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輔助性
B.連續性
C.表情性
D.動作性
E.情境性
7.少先隊的標志有 【 】
A.紅領巾
B.隊旗
C.隊禮
D.呼號和鼓號
E.隊會儀式
8.班級學習管理的內容包括 【 】
A.提高升學率
B.制定學習計劃
C.培養自學能力
D.培養學習習慣
E.營造學習環境
9.教學設計的基本要素主要有 【 】
A.教學目標
B.教學內容
C.教學策略
D.教學經驗
E.教學評價
10.現代教學媒體運用的基本原則有 【 】
A.教育性原則
B.科學性原則
C.技術性原則
D.藝術性原則
E.經濟性原則
三、判斷題(本題共24小題,每小題1分,共24分)
判斷下列命題正誤,請將正確的在題后的括號內打“√”號,錯誤的打“×”號。
1.普及教育是國家用法律形式規定的對一定年齡兒童免費實施的某種程度的學校教育。( )
2.在學生學業評價中,信度體現了學業測驗的可靠程度。 ( )
3.學校對學生進行德育的基本途徑有各學科教學、課外活動、班主任工作等。 ( )
4.研究表明,適當的教育訓練可以加快各個認知發展階段轉化的速度。 ( )
5.學習所引起的行為或行為潛能的變化是持久的。 ( )
6.正義感要求教師以公正不倚的態度來對待學生和處理各種人際關系。 ( )
7.榮譽感是教師因本職工作的偉大而感到光榮的一種道德情感。 ( )
8.教師道德修養就是提高教師的道德認識、陶冶道德情感、鍛煉意志、培養習慣的過程。( )
9.《全國教育人才發展中長期規劃》(2010-2020年)提出的戰略目標是,到2020年,普通中小學和中等職業學校教師基本具備?埔陨蠈W歷。 ( )
10.后定教育法規優先于先定教育法規是教育執法的一個原則。 ( )
11.學生的考試分數屬于學生的隱私,學校有權拒絕學生監護人了解其分數的要求。 ( )
12.不同層次教學目標之間構成了一個上下貫通的系列:教育目的→培養目標→教學目標→課程目標。 ( )
13.課堂對話是教師與學生以教材內容為“話題”或“談資”共同生成“文本”和創造“意義”的過程。 ( )
14.教學語言技能是整個教學技能的核心。 ( )
15.行動研究是一種新的研究理念和類型,而不是一種研究方法。 ( )
16.教學反思最集中體現在積極驗證階段。 ( )
17.學生管理區別于其他管理的顯著特點是它的教育性。 ( )
18.隨著年齡的增長,學生互動性重要他人的導向類型按照“家長→教師→同伴→不存在重要他人”的順序變化。 ( )
19.團隊成員的合理配置是創建高效團隊的關鍵步驟。 ( )
20.同輩群體中權威人物往往利用其權力對其他成員進行干涉。 ( )
21.教學方法是聯系教師教與學生學的重要紐帶。 ( )
22.教學設計是一種“電腦式”的程序設計。 ( )
23.參觀法是把學生帶到自然和社會現實的環境中去觀察事物和現象的一種教學方法。( )
24.課外輔導是教學工作的中心環節。 ( )
四、簡答題(本題共6小題,每小題6分,共36分)
1.人民教師應具備的良好人格特征有哪些?
2.班級授課制的優點有哪些?
3.直觀教學中教師應該如何培養學生的觀察力?
4.教師幫助學生形成良好態度與品德的有效方法有哪些?
5.如何開展少先隊社區工作?
6.教學方法選擇的依據有哪些?
