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簡答題
1、素質及素質教育
2、創新及創新教育
3、物理觀察和觀察的基本內容
4、研究性學習的基本內涵
5、物理教學過程的基本規律和物理教學的基本原則
6、物理教材分析的任務及方法
7、物理能力發展目標的具體內容和物理創造思維能力培養目標
8、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目標
9、信度、效度、信度和效度之間的關系
10物理課程標準與教學大綱的區別
11義務教育階段物理課程實施的理念有那些?
12高中階段物理課程實施的理念有那些?
13目前國際基礎物理課程改革的特點和趨勢
14基礎物理課程的目標及其各目標的內容
15初中階段物理課程內容及設置
16高中階段物理課程內容及設置
17物理教學過程特點
18什么是教學模式?
19介紹物理研究性學習的教學模式
20什么是教學設計?
21物理教學設計包括那幾個環節?
22了解常用的物理教學方法
23了解探究式教學及一般教學程序
24物理概念課教學特點
25物理規律課教學特點
26物理實驗課教學特點和要求
28如何理解學生學習的發展性評價
29如何理解教師教學的發展性評價
30物理課堂教學的評價指標體系有哪些?
31新課程中的物理教師的教學行為
32什么是課程資源?物理課程有那些可開發和利用的課程資源?
33物理教學案例分析與點評
34學生的實驗能力主要指那些方面?
35物理規律課教學的目標
36物理概念教學的一般程序
37談談物理教師應具備的基本素質 。、
38舉例說明科學經驗總結法的應用。
39舉例說明如何進行物理概念教學
40、某班甲、乙兩生的數理化三科成績如下表:請比較甲乙的成績優劣。
科 目 |
原始分數 甲 乙 |
X |
S | |
數 學 |
62 |
73 |
62 |
7 |
物 理 |
75 |
88 |
72 |
7 |
化 學 |
94 |
70 |
71 |
12 |
總 分 |
231 |
231 |
|
|
41、某一物理測驗有12道選擇題,共有40人參加測驗,測驗的總方差為42、每道題的正答率P(通過某一道題的人數比例)如下表,求該測驗的信度:
= p+q=1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P 0.8 0.63 0.82 020 0.58 0.50 0.69 0.96 0.30 0.40 0.71 0.90
43、小明和他的兄弟從同一地點出發進行跑步比賽,跑到終點后再返回,終點和起點間距離為80m,小明的速度是2.5m·s-1,他的兄弟的速度是1.5m·s-1,問他們倆在什么地方擦肩而過,請至少給出4種計算方法。
提示:代數法、圖表法、圖像法、相對速度法、比例法。