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武教師招聘網
首頁 浙江教師 福建教師 江蘇教師 廣東教師 江西教師 安徽教師 北京教師 上海教師 天津教師 湖南教師 湖北教師 河南教師
河北教師 海南教師 重慶教師 貴州教師 遼寧教師 吉林教師 山西教師 廣西教師 云南教師 陜西教師 甘肅教師 青海教師 四川教師
山東教師 內蒙古教師 黑龍江教師 寧夏教師 新疆教師 西藏教師 教師面試 說課稿 考試大綱 教師招聘試題 特崗教師 教師資格考試 教師資格大綱
杭州教師  廣州教師  長沙教師  南京教師  福州教師  南昌教師  教師考試大綱  教師資格大綱  政治資料  地理資料
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教師招聘試題 >> 語文教師招聘試題 >> 內容

2012年全國各地中學語文教師招聘考試模擬試卷詩歌鑒賞題選編(5)

時間:2012-10-23 11:16:33 點擊:

16、閱讀下面一首清代詩歌,然后回答問題。(8分)

馬 嵬

袁枚

莫唱當年長恨歌,人間亦自有銀河。

石壕村里夫妻別,淚比長生殿上多。

(1) 這首詩表達了詩人什么樣的思想感情?請作簡要分析。(4分)

(2) 這首詩在寫法上最顯著的特點是什么?請聯系作品加以分析鑒賞。(4分)

16、(1)作者一反前人僅僅著眼于皇家的生離死別的寫法,認為其實民間夫妻離散的悲慘,遠甚于帝王之家。表達了對民間疾苦的關注與同情(4分)。(2)典故的活用妙用,渾然天成。白居易《長恨歌》對李、楊愛情的贊美;牛郎織女銀河的阻隔;杜甫《石壕吏》里夫妻的生離死別(4分)。

17.閱讀下面一首宋詩,然后回答問題。(8分)

夜書所見

葉紹翁

蕭蕭梧葉送寒聲,江上秋風動客情。

知有兒童挑促織,夜深籬落一燈明。

(1)開頭兩句中“送”“動”兩字用語巧妙,請說說它們的表達作用。(4分)

(2)寫兒童挑燈夜捉促織,與詩人所要抒發的情感有何聯系?(4分)

17.(1)蕭蕭梧葉飄落,本不會有聲響,颯颯秋風送爽,本是時令使然,但用了“送”字和“動”字,就化無聲為有聲,變無情為有情(2分);詩人觸景生,移情于景,讓客觀景物染上了詩人的主觀色彩,抒發了游子漂泊流浪、孤單寂寞的凄涼之情(2分)。

(2)兒童挑燈夜捉促織,表現了兒童歡樂愉快的情趣,這與詩人悲秋的凄涼之感形成鮮明的對照(2分);以樂景寫哀,更突出了詩人流寓他鄉的凄苦心情(2分)。

18.閱讀下面兩首唐詩,根據提示,完成賞析。(6分)

春興 城東早春

武元衡 楊巨源

楊柳陰陰細雨睛, 詩家清景在新春,

殘花落盡見流鶯。 綠柳才黃半未勻。

春風一夜吹鄉夢, 若待上林花似錦,

又逐春風到洛城。 出門俱是看花人。

(1)兩首詩都寫到了楊柳。武詩首句寫楊柳的“陰陰”,表現了暮春時節柳色的蔥蘢翠綠,第三句寫春風逐柳,化無形的鄉思為有形的柳絲,情深意切。楊詩。

(2)兩首詩在表達詩意上一重在“情趣”,一重在“理趣”。武詩的“情趣”體現在寫景。如,第二句描寫殘花落盡,流鶯鳴唱的闌珊春意,烘托了作者的鄉思之情。楊詩。

18.(1)楊詩的第二句著一“綠”字,表現了早春時節柳樹的春色盎然(首句著一“清”字,表現了早春時節環境的清幽),第二句的“才”“半”二字暗示了早春時節柳色的嫩黃素淡,富有生機。(“早春”1分,“嫩黃素淡”之意1分,“生機”之意1分。) (2)楊詩的“理趣”體現在議論。三四旬借助聯想,以上林苑的繁花似錦,游人如織,喧若鬧市,襯托作者對早春清新景象的喜愛。(“議論”1分,以上林苑的繁花似錦作對比1分,表達喜愛早春之情1分。)

19.閱讀下面兩首唐詩,然后回答問題。(8分)

謝亭送別 重送裴郎中貶吉州

許渾 劉長卿

勞歌一曲解行舟, 猿啼客散暮江頭,

紅葉青山水急流。 人自傷心水自流。

日暮酒醒人已遠, 同作逐臣君更遠,

滿天風雨下西樓。 青山萬里一孤舟。

(1)這兩首送別詩有很多相似的地方,其中都寫到“水流”,簡要分析他們之間的相同和

不同之處。(4分)

