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閱讀下面一首唐詩,按要求答題。
渡桑乾
劉皂
客舍并州已十霜,歸心日夜憶咸陽。
無端更渡桑乾水,卻望并州是故鄉。
[注]①劉皂,咸陽人。②咸陽在并州西面,相距數百公里;桑乾河在并州北面約二百公里處。
(1)"客舍并州已十霜"中的"霜"字,可否換成"年"?請簡述理由。
(2)請結合全詩簡要分析"無端更渡"所蘊含的思想感情。
答案 (1)不能。因為。①"霜"字不僅表達了詩人客居并州的時間,而且表現出詩人日夜思鄉的愁苦心情。②"霜"、"陽"、"鄉"押韻,音韻流轉、樂感優美。
(2)無端,即沒來由。更渡,即再渡。詩人非但不能回故鄉咸陽,反而又要漂泊他鄉,"無端更渡"表現了詩人飽受顛沛流離,傷心、無奈之情。
25.閱讀下邊一首宋詩,完成后邊題目。
午 枕 宋
王安石
午枕花前簟欲流,日催紅影上簾鉤。
窺人鳥喚悠揚夢,隔水山供宛轉愁。
(1)詩歌第二句點明了夢醒的時間,請說說"催"字表現詩人什么感受?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有人說三四兩句很有藝術表現力,請說說詩人運用了哪些表達技巧。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①他完全沒有想到一覺睡了那么長時間,表達了詩人驚異之情;②感覺到時間流逝得很快,表明詩人睡得很香很甜。
(2)①詩人運用了擬人的修辭手法,使鳥和山都人性化,表達了作者的憂愁。②采用了對比和反襯,以窺人鳥的無情來反襯隔水山的有情。③"悠揚""宛轉",前者是雙聲,后者是疊韻,因聲見情委婉地表達了詩人內心的纏綿不絕的情愫。④三四兩句對仗工整,語意連貫:詩人鳥喚而夢醒,夢醒而見山,見山而人愁,展現了一個相當復雜的心理過程。
26.閱讀下面的唐詩,然后回答問題。
齊安郡晚秋①
杜牧
柳岸風來影漸疏,使君家似野人居。
云容水態還堪賞,嘯志歌懷亦自如。
雨暗殘燈棋散后,酒醒孤枕雁來初。
可憐赤壁爭雄渡,唯有蓑翁坐釣魚。
[注]①齊安郡,即黃州。此詩為杜牧受權貴排擠,謫任黃州刺史時作。
(1)詩題為"齊安郡晚秋",詩歌借哪兩個意向來表現"晚秋"的?頷聯和頸聯分別表達了詩人什么樣的感情?請簡要分析。
(2)尾聯運用了什么樣的藝術手法?詩人的用意何在?
答案 (1)柳影稀疏(或柳葉凋落);北雁南飛。頷聯中詩人游賞山水,吟嘯抒懷,看似閑適自得;但頸聯中雨夜人散,酒醒聞雁,詩人倍感孤獨寂寞。
(2)手法:對比、用典、虛實結合。(適當分析)用意:以當年英雄在赤壁爭雄,和如今只有蓑翁坐此釣魚進行對比。用以表達自己雖有建功立業的雄心,卻壯志難酬的不平之意。
27.閱讀下面一首詩,然后回答問題。
錢塘逢康元龍①
明·謝肇淛
黃梅細雨暗江關,我入西吳君欲還。
馬上相逢須盡醉,明朝知隔幾重山。
【注】①錢塘:與詩中的"江關"都指錢塘江邊的杭州城。康元龍:作者同鄉詩友,"嘗游歷邊塞,無所遇"而歸故鄉。
(1)請分析此詩起句中的"暗"字對全詩有什么藝術效果。 )
(2)請結合全詩,具體評析"馬上相逢須盡醉"所表現出來的詩人復雜而豐富的情感。
答案 (1)此詩起句用一"暗"字,就形象傳神地描繪出黃梅時節,杭州城細雨紛飛暗淡凄迷的景象,渲染了一種低回迷茫的離別氛圍,也給全詩蒙上一層依依惜別的感傷色彩(或:為全詩定下傷感的情調)。
(2)詩人要與詩友一醉方休,表現了詩人異鄉邂逅同鄉詩友喜出望外的心情,以及剛見面又須分手的離情別緒(也表現了詩人對故鄉的思念,對不得志的朋友的勸慰,以及彼此羈旅漂泊的感慨等)。詩人想借酒表達感情,借酒化解悲愁, "須盡醉"率真豪爽,情感真摯熱烈。
28. 閱讀下面這首詩, 然后回答問題。
夜書所見
葉紹翁
蕭蕭梧葉送寒聲,江上秋風動客情。
知有兒童挑促織,夜深籬落①一燈明。
[注]①籬落:籬笆。
⑴詩開頭兩句中"送""動"兩句用語巧妙,說說它們的表達作用。
⑵結尾兩句詩人寫兒童挑燈夜捉促織,是用怎樣的藝術手法抒發情感的?
答案 (1)寫"送"字靜中顯動,引出"寒聲",渲染了環境的凄清幽冷, "動"字揭出"客情",自然貼切地寫出江上的陣陣秋風引發的羈旅者孤寂的情懷和凄涼的心境。 "送""動"二字化無聲為有聲,變無情為有情,讓客觀景物染上了主觀色彩(融情于景),突出了游子漂泊流浪、孤單寂寞的凄涼之感。
(2)襯托或對比。茫茫夜色中,閃現在籬笆間的燈火,表現了兒童歡樂愉快的情趣,這無憂無慮、活潑天真的舉動與詩人悲秋的凄涼之感形成鮮明對照,以樂景寫哀情,"以無知兒女之樂,反襯出有心人之苦"更突出了詩人流寓他鄉的凄苦之情及對故鄉的深沉思念之情。
29.閱讀下面一首詩,回答問題。
村 行
王禹偁
馬穿山徑菊初黃,信馬悠悠野興長。萬壑有聲含晚籟,數峰無語立斜陽。
棠梨葉落胭脂色,蕎麥花開白雪香。何事吟余忽惆悵,村橋原樹似吾鄉。
(注)本詩是王禹偁于淳化二年被貶為商州團練副史時所作。
(1)這首詩描寫了什么樣的意境?抒發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2)頷聯是歷來傳誦的名句,請從表現手法和表達效果的角度賞析。
答案 (1)初秋晚景,盎然生機中透著凄涼,斑斕色彩中蘊含哀傷。抒發了漂泊異鄉思念家鄉的凄苦悲涼,并暗寓被貶的失意。
(2)運用擬人對偶等修辭手法,將無情之景賦予人的靈性,顯得形象生動。又以聽覺寫動景,以視覺寫靜景,動靜結合,上下映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