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面試資格復核:時間地點另行通知。復核需提交材料:報名表(網絡打印件)、畢業生就業推薦表(附上大學期間課程成績)、身份證、畢業證書(含中國高等教育學生信息網查詢結果打印件)、教師資格證(含中國教師資格網查詢結果打印件)、報到證以及報考相關崗位的相關證件等原件及復印件。報考者的相關證書、資格證明均需在聘用前取得(2022年上半年參加教師資格考試合格未領證書者,憑面試成績單參加復核)。
3.面試內容:現場編寫教案、課堂片段教學(含專家提問)等,幼教、美術、音樂崗位增設專業技能測試。
4.面試成績:滿分為100分。
5.面試工作由縣教育、人社等部門共同組織實施,面試考場采用封閉式管理,面試考室實行全程錄音、錄像,縣紀委監委駐教育局紀檢監察組全程監督。
(四)組織體檢
根據招聘的崗位和招聘人數,按照綜合成績從高分到低分的順序,按1:1比例確定體檢人選,綜合成績由筆試、面試成績各占50%合成(保留小數點2位),體檢人選的綜合成績最低合格線為60分(其中面試成績不得低于70分),未達要求的不予聘用。
體檢標準及項目參照《公務員錄用體檢通用標準(試行)》規定執行。體檢對象、招聘單位或其主管部門對體檢結果有疑問的,可在得知體檢結果的7個工作日內提出復檢,復檢只能進行一次,以復檢結果為準。未按時體檢的,視為自動放棄。若體檢放棄或體檢不合格的,則按綜合成績從高分到低分依次遞補,綜合成績相同者依據筆試成績從高到低依次遞補,筆試成績仍相同者依據專業知識筆試成績高者優先遞補。體檢工作由縣教育主管部門會同人社、紀委監委駐教育局紀檢監察組共同實施,并在縣級及以上醫院集中統一體檢。
(五)擇崗及考察
各招聘崗位從體檢合格的人員中,根據綜合成績從高分到低分按聘用計劃的1:1比例確定擬聘用人選,由縣教育局對擬聘用人員的政治思想表現、道德品質、業務能力等情況進行考察。體檢及考察均合格的擬聘人員,按綜合成績從高到低的順序依次自主選擇聘用學校(含對應學科編外崗位),同崗位綜合成績相同者依據筆試成績高者優先聘用,筆試成績又相同者依據專業知識筆試成績高者優先聘用。擬聘用人員因故自行放棄聘用資格的,在報考該專業崗位未聘用的合格人員中根據綜合成績從高分到低分順延遞補。
(六)公示及聘用
擬聘用人員在永泰縣政府網上予以公示7個工作日。公示結果無異議的,確定為聘用對象,按照有關規定與用人學校簽訂聘用合同,辦理聘用手續。
四、聘用人員待遇及違約責任
(一)編內教師
1.擬聘用人員經縣人社局批準后,按照有關規定,與用人學校簽訂聘用合同,辦理聘用手續。
2.聘用人員的試用期為一年,期滿后經考核合格予以按期轉正。
3.違約責任:聘用人員在招聘單位服務期不少于六年。因各種原因未能履行服務期限的(應征入兵役除外),須按未滿的服務年限賠付相應的違約金。
4.聘用人員被發現有弄虛作假行為的,用人單位可隨時解除其聘用合同。
(二)編外合同教師
1.實行事業單位聘用制合同管理。由用人學校與編外合同教師本人簽訂聘用合同,并經縣教育局確認。聘用合同一學年一簽訂,學年結束年度考核合格的,用人學校按照新學年學科教學需要視情況予以續聘,不合格的予以解聘。
2.參照事業單位工資福利待遇,編外合同教師工資福利待遇所需經費由縣級財政全額予以核撥。
五、其他事項
(一)永泰縣現有在崗編外合同教師可參加本次新任教師公開招聘,但只可聘用編內教師招聘崗位,不重復聘用編外教師崗位,若可選學科僅有編外崗位,則不予聘用并依次遞補。
(二)應聘人員在報名時提供的本人聯系電話號碼、電子郵箱等,在2022年9月1日前不得更改。若因特殊原因變更的,應聘人員應在變更當日書面告知永泰縣教育局組織人事科(電話:24872078,24859326;傳真24853600,并附本人身份證復印件)。否則,因雙方聯系障礙產生的后果,由應聘人員全部承擔。
(三)應聘人員網上報名時要認真閱讀有關注意事項,按網上提示要求,填寫準確的個人報考相關信息(含本人自高中起的所有學歷信息等)。如因應聘人員網上報名提供信息不準確或有虛假行為而造成審核不通過或被取消報名資格,應聘人員本人承擔全部責任。
(四)本次招聘工作在福州市人社局指導下,由永泰縣教育局、人社局共同組織實施,永泰縣紀委監委駐教育局紀檢監察組全程監督。招聘工作堅持“公平、公正、競爭、擇優”原則,堅持信息公開、過程公開、結果公開,接受社會及有關部門的監督;嚴格執行回避、保密等有關規定,對違反面試工作紀律規定、泄密、徇私舞弊的考官、工作人員、監督人員,按有關規定給予嚴肅處理或紀律處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五)在招考組織實施過程中,將按永泰縣疫情防控指揮部最新通告精神落實健康管理措施。
本公告未盡事宜,按相關政策法規辦理。具體招聘工作由縣教育局與人社局負責。
聯系電話:永泰縣教育局0591-24859326、24872078
附件:2022年永泰縣公開招聘新任教師崗位信息表
永泰縣教育局永泰縣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
2022年3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