(2)比較分析,請說出這兩首詩最后一句在表達和抒情上各有何特點。(4分)

19.(1)相同都是借對水流抱怨來表達自己的心情,都用了反襯的手法(2分)。不同:許詩以水流“急”來反襯自己內心對友人的依依難舍之情(1分),劉詩則通過一個“自”字.以無情襯有情,表現了朋友離去后自己心中的傷感和孤獨(1分)。(4分。意思對即可)

(2)許詩借景抒情.寓情于景,以風雨凄迷的景色來映襯心中的煩悶和惆帳.含蓄而富有感染力(2分),劉詩則是對照寫景,借萬里“青山”中一葉“孤舟”表現朋友的孤獨寂寞和自己政治上失落苦悶,感情濃烈,言近旨遠(2分)。(4分。意思對即可)

謝亭送別

許渾

勞歌一曲解行舟, 紅葉青山水急流。

日暮酒醒人已遠, 滿天風雨下西樓。

這是許渾在宣城送別友人后寫的一首詩。謝亭,又叫謝公亭,在宣城北面,南齊詩人謝朓任宣城太守時所建。他曾在這里送別朋友范云,后來謝亭就成為宣城著名的送別之地。李白《謝公亭》詩說:“謝亭離別處,風景每生愁。客散青天月,山空碧水流。”反復不斷的離別,使優美的謝亭風景也染上一層離愁了。

第一句寫友人乘舟離去。古代有唱歌送行的習俗。“勞歌”,本指在勞勞亭(舊址在今南京市南面,也是一個著名的送別之地)送客時唱的歌,后來遂成為送別歌的代稱。勞歌一曲,纜解舟行,從送別者眼中寫出一種匆遽而無奈的情景氣氛。

第二句寫友人乘舟出發后所見江上景色。時值深秋,兩岸青山,霜林盡染,滿目紅葉丹楓,映襯著一江碧綠的秋水,顯得色彩格外鮮艷。這明麗之景乍看似與別離之情不大協調,實際上前者恰恰是對后者的有力反襯。景色越美,越顯出歡聚的可戀,別離的難堪,大好秋光反倒成為添愁增恨的因素了。江淹《別賦》說:“春草碧色,春水綠波,送君南浦,傷如之何!”借美好的春色反襯別離之悲,與此同一機杼。這也正是王夫之所揭示的:“以樂景寫哀,以哀景寫樂,一倍增其哀樂”(《姜齋詩話》)的藝術辯證法。

這一句并沒有直接寫到友人的行舟。但通過“水急流”的刻畫,舟行的迅疾自可想見,詩人目送行舟穿行于夾岸青山紅葉的江面上的情景也宛然在目。“急”字暗透出送行者“流水何太急”的心理狀態,也使整個詩句所表現的意境帶有一點逼仄憂傷、騷屑不寧的意味。這和詩人當時那種并不和諧安閑的心境是相一致的。

詩的前后聯之間有一個較長的時間間隔。朋友乘舟走遠后,詩人并沒有離開送別的謝亭,而是在原地小憩了一會。別前喝了點酒,微有醉意,朋友走后,心緒不佳,竟不勝酒力睡著了。一覺醒來,已是薄暮時分。天色變了,下起了雨,四望一片迷蒙。眼前的江面,兩岸的青山紅葉都已經籠罩在蒙蒙雨霧和沉沉暮色之中。朋友的船呢?此刻更不知道隨著急流駛到云山霧嶂之外的什么地方去了。暮色的蒼茫黯淡,風雨的迷蒙凄清,酒醒后的朦朧仿佛中追憶別時情景所感到的悵惘空虛,使詩人此刻的情懷特別凄黯孤寂,感到無法承受這種環境氣氛的包圍,于是默默無言地獨自從風雨籠罩的西樓上走了下來。(西樓即指送別的謝亭,古代詩詞中“南浦”、“西樓”都常指送別之處。)

作者:不詳 來源:網絡
相關文章
  • 文武教師招聘網(www.guoyanxin667788.com) © 2012 版權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 站長聯系QQ:799752985 浙ICP備11036874號-1
  • Powered by 文武教師招聘網
  • 特级婬片国产在线观看,欧美精品久久久一区二区免费看,亚洲一区二区三区一品精,最新国产福利小视频在线观看
    在线视频免费观看成年 | 中文字幕丝袜精品久久 | 亚洲中文国语AV | 一级中文字幕在线播放 | 亚洲欧美精品一区二区国产蜜 | 亚洲精品第一国产综合国服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