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武教師招聘網
首頁 浙江教師 福建教師 江蘇教師 廣東教師 江西教師 安徽教師 北京教師 上海教師 天津教師 湖南教師 湖北教師 河南教師
河北教師 海南教師 重慶教師 貴州教師 遼寧教師 吉林教師 山西教師 廣西教師 云南教師 陜西教師 甘肅教師 青海教師 四川教師
山東教師 內蒙古教師 黑龍江教師 寧夏教師 新疆教師 西藏教師 教師面試 說課稿 教案 考試大綱 教師招聘試題 特崗教師 教師資格考試
杭州教師  廣州教師  長沙教師  南京教師  福州教師  南昌教師  教師考試大綱  教師資格大綱  政治資料  地理資料
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教案 >> 高中語文教案 >> 內容

高中語文教案:高一語文《沁園春·長沙》教案模板4

時間:2012-12-3 11:05:00 點擊:

高一語文教學備案之一
                  沁園春·長沙
                         毛澤東
教學大目標:培養學生獨立賞析現代詩歌的能力
具體的目標:1、加強情感體驗,體悟詩歌所抒發的情懷。
2、培養學生用恰當的語氣、語調和情感朗讀詩歌。
教學方法:活動體驗法
注意問題:讓學生參與活動與體驗。
教學過程 設計
一、        知識鏈接
1.文體知識
詞,興起于隨唐,和樂而歌,始稱“曲子”或“曲子詞”,因句子長短不齊,故又稱“長短句”如《稼軒長短句》,還有樂府之稱,如《東坡樂府》。
詞的基本特點是:詞有定格,句有定數,字有定聲。
詞的標題是詞的內容的集中體現;詞牌是一首詞的詞調的名稱,決定著詞的字數、句數和平仄聲韻。詞以字數的多少分為小令(58字及以下)、中調(59-90字)和長調(91字及以上)。
2.詩歌意象
簡單地說,詩歌意象中的“象”就是作者用以表情達意的載體(具體的事物)。
3.寫作背景
1925年2月,正是北伐戰爭的前一年,當時革命蓬勃發展,毛澤東直接領導了湖南農民起義,同時國共統一戰線已經確立,但革命該由哪個階級來領導,成為黨內外斗爭的焦點。這年深秋,毛澤東同志從上海回到韶山,從事革命活動。軍閥趙恒惕要逮捕毛澤東同志。在韶山人民的掩護下,毛澤東同志秘密離開韶山,準備到廣州主持農民運動講習所,經過長沙,并獨自去了橘子洲頭。事后作了此詞。
4.關于詞牌“沁園春”
東漢明帝有個女兒叫沁水公主,沁水公主有個園林,“沁園春”就是由此而得名。

 

二、課題導入 
歷代文人筆下的秋或悲涼、或凄清,但一代偉人毛澤東筆下的秋卻是一番生機勃勃的景象,面對勃勃秋色,噴射出的是如火的激情和遠大的抱負。現在就讓我們一同追尋偉人的閃光足跡,走進偉人的崇高心靈。
三、誦讀鑒賞
   (一)整體感知,理清脈絡
先聽課文錄音
再讓學生帶問題朗讀全文
問題:1、詞的上下兩片各寫什么內容
      2、上片寫到了哪些景物(意象),
這些景物的特點是什么(用詩中的一句話概括),
作者面對此情此景發出了什么樣的感慨。
明確:1、上片寫秋景,下片借景抒情,表達詩人廣闊的胸襟和遠大的抱負。
      2、山、林、江、舸、鷹、魚
         萬類霜天競自由(絢麗多姿,生機勃勃)
         問蒼茫大地,誰主沉浮?
脈絡:
 

