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武教師溫馨提示:近期文武教師網收到舉報,有詐騙分子發布虛假信息,進行騙取報名費,如信息中涉及報名收費,請各位老師謹慎鑒別,確認無誤后再繳費報名,以免上當受騙,一般教育局組織的招聘才需要支付費用,學校招聘不需要支付,文武網所提供的所有考試信息僅供參考,敬請考生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
歡迎加入湖南教師招聘群:511548580,考情、招聘信息早知道!
為進一步加強教師隊伍建設,滿足教育高層次人才建設需要,根據《事業單位人事管理條例》《事業單位公開招聘違紀違規行為處理規定》《湖南省事業單位公開招聘人員辦法》等的規定,我市決定擇優引進一批高校畢業研究生和教育部直屬師范院校公費師范生充實到市直高中、市職業中專、城區中小學等學!,F將有關事項公告如下:
一、擇優引進原則
公開、平等、競爭、擇優。
二、擇優引進對象
(一)高校畢業研究生(2019年6月1日至2022年8月31日期間取得研究生學歷或碩士及以上學位);
(二)教育部直屬師范大學2022年應屆畢業公費師范生。
三、擇優引進條件
(一)具有中華人民共和國國籍,本科畢業生年齡在25周歲以下(1997年1月1日以后出生),碩士研究生年齡在28周歲以下(1994年1月1日以后出生),博士研究生年齡在35周歲以下(1987年1月1日以后出生)。
(二)遵紀守法、品行端正,擁護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無違法違紀行為。
(三)專業素質優秀,熱愛教育事業,師德優良,身心健康。
(四)所學專業與報考學科對應,具體要求見崗位計劃表。
(五)具有對應職位要求的教師資格證,普通話等級證(報考語文、英語學科的要求普通話二甲及以上,其他學科二乙及以上)。
2022屆畢業生可暫憑應屆畢業生推薦表(加蓋學校公章)、大學成績單(加蓋學校教務處章)、就業協議書(網簽的可暫不提供)報名,但畢業證、學位證和教師資格證必須在2022年8月31日前取得,否則取消聘用資格。
(六)其他:
1.研究生需有本科學歷且具有對應學士學位。
2.崗位所要求的專業以《湖南省2021年考試錄用公務員專業指導目錄》為準(見附件1)。出現考生所學專業未列入本專業目錄的,由寧鄉市教育局和寧鄉市人社局進行認定。
3.教育部直屬師范大學是指:北京師范大學、東北師范大學、華東師范大學、華中師范大學、陜西師范大學、西南大學。
(七)下列人員不能報考:
1.在讀的普通高校全日制非2022屆畢業生(在讀的全日制非2022屆研究生不能以本科等學歷報考,其他情形依此類推)。
2.因犯罪受過刑事處罰的人員、被開除中國共產黨黨籍或被開除公職的人員。
3.尚未解除黨紀、政紀處分或正在接受紀律審查的人員,及刑事處罰期限未滿或涉嫌違法犯罪在接受司法調查尚未作出結論的人員。
4.存在法律政策和上級文件規定的違反師德師風、職業道德被查處的人員。
5.被依法列為失信聯合懲戒對象的。
6.法律政策等規定不得聘為事業單位工作人員的其他情形人員。
四、擇優引進崗位計劃及要求
本次擇優引進計劃共50名,具體崗位及要求如下:
五、擇優引進程序
(一)報名
1.報名時間:2022年1月10日9:00至1月12日17:00
2.報名方式:采用網絡報名的方式。
(1)手機端:掃描或長按識別“寧鄉人才”微信公眾號二維碼(附公告后),關注“寧鄉人才”微信公眾號,點擊“才服務”--“考試報名”,使用微信小程序報名。
(2)計算機端:登錄寧鄉人才網(http://www.nxxhr.com)網站報名,報考人員在“寧鄉人才網”首頁進入網上報名系統,按要求進行報名。
3.報名流程:
(1)填寫報名表,要求真實準確規范填寫。
(2)上傳個人免冠寸照至表格指定區域。
(3)上傳有效居民身份證的正反面照片。
(4)上傳對應崗位要求的畢業證、學位證原件照片或應屆畢業生推薦表(加蓋學校公章)、大學成績單(加蓋學校教務處章)、就業協議書(網簽的可暫不提供)。研究生還需上傳本科畢業證、學位證。
(5)上傳教師資格證原件照片(2022屆畢業生可暫不提供)。
(6)上傳普通話水平測試等級證書原件照片(2022屆畢業生可暫不提供)。
(7)上傳個人簡歷及獲獎證書原件照片(非必傳項)。
4.報名要求:每人限報一個崗位。報名時,報考人員要仔細閱讀公告、報考須知及誠信考試承諾書,選擇符合報考資格要求的崗位報名,提供的證件材料和填寫的信息必須完整、合法、真實、準確,在任何環節中發現報考者不符合報考資格條件或弄虛作假的,一經查實,取消考試或聘用資格,由此造成的一切后果由報考者本人承擔。
(二)資格初審
網上資格初審時間:2022年1月10日9:00至1月13日12:00。
工作人員根據考生填寫的信息和上傳的資料進行初步審查。請考生在2022年1月10日9∶00—1月13日11∶00期間注意及時查詢本人資格的初審結果,對有誤的信息進行修正并再次提交審核。因考生提交信息有誤、缺失或上傳圖片質量不符合要求造成無法辨認等影響資格審核結果,或不及時查詢初審結果造成不能正常參考等情況,由考生個人承擔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