,學生利用自己的七巧板也跟著擺出一個正方形來。
游戲開始!
挪動正方形其中的兩塊,把它變成一個三角形。(第一個成功的孩子用實物投影儀巖石給大家看,大家跟他一起做。)
再挪動三角形其中的一塊,把它變成長方形。(第一個成功的孩子用實物投影儀巖石給大家看,大家跟他一起做。)
再挪動長方形其中的一塊,把它變成平行四邊形。(第一個成功的孩子用實物投影儀巖石給大家看,大家跟他一起做。)
(本環節是本節課的亮點所在,也是我教學設計的重點所在。我精心設計了這個環節,為的是孩子們在動手和動腦的過程中體會七巧板的神奇之處,激發學生地七巧板的喜愛程度,從而為以下的環節打下堅實的基礎。)
五、學生動手操作拼圖形
1、根據序號拼圖形
教師給出七巧板的圖形上標有序號,學生可以根據序號拼出圖形。
2、照樣子,選擇喜歡的圖形拼一拼
教師利用多媒體出示六幅有七巧板拼成的作品,但不出示七巧板的序號,讓學生照著樣子拼一拼,試一試。
3、猜一猜,拼一拼
出示第一幅狐貍陰影的圖片
① 你們看它像什么?
② 猜一猜,它可能是有哪幾塊七巧板拼成的?
③ 學生在猜的過程中,教師利用實物投影儀試拼。
出示其余的陰影圖片,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一個。同桌之間先說說它像什么?再說說它可能有哪幾塊七巧板組成?最后試著拼一拼。
教師在此過程中發給四組同學四幅七巧板和四張紙,讓這四組同學在紙上拼,拼成后教師給她們展示在黑板上。
4、成果展示
相信學生通過一節課的練習可以用七巧板自己拼圖形了,下面就請學生發揮自己的想象兩人一組拼圖形,拼成后可以利用自己的畫筆點綴自己的作品。
作品完成后,教師挑好的作品展示給同學們欣賞。
(學生動手拼圖的環節我分為四個步驟,它們是從簡單到難一步一步過度過來的,如果一上來就讓學生自己動手拼圖形那一定是行不通的。所以我決定要一步一步的來,讓孩子們的過程走扎實,這樣孩子們結束了這節課后猜可以拼出優秀的圖形來。)
六、作業布置:
請學生欣賞幾幅由學生共同合作創作的七巧板的圖片,激發學生的想象能力。讓學生在課后以小組為單位,共同創作一幅由意義的七巧板的圖畫,周五展示給大家看。
(作業的目的就是為了培養學生動手、動腦以及小組合作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