五、案例分析題(本題共2小題,每小題10分,共20分)
1.某市大橋小學的張老師任教18年,每年都堅持訂閱與教學有關的各種資料,仔細閱讀、不斷鉆研。近幾年她開設個人教學博客,與同行們分享教學心得和教學經驗,成為學校語文教學的領頭雁。她曾教過一位性格孤僻的女孩,經家訪張老師了解到孩子父母一直忙于生計,從小將孩子一人丟在家里,致使女孩形成了孤僻的性格。為了能讓她有所改變,下課時,張老師常常拉著她的手,帶她與同學一起做游戲;有空時,替她梳梳凌亂的頭發;天氣多變時,提醒她及時添加衣服;放假時,領她回家一同玩!,孩子的臉上露出了難得的笑容,漸漸地融進了班集體這個大家庭。
試運用所學的教師職業道德知識對張老師的行為進行分析。
2.高老師在某小學擔任語文教師已經十幾年了。根據該校的管理規定,從事教學工作的教師必須在課前備課,編寫教案,并在每學期期末向學校上交教案。十幾年的時間里,高老師先后交給該小學教案48冊。這些教案都是高老師在參考別人教案的基礎上自己獨自創作的,且沒有留底稿。高老師多次要求該校返還其教案,該小學卻以找不到為由拒絕將教案返還給高老師。
請用所學教育法規知識對該小學的做法進行分析。
六、論述題(本題共2個小題,每小題15分,共30分)
1.試聯系實際分析循序漸進教學原則的含義及如何運用。
2.試結合實際分析教師應該如何培養學生的創造性。
【參考答案】
四、簡答題(6分×6)
1.答案要點:
①情緒穩定,性格開朗,興趣廣泛。(2分)
②堅定的意志和積極的進取精神。(2分)
③心胸開闊,兼容并包。(2分)
2.答案要點:
①嚴格的制度可以保障教學的秩序和質量。(1.5分)
②有利于大面積培養人才。(1.5分)
③有利于系統知識的傳授。(1.5分)
④有利于教師主導作用的發揮。(1.5分)
3.答案要點:
①觀察前,明確觀察的目的任務。 (2分)
②觀察中,培養學生觀察的技能和方法,把握合理的觀察程序。(2分)
③觀察后,要求學生做觀察記錄或報告。(2分)
4.答案要點:
①有效的說服。(1.5分)
②樹立良好的榜樣。(1.5分)
③利用群體約定。(1.5分)
④給予恰當的獎勵與懲罰。(1.5分)
5.答案要點:
①引導少年兒童爭優創先。(1分)
②開展豐富多彩的社區文娛活動。(1分)
③為少年兒童健康成長提供服務。(1分)
④引導少年兒童參與社區建設。(1分)
⑤加強少先隊的社區陣地建設。(2分)
6.答案要點:
①教學目的和任務。(2分)
②教學內容的性質和特點。(1分)
③每節課的重點、難點。(1分)
④學生的身心發展特點。(1分)
⑤教師自身的素養。(1分)
五、案例分析題(10分×2)
1.答案要點:
①張老師的行為踐行了教師職業道德規范,值得每一位教師學習。(2分)
②張老師的做法踐行了嚴謹治學、不斷進取的教師職業道德規范。(2分)嚴謹治學、不斷進取要求教師要樹立優良的學風,刻苦鉆研業務,不斷學習新知識,勇于探索教育科學規律,改進教育教學方法,提高教育、教學和科研水平。(2分)
③張老師的做法踐行了熱愛學生這一教師職業的基本道德規范。(2分)熱愛學生是教師的天職,熱愛學生就要深入了解學生,平等對待學生。(2分)
2.答案要點:
①高老師所在小學的做法不合法。(2分)
②高老師所在小學私自處理高老師教案原稿的行為侵犯了高老師的著作權。(4分)
③高老師所在小學應當依法歸還其教案或者賠償其因教案丟失而帶來的經濟損失。(4分)
六、論述題(15分×2)
1.答案要點:
①循序漸進原則是指教學要按照學科的邏輯系統和學生認識發展的順序進行,使學生系統地掌握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形成嚴密的邏輯思維能力。(4分)
②運用時要按教材的系統性進行教學。(4分)
③運用時要注意主要矛盾,解決好重點與難點的教學。(4分)
④運用時要由淺入深、由易到難、由簡到繁。(3分)
(只答要點,沒有論述扣7分,論述不充分扣1-6分。)
2.答案要點:
①創設有利于創造性產生的適宜環境。 (5分)
②注重創造性個性的塑造。(5分)
③開設培養創造性的課程,教授創造性思維策略。(5分)
(只答要點,沒有論述扣6分,論述不充分扣1-5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