      上片  交待時間、地點
            寫絢麗多姿態,生機勃勃的秋景
            由景及嘆,生發感慨——提出設問
 

     下片   回憶青年時代的革命活動
            抒發自己的壯志情懷——巧妙作答
 

(二)深入分析,體悟揣摩
上片:
問題:1、前三句寫得是什么內容?
      2、所寫景物是按照什么順序來寫得
         各句在語言表達上有什么精到之處
明確:1、交待了時間、地點。
      2、所寫景物是按:遠望——近觀——仰視——俯瞰
                       遠景——近景——高景——低景
                       山上——江中——天空——水底
                       山、林—江、舸—鷹———魚
        善用動詞,增強了表現力。
染——用擬人寫法,寫出秋色之深
            爭——活現千帆競發的熱鬧場面
擊——突現鷹的展翅奮發,搏擊長空的強勁有力
            翔——體現了魚游的自由輕快,像在天空中飛翔一樣
            競——是對前三個動詞的高度概括。
        另外:
            遍——寫出了紅之廣
            透——寫出了綠之濃
注意:1、詞的“一字領”的用法。
      2、詞的凝練的語言特點——有時會使某些語句出現省略、倒裝等現象,如詞的前三句。
下片:1、文章從哪幾個方面寫了回憶中有志青年們的革命活動?
      2、后三句的作用是什么
明確:1、 正值青春年少,才華旺盛——年齡氣質
          革命意氣風發,強勁有力——精神狀態
           評論國家大事,
寫激濁揚清文章        ——戰斗行動
          蔑視官僚軍閥
      2、后三句進一步強化了同學們意氣風發,奮勇拼搏的形象。表現了青年人的奮發有為。
注意:1、下片回答了“誰主沉浮”設問。
      2、 “到中流擊水”句,初用“向中流擊水”
          差別:“向”表示有搏擊浪濤的豪情壯志,而“到”,表示已經征服了滔滔江水,不僅能表現出有搏擊浪濤的豪情壯志,更能體現出確實征服了滔滔江水的英雄氣概。
四、體驗交流:
要求:反復誦讀全文,體會作者的壯志豪情,并在此基礎上組織小組交流,加強感受。
五、品評鑒賞
1、毛澤東的“獨立寒秋”
   柳宗元的“獨釣寒江”
         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
         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
明確:
后詩是柳宗元政治革新失敗后,被貶永州,身處逆境時所寫,表露了詩人與惡勢力不妥協的心志,兩詩意境相似,然而士大夫與革命偉人的胸襟境界又是不可相提并論的。
2、毛澤東的“萬山紅遍,層林盡染”
   杜  牧的“霜葉紅于二月花”
明確:
二者有異曲同工之妙,都著力寫出了楓林的火紅,開朗的意境。將秋景寫得極富生命力。杜詩為優美的寫景詩,抒發作者熱愛美好景物的感情;毛澤東的詩則暗喻革命形勢的蓬勃發展。
3、古人筆下的秋多悲涼,凄清,而毛澤東筆下的秋景為何如此絢麗多姿態,充滿生機?
明確:
毛澤東是叱咤風云的一代偉人,胸懷大志的政治家,他的博大的胸襟,崇高的風范,奮發向上永不消沉的樂觀性格,不同于那些多愁善感的纖弱的文人,所以他的詩詞充滿豪情壯志,筆下的秋景也絢麗多姿,充滿生機。
六、學后練習
以“我心目中的青春”為題,寫一篇小短文,表達自己對青春的認識。
補充內容:
古代寫秋的詩句

月烏落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張  繼

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        ——王  維

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王  勃
教后感言:

作者:不詳 來源:網絡
  • 文武教師招聘網(www.guoyanxin667788.com) © 2012 版權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 站長聯系QQ:799752985 浙ICP備11036874號-1
  • Powered by 文武教師招聘網
  • 特级婬片国产在线观看,欧美精品久久久一区二区免费看,亚洲一区二区三区一品精,最新国产福利小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第一综合天堂另类专 | 色综合久久综合网欧美综合网 | 亚洲AV一本岛在线播放 | 亚洲国产精品一区第一页 | 伊在人天堂亚洲香蕉精品区 | 久久免费久久爰精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