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馬奈的《草地上的午餐》
B.凡·高的《向日葵》
C.莫奈的《日出·印象》
D.凡·高的《星月夜》
【參考答案】
C
試題解析:
【考查要點】本題考查考生的美術常識。
【名師詳解】印象派畫風因著名畫家莫奈的《日出·印象》而得名,凡·高的《向日葵》是后印象派的代表作。
第10題 最新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自( )開始施行。
A.1994年1月1日
B.2006年9月1日
C.1995年9月1日
D.2007年6月1日
【參考答案】
B
試題解析:
【考查要點】本題主要考查考生對我國《義務教育法》的認識。
【名師詳解】《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由中華人民共和國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二次會議于2006年6月29日修訂通過,自2006年9月1日起施行。因此本題選B。
第11題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這說明教師勞動具有( )。
A.長期性
B.示范性
C.復雜性
D.創造性
【參考答案】
A
試題解析:
【考查要點】本題主要考查考生對教師勞動特點的認識。
【名師詳解】“十年樹木,百年樹人”,這句話說明教育是一種長期性的勞動,體現了教師勞動的長期性。因此本題選A。
第12題 《論語》中有言:“詩可以興,可以觀,可以群,可以怨。”其中,“詩可以興”的意思是( )。
A.詩可以使人讀了之后心情愉悅
B.詩可以表達詩人興奮的心情
C.詩具有啟發鼓舞的感染作用
D.詩歌應當用“興”的方法來表達思想感情
【參考答案】
C
試題解析:
【考查要點】本題主要考查考生的文學常識。
【名師詳解】”詩歌可以激發情感,可以觀察社會,可以會友,可以發泄不平”,這是孔子對詩的社會作用的概括。因此本題選C。
第13題 《吳聲歌曲》中“始欲識郎時,兩心望如一。理絲入殘機,何悟不成匹?”一句運用了( )修辭。
A.比喻
B.諧音雙關
C.借代
D.擬人
【參考答案】
B
試題解析:
【考查要點】本題主要考查考生的語言學和修辭學知識。
【名師詳解】句中”絲”諧音”思”,”不成匹”既言布”不成匹”,又言曲中女主人公與心愛的人不能成雙成對,一語雙關。因此本題選B。
第14題 第一次工業革命的標志是( )。
A.蒸汽機的發明
B.史蒂芬森發明了火車
C.“珍妮紡紗機”的出現
D.富爾頓發明了輪船
【參考答案】
A
試題解析:
【考查要點】本題考查考生對第一次工業革命的了解。
【名師詳解】第一次工業革命是人類技術發展史上一次巨大的革命,它開創了以機器代替手工工具的時代。這場革命是以工作機的誕生開始的,以蒸汽機作為動力機被廣泛使用為標志。因此本題選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